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聞生產與呈現
美國哥倫比亞新聞學院Tow數字新聞中心去年1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新技術帶來新聞生產流程的變化,截稿期與新聞形態不再嚴格限定,地理因素對於新聞信息收集、生產、消費而言不再重要,社會活動與數據的信息流提供了新的未經過濾的素材。而新聞生產也越來越呈現出“內容動態化”與“內容在線管理”的新特質。
大數據怎樣改變了新聞的生產與呈現呢?
首先,記者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採訪豐富自己的報道。在大數據時代,除了政府、機構、企業等公開發布的數據外,媒體、網站擁有的用戶數據、用戶生產的內容,也是新聞從業人員重要的數據資源。那些公開或者隱蔽的數據,都為記者發現新聞選題、拓展新聞深度提供了重要線索。
其次,“算法新聞與機器寫作”將成為新聞新形態。美國IT雜志《連線》記者史蒂芬列維發表文章,稱未來計算機可代替人生產90%左右的新聞。文章引用了一家名為Narrative的公司的例子。這是一家擁有大約30名員工的美國公司,它們運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大約每30秒就能夠撰寫出一篇新聞報道。這種計算機撰寫的新聞稿可以是關於美國籃球比賽的消息。
第三,在新聞生產的採訪、編輯、播出的全過程中都可以不斷調整甚至重置以符合用戶的新需求。這與過去封閉式、一次成型的內容生產方式全然不同,它更強調吸引用戶關注、參與並且分享新聞生產。
此外,大數據時代也改變了新聞呈現。信息圖表在新聞呈現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道格•紐瑟姆(Doug Newsom)的概括,作為視覺化工具的信息圖表包括:圖表(chart)、圖解(diagram)、圖形(graph)、表格(table)、地圖(map)和列表(list)等。信息圖表不僅是對文字報道的擴充與延伸,也被當作獨立的新聞形式,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信息圖譜”,將新聞事件的關聯、背景、數據、分析、評論以圖譜形式呈現,有助於用戶視覺化地了解信息全貌。
6.機構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分析基本單位是個人用戶,收集的是單一個體全面、完整,動態,實時的網絡行為,並在此基礎上歸納出的“群體行為”與“社會心理”。負責大數據的“數據管理與分析”部門,應該位於媒體的核心地位,整體把握媒介產品開發、媒體運營以及媒體商業模式,這就要求對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重組, “一個媒體一個團隊”的傳統架構將被“內容採集部門、平台維護部門、廣電內容制作部門、新媒體制作部門”四大分類取代。具體而言,“內容採集部門”負責所有內容的收集及提供,包括新聞記者採寫的內容、UGC內容、背景資料、各類評論及圖表等﹔“平台維護部門”主要負責大數據平台的維護,包括call center這樣的用戶反饋數據收集、數據庫、媒資庫、廣電雲以及來自第三方平台的有用數據的獲取、管理與應用等﹔“廣電內容制作部門”主要是從“內容採集部門”與“平台維護部門”獲取自己所需的線索、數據、新聞內容,制作成相應的廣播產品或電視產品,並在相應平台推送﹔“新媒體制作部門”則主要將其他部門提供的內容制作成適合網絡平台、移動平台、數字平台等新媒體各平台傳播的相應產品,並且利用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多屏幕進行推廣。
與“雲計算”、“物聯網”前些年被熱炒的情形一樣,大數據也成了人們口邊的熱詞,值得警醒的是,大數據並不是收集的數據越多就越好,而是用一種高性價比的方式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事物的顆粒度與細節,並能夠用更加快速、准確的方式來處理數據、做出研判與預測,這一點對於每一個企圖在大數據時代建功立業卻囿於數據缺乏的媒體而言,至關重要。
(欒軼玫:傳播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中央電台網絡發展部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