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通過對廣西興業縣高峰鎮某小學進行調查發現:由於留守兒童的特殊生活環境,電視和網絡並不是提供信息、增長見識的工具,而是扮演了精神慰藉的陪伴角色。在媒介認知方面,留守兒童對信息的判別力較低。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教育已成為迫切而現實的課題。提升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教育應從以下方面著手: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媒介素養﹔監護人自覺做好引導工作﹔媒體做好“把關”工作﹔政府廣泛宣傳和動員等。
關鍵詞:留守兒童﹔媒介素養﹔解決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由於長期流動、不穩定的工作性質,以及各種限制政策,使得這些農民工的子女大多數留在農村,由父母單方或其他的長輩、親戚、朋友或鄰居等人撫養和監管,這些小孩就是本研究的對象,它區別於那些隨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的“流動兒童”。全國婦聯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截至2012年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人數已超過6102.55萬人,平均每4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這一比例仍在不斷擴大。缺少親情溝通的留守兒童容易迷戀媒介,性格自閉、孤僻、叛逆。在留守兒童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培養他們合理地利用媒介,通過媒介獲取知識,以及理性解讀媒介信息,是教育界和傳媒界面臨的一個現實課題。
根據傳播學的“知溝理論”,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遞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越有擴大的趨勢。農村留守兒童,作為經濟地位低者,與城市兒童相比,在信息的獲取、利用,媒介的接觸、使用方面都處於劣勢,如何縮小知識鴻溝,如何縮小城鄉市民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差距,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研究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考察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使用情況,評價他們的媒介素養水平,在實証研究基礎上,提出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媒介素養的對策和方法。
二、研究設計
廣西是留守兒童現象較有代表性的地區,此次調查選擇了外出務工人數比例較大的廣西興業縣高峰鎮為調查點。據高峰鎮提供的資料,全鎮共有1.1萬戶人家,52361人,其中外出務工的有15316人,約7000戶家庭有兒童留守,佔總戶數約64%。按照平均每戶有1-2名留守兒童算,高峰鎮上的留守兒童有1.4萬人。就高峰小學而言,平均每個班半數以上都是留守兒童。
根據認知發展理論,7-11歲兒童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進入發育人類理性的萌芽期,這是構成邏輯思維最為基礎的內在心理活動系統。①鑒於此,本次研究的問卷發放對象確定為6歲以上的兒童,年齡主要集中在7-13歲。此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9份,樣本有效率為99%。99名留守兒童中,其中男童56名,女童43名。相關統計數據採用SPSS16.0軟件分析得出。
三、研究發現
1.電視成為留守兒童接觸的核心媒介
問卷中“你平時接觸最多的媒介”,有75%的留守兒童選擇電視,選網絡的隻佔16%,電視在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通過深度訪談得知,這些留守兒童課外讀物十分有限,除了課堂和學校征訂的輔助教材外,家人給他們購買的多半是作文選、練習冊等,這些書本並不受孩子們的歡迎。高峰鎮除了政府等行政部門征訂報紙外,訂閱報紙的家庭並不多,孩子們幾乎很少接觸和使用報紙,他們對廣播也缺乏清晰的認識。村裡喇叭是他們理解的廣播,平時幾乎不使用。個別家庭有收音機的,多為老年人閑暇時收聽戲曲類節目或天氣預報所用。這是當地媒介分布格局的大體狀況。
隨著“村村通”工程以及“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實施,現在高峰鎮幾乎每家都有一台電視機,留守兒童最容易接觸和使用的媒介是電視。留守兒童使用電視的目的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消遣娛樂”是留守兒童接觸電視最為重要的目的。有學者這樣定義農村留守兒童的群體特征:農村留守兒童與其他同齡兒童的境遇迥然不同。他們大多缺少溫情的生活環境,父母很少給予深切的關懷,與監護人之間存在溝通困難等問題。相比城裡的孩子,他們寂寞和孤獨的時間更多,因而需要宣泄情緒。訪談的梁某這樣說道:“不喜歡和大人們講話,也不想出去和小伙伴玩,最喜歡看電視,看電視的時候最開心。”這種想法在接受採訪的其他留守兒童中多有體現。從中可以看到,電視內容的娛樂性和輕鬆性恰好符合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電視成為留守兒童接觸的核心媒介。
在電視內容偏好上(表2),81.8%的留守兒童更喜歡幽默、搞笑的動畫片、青春偶像劇和綜藝選秀節目,對新聞和實用資訊的關注很少。留守兒童對電視內容的偏好與他們追求消遣娛樂的使用動機是一致的,即他們通過追求愉悅性,借此轉移注意力,以便短暫性忘卻生活中的一些不快和煩惱。
2.留守兒童的媒介評價能力與監護人的引導關系密切
在回答“監護人會對電視內容進行評價嗎”時(表3),隻有11.1%的監護人會對電視內容進行引導評價﹔“偶爾會”甚至“從不”佔比為88.9%。在深度訪談中了解到,所謂的“偶爾會引導”多數只是簡單地控制看電視的時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對電視內容的解釋和評價。
當問及孩子們對信息的評估能力時(表4),結果讓人意外,如“電視上關於違法犯罪的內容很多,你怎麼看”,43.4%的孩子選擇“那是社會上真實的一面,社會充滿了邪惡”。當問到“當看到一個好人用暴力對付壞人時你會怎麼做時”,40.5%的孩子認同這種做法,選擇以暴制暴。這些7-13歲年齡層次的留守兒童,看到電視上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43.4%的認為那是社會上真實的一面,社會充滿邪惡。這種認知如果沒人指出和糾正,其影響令人擔憂。留守兒童對虛擬影像和社會現實的辨識能力和對媒介信息的評估認知能力還有待提高。反之,隻要監護人稍加引導,情況就大為不同。深度採訪中,留守兒童凌某的爺爺有點文化,平時總和小凌某一起看電視,在看電視時,爺爺會就一些新聞事件給小凌某剖析正義是非觀念。問及小凌某對電視播放的違法內容怎麼看時,他回答道:“那些都是電視上放的,並不是真實的。”當問他“看到一個好人打壞人時你會怎麼辦”時,小凌某說:“打人就是不對的,爺爺告訴過我,壞人應該由警察叔叔來懲罰。”從中可以折射出,家長在孩子媒介素養教育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
留守兒童普遍對廣告缺乏信任,表現出很難被勸服的傾向。當問到“是否相信廣告並購買廣告介紹的產品時”,42.4%的孩子選擇“不怎麼相信,覺得廣告很假”,31.3%的孩子選擇“影響較小,主要考慮商品的價格”,隻有12.1%的孩子表示會購買(表5)。廣告對超過八成的留守學生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廣告的勸服效果也由此可見。
留守兒童之所以對廣告不信任,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是經濟條件。一般的留守兒童從小就開始“當家”了,去超市或便利店買東西,他們主要看商品的價格和質量,至於是不是電視上所講的廣告產品,他們並不太在意,經濟實惠和理性是他們購物的首選。二是接觸機會少。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的地方偏僻,接觸的廣告商品並不多,難有大型的超市和便利店,鄉村的小賣部裡商品很多是“三無”商品,這些農村留守兒童對廣告的認知並不清晰。三是周圍人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單純,沒有所謂的名牌攀比,監護人自身對廣告也不甚了解,這樣環境大大降低了廣告的滲透率。
4.留守兒童有“電視人”趨向
“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受眾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他們的內心漸漸變成罐狀的容器,這個容器是孤立的、封閉的。②“電視人”概念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基礎之上,其后果有:過度沉溺於媒介接觸不能自拔﹔價值和行為選擇必須從媒介中尋找依據﹔滿足於媒介中的虛擬互動而回避現實的社會互動﹔孤獨、自閉的社會性格等。調查“當你心情不好時會選擇哪種方式排解”,隻有15.2%的孩子選擇與人溝通,其余的選擇媒介或者選擇一個人呆著。
社會學研究指出,完整的家庭結構和正常的親子關系對於兒童的成長發育很重要,正處於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的留守兒童缺失了父母的監護、關愛和教育,父母長時間“不在場”帶來了監管缺位和情感空白,在無所不在的電視媒介的包圍和誘惑下,留守兒童往往將大量的課余時間交給了形形色色的電視節目,依賴電視排遣宣泄情感,這些依賴媒介漸漸地使留守兒童易變得孤僻和不善交際。
5.留守兒童媒介運用能力偏差
留守兒童對媒介運用能力與其他同齡兒童相比,顯得較弱。當問及“是否會用手機等媒介進行拍照寫作評論等活動”時,45.5%的孩子表示“從不”,僅有21.2%的孩子表示“經常”。訪談中得知,小朋友們均表示不知道什麼叫智能手機,他們見過的手機隻能打電話和玩游戲,他們從沒聽過蘋果、IPAD,他們隻會偶爾用長輩的手機玩一下小游戲。留守兒童梁某說:“如果手機多玩一會兒,或者不小心弄不好了,就會被奶奶罵的。”
農村留守兒童媒介使用的能力有較大局限性,依據有二:一是缺乏對手機等新媒介的接觸。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手機隻要能用就不會去考慮更換智能手機,多數孩子幾乎沒使用過智能手機。網絡普及度在當地也不是很高,鎮上擁有電腦的家庭十分稀少。其二,缺乏指導和操作方面的技能教育。限於監護人的知識水平,他們多數不懂新型媒體的操作方法,更不會教孩子如何使用新媒介。在這點上,與城裡孩子相比較,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條件,農村留守兒童都處於劣勢。這啟示我們,要注重加強對農村媒介素養的“硬件設施”投入以及“軟件設施”的建設。所謂“硬件設施”建設,此處主要指通過價格優惠的方法,推進新媒體在當地農村的普及程度,或者在小學教學中設置電腦教學課程,讓農村留守兒童有機會接觸新媒介。所謂的“軟件設施”,此處指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知識,例如通過講座、課程安排等傳遞給孩子們媒介使用和操作方法。隻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城鄉兒童間在媒介信息獲取方面的差距。
四、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媒介素養的對策
通過以上的調查和分析,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教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如何有效干預留守兒童的媒介使用偏好,培養他們正確利用媒介獲取生活和學習必需的信息,理性對待和評價媒介信息,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四方面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
1.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
教師是留守兒童成長中最重要的依靠。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深度訪談中我們發現,當地老師幾乎沒有引導孩子們選擇媒介。在媒介使用方面,老師只是偶爾跟他們講天氣預報。老師對學生的媒介接觸和使用情況無法進行有效的干預和指導。先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媒介培訓,然后由他們指導和影響留守兒童,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2.監護人或父母要做好引導工作
外出務工的父母,無論多忙,都要抽出固定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可以利用書信和電話的形式。通過書信、電話,父母可以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辨別力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採訪中獲悉,小朋友梁某的爸爸媽媽堅持每天中午給他打電話,教育他為人處世等道理,並在電話裡訓練他的口算能力。父母的關心造就了小梁某開朗、樂觀的性格。他對媒介的選擇、辨別、判斷能力也相應高於其他小伙伴。
3.政府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的媒介素養知識也很不平衡,他們不清楚該怎麼引導孩子,對孩子媒介接觸上的管教較為放縱和溺愛,這是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正常現象。其實,在媒介素養教育問題上,政府應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如對地方網吧進行嚴格管理,在鎮委宣傳欄、主頁網站等平台做好媒介素養的宣傳等。通過這些方式,動員社會各界關心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從而對其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4.媒體要做好“把關”和審查工作
留守兒童對媒介信息的接受有限,對電視上的許多內容難以辨識。因而,電視媒體自身在內容上要嚴格把關。選擇高尚的、積極上進的有利於兒童成長的內容,淘汰掉低俗、庸俗、消極的內容,建構一個健康的傳媒生態環境。也可根據兒童成長的心智特點,在相應的黃金時間安排適合兒童觀看的節目。
“議程設置”理論告訴我們,大眾傳播在較長時間跨度的一系列報道活動會產生長期的、綜合的、宏觀的社會效果,③傳播媒介對外部世界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種有目的的取舍選擇活動。這意味著,媒介有責任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擬態環境,這個環境可以影響孩子們的“三觀”形成,因而在傳播媒介內容的選擇上,要慎之又慎。
“培養理論”告訴我們,媒介可以通過內容的宣傳,讓受眾對客觀存在的事物以及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產生大體一致或接近的認識。④這表明,媒體可以通過宣傳上進的、積極的、健康的、美好的內容來傳遞和諧、幸福、滿足、奮斗的精神。要言之,大眾傳媒應明白傳播的重大影響力,在報道宣傳過程中要時刻盡到其應擔負的社會責任。
總之,要想真正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素養水平,為未來的農村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媒介素養教育必不可少。媒介素養教育需要全社會多方的關注和參與才能取得積極的成效。(作者系玉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本科生)
注釋
①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38頁。
②③④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51頁,224頁,229頁。
參考文獻
1.楊靖,黃京華:《農村留守兒童媒介素養教育四級階梯的構建與實踐路徑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2.鄭素俠:《農村留守兒童媒介素養使用與媒介素養現狀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注: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農村留守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現狀研究》(201310606018)的部分成果。指導教師:馮菊香。
來源:《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