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最大的風險不是信用風險,而是各類欺詐風險。
——計葵生(平安陸金所董事長)
平安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20日出席“互聯網與金融:促進金融創新和經濟發展”分論壇並發表演講。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風險管理是發展P2P的核心。
一開始做P2P就有風控模型
新京報:中國平安今年前三個季度財報顯示,陸金所在非標資產上做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迅速,平台用戶多,交易量也大,從這個可以說明陸金所在互聯網金融平台上取得的成就嗎?
計葵生:我認為有多少資產量、客戶參與市場很重要。但是核心還是看風險管理、風控有沒有做好。
新京報:目前很多P2P公司倒閉,但是陸金所P2P卻越做越大,風控方面有什麼經驗?
計葵生:在P2P方面可能有兩個地方,第一,我們一開始做P2P就已經有風控模型。風控模型需要數據才可以比較准確,所以我們會先用平安已有的客戶資料去測試這個模型本身的正確度。現在陸金所做了兩三年的P2P,做了接近20萬筆的貸款。數據越來越多,可以按照我們的結果調整我們的模型。
第二,我們的P2P模式還是一個O2O的模式。客戶不管從哪個渠道,最后還是需要到我們的門店。因為P2P最大的風險不是信用風險,而是各類欺詐風險。所以我們還是要求客戶到門店提供資料,之后掃描到系統,進入我們的模型裡做篩選。
中國的P2P還是需要增信機制
新京報:現在不少平台已經開始嘗試“去擔保化”,陸金所有沒有實踐?
計葵生:會,大約明年上半年會做。其實,如果去看我們平台P2P之外的產品,約有30%到40%可能已經沒有擔保。P2P應該是明年第二季開始慢慢去擔保。我們也在觀察完全沒有擔保是不是會跟一些保險公司合作。
新京報:就是說P2P不能實現100%去擔保化?
計葵生:中國的P2P還是需要一些增信的機制。因為現在我們完全用美國的方式,這個環境可能還沒那麼成熟。
新京報:11月5日,中國平安高管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提到了未來陸金所將逐步取消擔保,推出個人信用評級的增信方式,目前,增信的體系做得怎樣?
計葵生:平安集團有一個計劃,希望可以讓中小微企業和個人都可以有一個不同增信或評級的服務。陸金所的風控模型會創造一個評級,我們今天內部所做的決定,誰可以借錢,借多少錢,以什麼價格借錢等,都是按照我們既有的評級模式。這個模式有一天可以對外開放。可是開放的時候准確度要高。
新京報:你預計陸金所的增信體系什麼時候可以對外開放?
計葵生:內部一直在准備,預計明年會逐步對外開放,主要需要看它的效果和市場反應。
採寫/新京報記者 梁薇薇
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