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世界互聯網大會明信片蓋上“@”郵戳 李晨韻 攝
中新網烏鎮11月21日電(見習記者 倪晨琪 胡佳棋)21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烏鎮正式落下帷幕,閉幕式上烏鎮被正式授予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駐址。自此,千年古鎮將與高新互聯網每年邂逅。對於此番結緣,業界普遍表示看好,烏鎮的古典風情與傳統文明將賦予互聯網全球化發展獨特價值。
烏鎮摘永久會址“金名片”
“唐帶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中國著名文學家茅盾曾用這兩句詩來描繪故鄉烏鎮的溫柔情懷與悠久歷史。
而一部《似水年華》,讓烏鎮揚名中華大地。黑瓦白牆、斑駁石路、綠水清清間的慢生活讓多少人流連忘返、念念不忘。
烏鎮,地處中國歷來最富庶的長三角腹地,地勢坦蕩,河網密布,交通八達,是魚米之鄉,人口5.7萬。烏鎮誕生過梁昭明太子、沈平、沈澤民、茅盾等文化名人,更有元宵走橋、分龍彩雨、天貺晒虫、中元河燈等中國民俗風情,而烏錦、絲綿、布鞋等烏鎮傳統手工也是韻味十足,傳承千年。
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浙江桐鄉烏鎮,或許是姻緣注定,或許也應正了克魯格曼說的“世界是平的”。對於互聯網大會來說,落戶哪裡都不是問題。但對於烏鎮來說,“結緣”互聯網大會,不僅僅是烏鎮所幸,桐鄉、浙江乃至中國,此次都將因為這個平台而與世界互聯互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古城烏鎮,七千年文明史積澱現代信息文明。正如二十世紀初,茁壯成長的亞洲借助博鰲亞洲論壇,促進、深化了本地區內和本地區與世界的交流、協調與合作。
浙江省省委書記夏寶龍亦指出,烏鎮的歷史是浙江歷史的一部分。浙江人文歷史光輝燦爛,大禹治水所體現的敬業,錢王保境安民所體現的和平,陳亮的經世致用和黃宗羲的工商皆本所體現的務實和開放,這些傳統綿延數千年,薪火相傳、弦歌不絕,與當今互聯網時代是完全融合的。在烏鎮、在浙江,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與現代的和諧相融。
作為此次大會的最大受益方也是最操心者之一,浙江省桐鄉市長盛勇軍坦言,世界互聯網大會來到了桐鄉烏鎮,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互聯網,運用互聯網,讓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的一塊標記,引領小鎮經濟新飛躍。
大會獨特價值歷久彌新
烏鎮,十幾天前還在上演如夢似幻的戲劇節大戲《青蛇》,千年傳說在水上劇場完美演繹。
而十幾天后,在清水河畔,世界見証了來自千年古鎮的另一種風情,世界互聯網精英匯聚於此,暢談全人類的互聯網未來。
這種變化讓烏鎮鎮民也都覺得“一切來的太快”,但是秋日陽光下,鎮民們也愉快地表示:“一切也來得太美好”。
現在烏鎮從五星級大酒店到7、8平方的雜貨鋪﹔從一碗烏鎮牛肉面到一瓶礦泉水……這些都與互聯網連接,互聯網元素無處不在。
記者在烏鎮郵局內發現,許多志願者和與會人員在DIY互聯網大會明信片。古色古香的水鄉烏鎮和文藝范兒十足的明信片十分契合。
據了解,該明信片的制作程序方便,隻需一台智能手機,關注微信二維碼,然后掃碼獲得驗証碼,再上傳自己手機中的照片,便可以輕鬆DIY一張明信片。
同時,對於以旅游為重的烏鎮不會忘記將旅游和互聯網結合。烏鎮西柵景區內已經有近80家商戶支持支付寶錢包付款。游客進入景區可以使用二維碼電子門票,購物消費可以用支付寶錢包付款﹔西柵的兩個“志願者之家”,幾張八仙桌,十幾把長椅,裡面提供免費的自助菊花茶、數據線、針線包、甚至還有手機充電的各種轉插頭,方便游客隨時給手機“加油”。
游客亦可以通過天貓“烏鎮旅游旗艦店”上預訂酒店、門票、美食、旅行套餐、特產、紀念品等。
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副主任葛慧君在閉幕式上說,三天的烏鎮互聯網大會“群賢畢至,百花齊放”。在千年古鎮裡,見証了傳統文明與現代科技的熱情擁抱。在這個充滿智慧、充滿活力的開放交流平台上,浙江既向世界展示了古鎮風採、江南魅力,也有幸結交了各方精英,學習了國際上發展和治理互聯網的理念方法。
“我們也將以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為起始,努力把烏鎮打造成為全球文明的互聯網小鎮,把世界互聯網大會打造成全球互聯網界的群英會,為推動國際互聯網發展共贏、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葛慧君表示。
而此次的親臨者,知名互聯網專家方興東亦總結,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8個字就是互聯網精神。而大會的永久會址放在烏鎮,也別有意味:要在全球網絡空間充分體現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利益,還有什麼比中國博大精深、兼容並蓄、和而不同的文化更好的源泉?
“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開創一個時代需要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烏鎮峰會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必將在未來逐漸彰顯出來。”方興東說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