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1月11日電(記者 趙小燕)被稱為“西廠”的阿裡巴巴淘寶城經歷了瘋狂一夜,38分鐘交易就突破100億元,13個小時候就超過去年全天業績362億元,刷新自己創下的全球最大購物日記錄。11日零時,記者已經蹲守在“西廠”的交易數字滾動大屏前,下了幾個單,但沒來得及支付的,在幾個小時候,就成了“失效鏈接”集中營——別人搶得太快了。
新聞的持續曝光,甚至有電視做現場直播,朋友圈微博不斷被刷屏,“受影響我也非常想花錢,但之前看了好幾天,不知道該買啥,最后一分錢沒花。”北京兜子同學說。
而更多的人是在下單。上海的柳小姐則表示,朋友圈都在下單,“雙11確實是一年中採購的最好時機,價格確實優惠,不買總覺得以后買是吃虧的。”
在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中,雙11前幾天,就開始流傳雙11剁手的段子。但在阿裡巴巴淘寶城雙11活動現場,實時更新的交易數據還是讓第一次參加雙11活動現場記者驚了下。
現場的滾動大屏顯示,11日的第一分鐘,支付寶的交易額就突破1個億。隨后,交易曲線垂直上升,交易數據更新速度讓人擔心大屏會卡機。
此次雙11前,天貓推出預售模式,包括旅行、美妝等多門類都參與預售。因最想要的日本春節旅行團早已售罄,而充值300元天貓寶抽1111元也屢抽屢敗,對這次雙11,記者本無太多熱情,購物車並沒有那麼滿。但看到前幾分鐘交易的神奇速度,記者還是忍不住迅速下單支付,甚至來不及使用首頁優惠券。隨后因為要發稿,無暇顧及的購物車幾個小時就變成無效鏈接集中營。而沖鋒衣、跑鞋等必需品則是已來不及選購了。
在記者朋友圈中,0點開始,刷屏的是一起參與雙11報道的媒體記者,神話般的數字大屏齊刷刷出現。兩點以后,一心在雙11選購大潮中鏖戰朋友才開始露頭。剛當上媽沒幾個月的杜嘉馨表示,盡管提前做了功課加了購物車,但最后還是買到了2點半。“除了自己的,娃的老公的家裡用的都統統添置了。”
“5分鐘就完成了支付,今年的支付體驗比去年好太多了。”張小姐在微信中總結這次的雙11。
也有一位同學在他的朋友圈中說,本來沒想買,但是看大家有得意晒單,還是沒忍住花錢。
前幾年的雙11過后,總有諸如一天花掉幾個月工資的消息出來,甚至因此產生家庭矛盾。
在這次“雙11”中,記者也明顯感受,因長期接觸接觸各家電商促銷的信息,確實讓自己有了參與雙11的沖動。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朱長江表示,消費過程中,一般人也會受到“從眾心理”影響,“當你處在雙11的那個環境下,可能會不自覺的採取相一致的做法。這就像有兩個人在路邊停下看天,那路過的人也很可能停下來看。這就是‘托’會起作用的原因。”
朱長江認為,從眾是人的普遍心理,因為我們要生存就會遵從規則隨大流。而從眾則是一種很強的心理暗示,“你認為買的都是必需品,沒有亂花錢,而且參與雙11是對的。”
對於近乎全民知曉的“雙11”,朱長江認為,隻需要考慮適度就沒有問題,自己家人也很多在參與。而如果明顯過量,則需要反省自己,這段時間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把購物當發泄。“一種行為過頭的話,是一種信號,真的有問題就要馬上調整過來,今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