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乃玲
“減肥”被很多年輕人視為一項“需終身奮斗的事業”。哥本哈根食譜、蘋果牛奶減肥法、二十一天減肥法……如今,各種各樣的減肥秘籍,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廣為流傳,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867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9%的受訪者想減肥,44.6%的受訪者表示周圍正在減肥的人有很多。
說到減肥原因,57.1%的受訪者是因為身材走樣,37.4%的受訪者覺得是影響健康,32.9%的受訪者是想更瘦更美。除此之外,“別人說我胖”(19.1%)、“走路呼哧帶喘”(9.7%)、“生活無聊”(3.8%)等也都成了減肥動機。
27歲的劉矜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后當了一名編劇,由於長期熬夜伏案寫作,她自覺體質下降很明顯。“窩在家裡不正經吃飯,餓了就吃肯德基、麥當勞”。去年她的體重還是101斤,“今年已經突破110斤,再不減肥就真成胖子了”。
對於在証券行業工作的黃健來說,健身比減肥更重要。“我今年31歲,身高1.75米,體重120斤,偏瘦”。黃健平時經常加班,壓力一大就會失眠,“有的同事去跑步、健身,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增強身體機能、保持精力充沛”。
24歲的王茗馨是吉林人,因為工作的關系常駐成都。她身高1.65米,體重已經接近120斤。“成都好吃的多,工作3年長了15斤,已經太胖了。但‘月胖3斤非一日之飽’,想減掉實在是很難”。
調查中,38.6%的受訪者很關注減肥秘籍、食譜一類的信息。48.0%的受訪者表示會照著減肥秘籍去做。
但有62.9%的受訪者認為,這些減肥秘籍大部分都不靠譜。31.7%的受訪者認為靠譜和不靠譜的,“一半一半吧”。
劉矜曾關注過網上流行的“哥本哈根食譜”,裡面詳細羅列了兩周內每天早中晚三餐的飲食規劃,“如第一天,早餐一杯黑咖啡、一塊方糖,午餐兩個煮雞蛋、一個西紅柿、水煮菠菜,晚餐是一塊200克的牛排、生菜加橄欖油和檸檬伴食”。劉矜堅持了3天,“體重沒有變化,但常常餓得頭昏眼花。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要嚴格按照食譜每天精吃細做,感覺很難”。
為了減肥,王茗馨先是嘗試了“蘋果牛奶減肥法”,就是每天基本隻吃蘋果和牛奶充飢,堅持一周,效果明顯,上秤一看掉了10斤,把她高興壞了。但是恢復正常飲食后,體重迅速反彈,“我懷疑當初只是讓身體脫水了,這樣一折騰讓我內分泌紊亂了一陣”。后來她又看到網上有減肥攻略說,應經常排宿便。她又每隔3天早上空腹喝5大杯淡鹽水,“起初也覺得身體輕鬆很多,但堅持了兩周后覺得腸胃不舒服,沒吃多少就想跑廁所,就不敢再嘗試了”。
王茗馨覺得自己現在身體很不好,“動不動就感冒,抵抗力變弱”,她得出結論,這些減肥辦法大多都是野路子,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可能都適用。“而且我發現了,用減肥茶、酵素之類的人,大多是想要不勞而獲、躺著就把肥給減了,這夢也做得太美了”。
據了解,現在網上流行的減肥秘籍中,動輒就是極端吃法、斷崖式控制,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調查中,90.1%的受訪者感覺盲目照做,會影響健康。
那麼,怎樣才能健康地瘦身減肥?在86.5%的受訪者看來,運動才是王道。其次是規律生活(47.3%)。僅26.7%的受訪者選擇節食。
在黃健看來,如果要為減肥調整食譜,那也應該從胡吃海塞轉向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很多人早上10點吃早飯,中午2點吃午飯,晚上8點吃晚飯,晚上那頓還經常是火鍋、烤肉等高熱量食物,這樣哪怕晚上12點睡覺,脂肪基本都囤積下來了,不胖才怪。”黃健認為,應該先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雖不必像古人那樣過午不食,但‘早好、午飽、晚少’的原則應該遵守”。
在杭州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工作的李夢菲,最近每天堅持跑步。起初跑3公裡要花40分鐘,還氣喘噓噓,“第一次跑完之后,腿腳都不利索了。堅持了一周,當同事在抱怨睡不夠時,我已經跑了5公裡、洗過澡,神清氣爽來上班了,感覺一天是從充實中開始的,對每件事都充滿熱情”。
在劉矜看來,減肥其實並沒有什麼捷徑,“用一個明星的話講,就是‘少油、少糖、多運動’,真正考驗減肥的並不是吃什麼,而是能堅持多久。比如,很多人都打算晚上7點以后什麼也不吃,可最后還是抵擋不了零食的誘惑”。
黃健認為,與其關心自己的贅肉,不如關心自己的體質。“不如超越減肥的想法,直接去參與運動,比如騎單車、快步走,找個伙伴、每天記錄,把生活過得越來越有質感,會激勵自己做出更多改變”。
受訪者中,00后佔2.4%,90后佔38.7%,80后佔35.2%,70后佔16.7%,7.1%的人為60后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