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微博中的“粉都”:一個准社會交往的視角

——“學習粉絲團”個案分析

董晨晨

2013年11月21日15:5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在反思國內對於粉都文化研究的基礎上,著力於跳出以往文本/消費/接受的研究范式,主要從准社會交往的理論視角出發,通過對於“學習粉絲團”的個案分析,研究微博中的粉絲團與偶像及其關注者之間的交往方式。文章認為,微博中的粉絲團在對偶像的關注程度、關注的事務類別等方面與其他粉絲團存在共同點,而學習粉絲團在后期的內容關注度上從“偶像指向”向“關注者指向”轉變,開始重視與粉絲之間的交往。同時,本文還分析了學習粉絲團與偶像和關注者之間准社會交往的話語方式,從而總結出微博粉都文化的相關特點。

關鍵詞:微博﹔粉都﹔准社會交往﹔學習粉絲團

引言

“粉絲”(Fans)群體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出現,通常被稱為“追星族”。美國當代著名的文化研究學者約翰·費斯克認為:“粉都”[ 在《韋氏大字典》中,將fandom譯為兩種意思:一是指所有粉絲,另一個是指作為粉絲的狀態和態度(http://www.merrian-webster.com/dictionary/fandom)。第一個可譯為粉絲群,與粉絲(fans)一詞通用﹔第二個意思可大致譯為“喜好”,如某明星是“the object of my fandom”(我喜歡的對象)。本文沿襲部分台灣學者的譯法,將fandom一詞音譯為“粉都”,是為了盡量避免兩個意思產生的混亂,當fandom表達的是第一個意思時,有時也可以直接譯為“粉絲群”。](fandom)是工業社會中的通俗文化的一個普遍特征。”[ John Fiske,”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ed.Lisa Lewis,London:Routledge,1992,pp.30]他認為粉絲是“過度的讀者”(excessive reader)[ 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p17],主要是大眾文化的消費者。也可以說,是大眾文化成就了“粉絲”這一獨特的亞文化群體的出現。粉都文化研究在西方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文化研究和大眾文化研究領域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擁有豐富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視角。

受眾與文本之間的關系一直是西方粉都研究的重鎮,陶東風介紹了兩種不同的研究范式[ 陶東風.粉絲文化研究: 閱讀——接受理論的新拓展.社會科學戰線.2009.07],即伯明翰學派提出的“收編/抵抗”范式(簡稱IRP),這個范式的關注重點在於受眾在參與文化消費活動時,到底是被文本體現的主導意識形態收編,還是對其進行抵抗。這一模式有兩種極端立場,即文本主導或受眾主導。而后期這一范式遭遇挑戰,尼古拉斯·艾伯克龍比和布萊恩·朗赫斯特認為這一研究范式過於簡單,無法就受眾對各種媒介產物的闡釋進行全面探討,因而提出了“奇觀/表演”范式(簡稱SPP)。前者的核心是權力,后者則突出了身份概念,關注受眾在日常生活的復雜語境中變化不定的身份建構,帶有后現代主義色彩。

同時,消費主義的研究框架也一直為粉都研究所重視,強調粉都文化對於社會、文化的等級復制,同時認為,粉絲選擇與消費的對象是通過人們的習慣被建構起來的,而習慣是正是人們的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反映和進一步顯示。[ 鄧惟佳,試析西方“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發展方向,國際新聞界,2009.10]理論源泉則來自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關於社會階層和文化資本等理論。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新傳播革命的到來,很多學者開始討論關注網絡社區中的粉絲行為,如Andrea MacDonald的《不確定的烏托邦:科幻媒體迷群和網際交流》[ Cheryl Harris, Alison Alexander (Edited). 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M] . Hampton Press Inc.1998:p131-151](“Uncertain Utopia:Science Fiction Media Fandom&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以美國電視系列劇《時空怪客》的女性迷們為對象進行了研究,重點探討了網絡技術對迷群的影響以及網際交流這種傳播方式對粉絲群的改變。

《粉都:在一個協商世界中的身份認同和社區》(“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一書中總結了當下西方粉都文化發展的六個新動向[ Jonathan Gray , Cornel Sandvoss , and .C Lee Harrington .Fandom -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2007:pp.10-11],第一,強調作為當代協商世界標記的符號和代表﹔第二,模糊不同文本和文化形式之間的邊界,從而侵蝕了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這兩個對立面之間的界線﹔第三,在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和發生在這兩個空間中的社會交互與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逐漸去領土化的世界中不斷變化﹔第四,在文化全球化的進程中,全球和地方兩者相互影響﹔第五,就社會和技術變革而言,新的身份認同和實踐活動來源於生產和消費的變遷﹔第六,沖突、差異和歧視在一個協商的語境中形成。

與西方相比,國內對於粉都文化研究的起步時間較晚,名稱有所改變,多稱為“粉絲文化研究”、“迷群體研究”等,是在2005年、2006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引發的諸如“玉米”、“涼粉”、“筆迷”等“粉絲”熱潮下展開。成果比較突出的有陶東風主編的《粉絲文化讀本》一書,對國外粉絲文化進行系統介紹﹔同時,從大眾文化[ 陶東風.粉絲文化研究: 閱讀——接受理論的新拓展[J].社會科學戰線.2009.7:p164-172]、消費社會[ 孫慧英.漫談“粉絲”現象及其文化解讀.[J].現代傳播.2006.6]、身份認同的構建[ 鄧惟佳.能動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認同建構——以“伊甸園美劇論壇”為例的中國美劇網上迷群研究[J]..復旦大學.2009]、社會心理學[ 蔡騏,毛娜.社會心理學視野中的“粉絲”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9.3]、傳播學[ 聶晶磊,王秋艷.從大眾傳播學視角談一種文化現象. [J].中國出版. 2010.1]等各角度研究粉絲文化的文章數量頗為可觀。從新媒介角度出發,有研究認為虛擬社區為粉絲聚集提供了一個中轉站[ 歐陽菁.E時代的“迷”文化[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p46-48.]﹔其次,網絡空間成就偶像文本再編碼的符號狂歡[ 歐陽菁.E時代的“迷”文化[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p46-48.]﹔第三,網絡傳播為粉絲經濟架構商業平台[ 歐陽菁.E時代的“迷”文化[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p46-48.]﹔第四,網絡技術支持在線狂歡[ 尚香鈺.網絡時代的”粉絲”狂歡一對后現代人眾文化fans群體的症侯式分析[J].廣東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4:p105-108]。也有從粉絲的行為方式出發,對粉絲的網絡電視劇的收視行為進行定量分析[ 曹書樂,何威.誰是美劇迷?——互聯網上中國觀眾的美劇觀看與接受.[J].國際新聞界.2012.09],從網絡社區角度研究各種迷群體的消費行為和心理機制[ 徐波,朱麗麗.消費與抵抗:科技浪潮下的蘋果迷群體.[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以及文化實踐模式研究。[ 曹洵.虛擬社區的動漫迷文化實踐模式研究——以《聖斗士星矢》動漫迷為個案的質化研究.[J].青年研究.2011.4]

總體來說,國內對於粉絲文化的研究存在著一種研究范式同質化的現象,即在一種文本/消費/接受的理論范式下進行研究。大都研究粉絲群體的“媒介呈現”,或對粉絲群體的媒介使用行為進行分析,且多是描述性意義上的低水平重復文章。同時,也存在著將“粉絲”的范圍窄化,將其視為即某一消費產品或文本的“粉絲”。對其他類型的“粉都”研究關注甚少,如對於領導人的粉絲的關注就受到冷落。同時,從新媒介角度研究粉絲文化的文章多是以BBS論壇為研究對象,其他新媒介類型中粉絲文化特征未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媒體平台,與BBS等網絡社區擁有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用戶在其中表達自我和進行社交活動,是通過維護個人主頁以及轉發評論實現的。因而,出現在微博平台上的粉都更多的是個人化的表達,而非粉絲群體間的交流討論。同時,由於很多名人本身開通了微博,粉都就表現為對偶像微博的轉發和回復。而本研究主要將關注點放於粉絲本身作為一個微博博主,其同時也擁有著自己的關注者,那麼,如何“粉”自己的偶像,博主與自己的關注者之間又建立起怎樣的關系,成為微博粉都文化的重要研究取向。

以“學習粉絲團”為例,博主通過在其微博主頁上發布習近平相關消息來表達喜愛之情,關注博主的人會對相關微博進行轉發評論,但博主本人直接回復的情況相當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並非像網絡粉絲貼吧中的“眾聲喧嘩”,形成對偶像的共同討論氛圍。同時,學習粉絲團對自己的關注者也並非完全“不理不睬”,其運用獨特的話語方式與粉絲進行“交流”,恰恰是這種虛擬交往的方式成為微博粉都文化的一大特征。

那麼,微博中的粉絲團如何“粉”自己的偶像,與關注自己的志同道合的粉絲之間的交往關系為何,同時,如何跳出文本/消費/接受這一傳統的理論范式,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問題。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