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4期

身處基層也要“走轉改”

巢強

2013年12月13日14:16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縣區台記者認為,自己處在最基層的電視台,不一定需要走基層。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工作方式仍是高高在上的,文風浮躁,對身邊事、身邊人視而不見,不願意深入走進生活,其結果是被基層的受眾摒棄。

近年來,一些影響大、品質高的新聞,如《新春走基層·邵全杰的回家路》、《楊立學討薪記》,都來自基層,來自普通人的生活,都是最早由區縣媒體的記者挖掘出來的。這說明,區縣具有很好的新聞資源,如果不轉變作風,再好的資源也不能被我們充分挖掘利用起來。改進新聞報道,提高輿論引導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蘇南區縣有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條件,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當地人民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在內外環境都在變化的條件下,本地電視台應改進報道方式,重視民生報道,提升處理敏感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

一、滿足需求

武進區作為常州經濟實力最強的行政區,GDP總量佔到常州地區的40%,社會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雄厚。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文化建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武進區成為江蘇省內為數不多的區級行政單位設有電視機構的區域之一。

以往,人文專題、紀錄片、時事政治的電視節目似乎是央視、省級衛視的專利,此次“走轉改”,武進電視台專門做了一次受眾調查,了解到當地觀眾也關注這類題材,他們更希望身邊的電視媒體也能做出“貼地氣”的節目。武進台在《生活連線》節目中開辟了人文板塊,每周播出反映當地人文的電視新聞專題,《入殮師:左手人間 右手天堂》、《惲惠國:讓古玩“復活”的民間高手》、《美麗女人:優秀的“城市美容師》、《耳朵洞裡有天地——記掏耳朵的手藝人》、《虎頭鞋奶奶:一針一線的溫暖》等本地題材的人文節目播出后,被武進觀眾所關注,不少熱心觀眾把我們的節目傳到了網上,配以評論,更有很多粉絲主動向欄目報料選題,節目收視率穩中有升。

不少縣區電視台開辦民生新聞時,觀眾喜歡“重品味”的情感糾紛、惡性案件、家長裡短、投訴維權。在生活富庶的蘇南武進,這一類的節目的吸引力正在弱化,高品味、貼地氣、近民生的節目更受當地觀眾的喜愛。

二、抉正祛邪

伴隨著經濟發展,本地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有回潮跡象。一些民營企業家對風水迷信深信不疑﹔生活富足后,本地居民中出現了嗜賭的現象﹔更有一些企業家把包養情人、超生當成了富有的時尚。武進民間經濟活躍,對外貿易繁榮,外出交流頻繁,一些年輕人受上學無用論的影響,輟學從商。一些企業管理者沿襲傳統家族式管理。非法集資、違法經濟活動造成民企資金鏈斷裂等現象也時有出現。

縣區電視媒體有責任在發現問題后,及時地用積極的思想去影響、引導大眾。《生活連線》根據“兩會”期間群眾反映的老小區物管缺失、生活多有不便等問題,策劃了一組系列報道《大家來找茬:老小區問題真不少》。聯系人大代表把受眾反映的問題上報給主管部門,督促政府職能部門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在《超生:是時尚還是落后》中,記者較早發現了當地一系列民營企業家熱衷超生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多子多福”、“重男輕女”外,更有一種炫耀財富,將個人特權超越國家法律的私欲膨脹。我們對這一現象做了深入的調查和追蹤,提示了這一現象不良思想的根源。《醫院pk藥店 誰更便宜?》、《高校無人售貨攤考驗學子誠信》、《斷臂“財神”栽了》等節目貼近民生,承擔起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傳播先進文化,跟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