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CEO張一鳴
人民網烏鎮11月19日電(記者 燕帥 趙光霞)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天在浙江烏鎮正式舉行。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分論壇“新媒體新生態”上發言,以下是全文內容:
很高興有機會在烏鎮這個峰會上跟大家分享,作為一個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在媒體,在移動時代媒體變革中的一些實踐。
我先簡要介紹一下,其實在之前馬利董事長和朱總都已經提過了今日頭條,今日頭條確實是一款數據驅動為核心的個性化推薦引擎,和傳統的客戶端做法很不一樣,它是第一款完全基於技術做內容推薦的。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一些數據,我們在過去兩年的時間內,已經積累了1.8億的安裝用戶,每天的日活躍用戶接近兩千萬,隨著我們模型的不斷地迭代,我們發現在今年過去6個月內,當這個模型數據規模跟幅度進一步提高之后,每天每個用戶的躍度時間都在增長,過去6個月已經增長了60%,到每天接近40分鐘。所以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推薦引擎上有些不一樣的事件,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基於推薦引擎大家傳統都會想到基於一個內容的相關性去做推薦,比如說你喜歡娛樂,娛樂你喜歡歌星,歌星你喜歡李宇春,這是一個內容的相關性。
實際上除了內容之外有場景,比如說你現在是在旅游,比如說是在參加烏鎮的會議,是在常駐地還是旅行過程中,場景也是一個重要的推薦。
剛剛朱總提到了一個社交,社交是一種典型的協同推薦,它利用你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關系,或者網絡上的社會關系對你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方式,除了社交還有其他的協同方式,地理位置的協同,信息愛好接近的協同,包括職業接近的協同,包括場景接近的協同。
所以協同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探索方式,我們經常說個性化、個性化,會不會越來越是我收載的信息,泛化才是一個共性,社交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共性,當然還有其他的共性。
從今年開始我們也加重了對重大新聞事件的推送,維持社會共識。因為我們發現用戶除了滿足他的興趣之外,還要對公共話題保持熟悉的程度,否則在各種場合下沒有辦法跟朋友交流。
我們有三個事情跟大家推薦,第一個,我們認為我們不是狹義的新聞,是廣義上的信息。過去像報紙、廣播、電台要不有版面的限制,要不有時長的限制,由於版面渠道帶寬的限制,更多傳遞的是重大的社會什錦,我們更強調的是信息。
我們認為對一個考研究生的人來說,招生信息對他來說是很關鍵的,對於一個市民來說公管信息對他來說是很關鍵的,對於一個病人來說疾病的進展對他來說是很關鍵的,互聯網移動時代媒體傳播的內容會大大拓展,不論是主題還是題材上都會做很大的拓展,這個跟內容的生產變化也會有很大的關系。
另外,我們其實有一個願景,簡單表述來說,我們希望消滅“早知道就好了”這句話,我自己有一個很深的感受,經常有人會說早知道某某事就好了,這個就是信息鴻溝給社會帶來的成本,我們認為更有效地分發能夠提高社會效率,降低社會成本。
第三個,我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以前在紙媒時代內容刊載在紙說就已經出去了,沒有更多的交互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介質的特點是雙向的,用戶的行為可以隨時返回到服務端,返回到內容發布者,並且內容發布者有機會不經過第三方,直接跟用戶發生聯系,所以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會聯系人跟信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這個趨勢了,很多企業開設頭條號,在發布它的專業內容的同時,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所以我們不僅幫助用戶在找到優質內容,也在幫助優質內容找到讀者,以前非常強勢的內容是很難觸達用戶的,比如說你是學科學歷史或者文化的,很難在郵局、機場渠道發行,因為這個發行成本很高,因為用戶分布也很稀疏,有了推薦引擎之后,我們有機會把用戶的常規信息找出來,並且有機會在各種場景下給他推薦。我們現在發現在頭條上已經產生了一些特別常委的信息愛好。
最近兩年有各種變化,無論社交也好、算法也好,最大的變化是介質的變化,介質的變化帶來了很多方面的同時改變,最早的介質是公告,或者是像不論是黑板報或者是牆報,再后來電磁波、報紙、印刷術的發展,后來是電視台。現在我們信息的傳播形態,內容不僅僅是文字了,也不僅僅是圖片,也不僅僅是視頻。
我們以前說文字、圖片,圖文、視頻,現在更多的投票、游戲都是內容的形態。我們在微信朋友圈也經常能看到各種招募方式很豐富的內容形態,其次,我們發現它確實是雙向的,用戶產生的動作行為,不論是評論也好,不論是游戲的測試結果,也是對內容的再一次貢獻。
另外對創作者也是,在手機上拍攝和書寫內容也是更加方便了,所以這個介質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這個介質帶來的從創造到分發再到分享,到變現的各種變化,這個時代的媒體要符合這種變化。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內容生產方式會帶來哪些變化,現在參與創作的人越來越多了,從傳統的UGC到PGC,在我們平台上我們發現在第三方非媒體創作的機構在快速增長,已經佔到我們一半流量的展示比例了。未來80%的內容很可能由人、由機構來創作出來,是一種認知的表現。剩下的內容才是由專業的機構來產生,像國家機構,工商工具、北京市公安局發布的,也有金融機構像格善理財,還有公司的企業媒體,像小米公司每次在頭條上發布很多內容,他們新產品的信息也很受歡迎。
在這個基礎上機器解放了人,人會更加參與創作,參與信息生產方式的變革上,就像剛剛舒立說的一樣,我相信有未來有更多創造性的工作等著人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