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問政”進入電視時間 收視率遠超熱播電視劇

鄭 娜  任甜甜

2013年12月27日08: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圖為湖南經視《電視問政》節目現場

  圖為武漢《電視問政》節目觀眾投票

 

  “中小學強制搭餐為何屢禁不止?”

  “醫生公然收回扣您難道不知道?”

  “70歲老太太的戶口信息是男性,為什麼家屬跑了三年都改不了?”

  12月6日周五晚21︰30,一向以快樂和娛樂風格影響觀眾的湖南電視熒屏,出現了一檔名為《電視問政》的節目。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媒體記者、普通群眾代表,就“中小學強制搭餐”、“醫生公然收回扣”、“戶口信息更正難”等問題,現場向省直職能部門負責人不留情面直接發問,令幾名“廳官”飽嘗“紅臉”“出汗”“大考”的滋味。

  除了湖南,還有包括湖北、浙江、四川、河南、山東、寧夏等地區的多地政府部門,都以“電視問政”的形式來迎接群眾對這一年工作的“期末考核”。                 

  收視率遠超熱播電視劇

  “電視問政”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早在2002年,鄭州電視台的《周末面對面》就是一檔類似於電視問政的節目。2005年,蘭州市《一把手上電視》的節目被認為是國內電視問政節目的先行者之一。2011年,“電視問政”作為一種新的問責形式,已經相當流行,出現在湖北、湖南、廣東和河南等多個省市。 

  由於內容非常真實、具體,涉及到的是民眾非常關心的一些民生的問題,形式上能夠面對面地與政府官員進行互動,有交鋒、有火藥味,各地“電視問政”的收視通常都非常好。

  2012年,武漢《電視問政》節目在5天內的收視率是同時段熱播電視劇的一到兩倍﹔2013年,湖南經視《電視問政》在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熱播的情況下,收視依然堅挺,觀眾沒有被分流。

  “一檔非娛樂類節目如此緊扣人心、影響廣泛且形成話題,讓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若干有益的啟示和思考。”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第一副主任、經視頻道副總監羅迎春表示,“一向高坐廟堂的‘廳官’上電視跟大家面對面,不同於一般點對點的領導下基層調研、現場辦公,而是借助大眾傳媒,讓官員們接受全省人民的現場檢驗,群眾當然期待又歡迎,影響力當然不一般。”

  直播、不講套話、動真格

  自從率先採取直播后,武漢廣播電視台的《電視問政》備受關注。

  據了解,今年的電視直播分為5場,每天一場,每場90分鐘左右。屆時,將有33個負責人走進演播廳,就食品安全、養老服務、湖泊保護和污染治理等問題,接受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布衣參事、市民代表、媒體記者等的問政和評價。為了增強現場感和說服力,武漢《電視問政》還首次設立3G連線環節,在場外新聞現場和市民家中設立3G連線點,反映場外觀眾的意見、評論與訴求。

  2011年曾在演播廳觀眾席現場觀看了首場電視問政的武漢市民劉先生,最開始“隻有一個印象,動真格”。2012年,他在家全程收看了電視問政直播,“仍然感覺非常的震撼”。今年,他認為電視問政的熱度和銳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更露鋒芒。

  確實,電視直播對政府官員的考驗相當大。許多觀眾記得,一些官員面對直播鏡頭流汗、紅臉、語塞的畫面:2012年底,溫州電視台直播了27個部門“一把手”的年終述職報告,許多人大汗淋漓﹔2013年底,四川巴中電視台的電視問政節目中,有個區的副區長,一說套話就被主持人打斷、一說套話就被打斷,弄得十分尷尬……

  “官員們既要能講得通理論,又要善於表達執政為民的情懷,還要有解決問題的作風和能力。”羅迎春表示。他認為,在電視上官員的思想、修養、作風、能力的高下優劣,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現或暴露,電視問政能促使官員們以更強的緊迫感、責任心強化群眾觀念,提高能力素質,全方位完善自己。

  不只是一場“電視秀”

  寧夏銀川,截至2013年底,電視問政節目播出7期,67名干部因“考試”不合格被行政問責,17人被行政處理。

  四川巴中,2013年1月到目前,電視問政節目播出8期,共問責26人,其中停職2人、免職3人。

  湖北武漢,截至2012年4月底,通過電視問政節目,全市共問責96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6人、組織處理106人,涉及局級干部3人、處級干部36人、科級干部37人。

  電視問政並非說說而已,是“動真格”。“沒有推諉,不管有多大的困難,群眾要求去辦的,就應該想辦法去辦。”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車延高認為,電視問政採取的是一種倒逼機制。要實現各級干部作風的轉變,需要有一個長效機制,電視問政只是手段之一。

  “有人說,電視問政是一場秀,我認為這種作秀呢,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這樣的秀越多越好。”武漢市民劉女士說。電視問政不僅受到群眾的歡迎,不少專家也對其持肯定態度。

  國家行政學院專家王君琦說,陽光問政全媒體直播,讓官員直接站在聚光燈下,接受媒體監督、接受群眾質詢。加大對權力的社會輿論監督力度,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認為,許多地方採取電視問政方式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新的手段和方式,這是應該肯定的。不過他也提出,電視問政要進一步探索“常態化”的發展。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