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眾包調查新聞:網絡時代新聞業的創新與實踐

2013年12月30日08:08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網絡時代新聞業的創新與實踐

  杰夫·豪的著作《眾包:群體力量驅動商業未來》被中國學者介紹到國內。

  “眾包”(crowdsourcing)一詞由《連線》(Wired)雜志編輯杰夫·豪(Jeff Hawe)在2006年發表的《眾包崛起》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即企業利用互聯網將工作分配出去,以發現創意或解決問題。這個概念后來對互聯網商業組織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廣泛影響,新聞傳播業當然也不例外——

  從全球來看,傳統媒體的經營收入普遍呈現出下滑趨勢。以美國印刷媒體廣告收入為例,在2003年,印刷媒體廣告收入將近450億美元,而到了2010年,這一數字已經小於230億美元。由於經營狀況不佳,許多紙媒紛紛裁員,尤其是那些既費時又費錢的調查性新聞記者,首當其沖被裁掉。

  一直以來,調查性新聞記者扮演著一個政府“看門狗”的角色,如果調查性新聞記者力量衰微,公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勢必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一些調查性新聞的創新模式被開發出來,其中,將互聯網“眾包”模式廣泛運用於調查性新聞,就是一個重要的創新。

  《衛報》——一個傳統新聞組織的成功實踐

  眾包調查新聞其實就是利用大眾的智慧和力量,集體完成一個新聞調查計劃。杰夫·豪認為,在許多行業中,“眾包”代表了運作方式上的徹底改變,尤其是在販賣信息的行業。從目前對眾包調查新聞的創新實踐來看,英國《衛報》無疑是最成功的。2009年,《衛報》創建了一個網站,邀請讀者一起來調查英國議員的消費情況,結果有兩萬多名讀者加入了這次調查活動,這一事件成為眾包調查新聞的一個經典案例。

  在調查項目開始前,《衛報》的競爭對手《每日電訊報》由於事先獲得英國議會議員違規消費的內部消息,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揭露報道。為了回應公眾的不滿情緒,英國政府將所有議員四年以來的花費情況都通過網絡公布出來,總共將近有100多萬份文件,而且都是未經整理的數據文檔。英國公眾普遍認為,這是政府想進一步阻止媒體對這一丑聞進行調查。而依靠報社記者的力量把這些文件核查清楚,將會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活兒,因此《衛報》首先想到了通過大眾參與來核查文件。

  《衛報》設計了一個類似於游戲網站的頁面,邀請大眾參與調查議員的花費單據。項目開發者首先將100多萬份文件壓縮為458832份文件,然后設計了一個讀者可以方便參與的軟件——開發這個項目隻花了一周時間。在調查項目上線的80小時內,就有170000份文件被讀者審查完畢﹔與此同時,圍繞這一大型眾包調查活動,一個讀者社區也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一事件中,互聯網再次展現了它重建社區的功能。

  《衛報》的這次眾包調查新聞活動讓人們看到:專業新聞媒體的資源有限,僅僅在人數上,大眾已經能夠成為它很好的補充。正如杰夫·豪在《眾包:群體力量驅動商業未來》一書中所說:“幫助報紙擺脫困境的方法,可能就存在於報紙網站的社區之中。業余攝影愛好者、佛羅裡達的熱心居民以及辛辛那提喋喋不休的媽媽們——這些人組成了大眾,他們不僅有智慧,而且在社區中通過自我組織凝聚成一股高效的生產力,向人們展示了互聯網重塑當地社區的過程。”

  《衛報》從眾包調查新聞的實踐中嘗到了甜頭,緊接著又在其網站“數據博客”中不斷提出一些調查計劃,讓讀者積極參與。在2011年夏的倫敦騷亂事件以及安哥拉公民吉米·穆班加死亡案件的審理中,《衛報》均發起過眾包調查。2013年4月,《衛報》還專門創建了一個數字平台“衛報見証”(Guardian Witness),希望通過眾包模式讓讀者為一些專題新聞調查提供圖片、視頻等資料。

  《衛報》之所以能夠在眾包調查新聞中取得如此成功,關鍵是該報執行的“公開新聞”(open journalism)計劃,其核心是鼓勵受眾參與報道。《衛報》編輯阿蘭·盧斯布裡杰認為,受眾參與報道對未來報紙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因為一家報社如果不利用新媒體技術將自己與讀者聯系起來,必定會錯失創新發展的機會。

  《衛報》的創新實踐為自己帶來了極大聲譽,讀者對於《衛報》網站的關注度也在逐漸增加。2013年11月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衛報》網站的讀者已經超過1億4千萬,成為目前英國訪問量最大的新聞網站。

  “助我調查”——如何讓社區公民助我調查

  2009年,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網絡新聞高級講師保羅·布蘭德肖創建了“助我調查”(Help me investigate)網站。這是一個專門以眾包模式為核心的調查新聞網站——與《衛報》的眾包調查新聞模式不同,該眾包調查新聞網站是以社區公民為中心,而不是以傳統的新聞組織為中心。

  “助我調查”主要由四個主題網站構成,即“助我調查健康”“助我調查福利”“助我調查教育”“助我調查奧運會”。此外,該網站還運行著一個博客網站,為參與者如何展開調查活動提供一些建議。

  目前,“助我調查”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運作模式。首先,由加入該網絡社區的公民提出一些值得調查的問題﹔然后,通過技術手段將這個調查問題分割為不同的小問題﹔緊接著,網絡社區公民對這些被分割開來的小問題展開調查﹔最后,網站將各個公民單獨調查的結果匯總,就得到了所調查問題的答案。調查過程中,參與者要給自己貼上一個身份標簽,例如法律專家、情報專家等,以方便其他參與者邀請自己對另外一些問題展開調查。事實上,在“助我調查”發起的許多調查中,都會包含“邀請一位專家”的任務。

  迄今為止,“助我調查”成功完成了多次調查。比如,在“你對《倫敦周報》知道多少?”這個問題的調查中,參與者們通過調查發現了許多問題:《倫敦周報》所謂的母公司“全球出版集團”根本不存在,該報的發行量直接拷貝蘇格蘭一家報紙的發行量……他們甚至發現這家周報的注冊地址是馬路上的一個郵筒。此外,“助我調查”還對伯明翰市議會政府網站的運作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市議會網站的建設花費了大約220萬英鎊,比預計多得多,而且該網站運行得非常差。這個調查結果經主流媒體報道后,變成了轟動全國的新聞。

  布蘭德肖起初認為,在“助我調查”網站上提出的問題,可能隻有1%會導致實際調查活動,結果被接受調查的問題達到了10%。談到“助我調查”的經驗,布蘭德肖認為:首先,你得激發大家參與調查的熱情﹔其次,整個調查要成為你所在城市網絡社區的一部分﹔最后,還要讓人們在參與過程中得到一些東西——主要是讓參與調查變得好玩,或者給人們帶來學到新知識的滿足感。

  目前,眾包調查新聞模式已經在許多國家的網絡媒體中推廣開來。例如,拉脫維亞的一個網站發起了對當地取暖費和學費的眾包調查﹔美國的非營利調查新聞網站Propublica發起了對美國2012年大選電視廣告花費的眾包調查﹔肯尼亞“目擊者”(Ushahidi)網站通過眾包調查模式來了解敘利亞內戰的真相等。以上各種眾包調查新聞的創新與實踐,預示著這種新聞模式為未來新聞業的發展開辟了一個新渠道。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