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境外災難事件與國人的利益相關性低,但國內新聞媒體對這類事件的報道卻很常見,隱含著“反面教材”的新聞價值出發點,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固有導向為先的新聞報道框架。在災難報道漸為公眾熟知和信息傳播極為便利的當下,應從新聞價值的重新評估、新聞敏感點的轉移和新聞事實的全面解讀三方面入手,重建境外災難新聞報道的框架。
關鍵詞:災難報道﹔新聞框架﹔新聞價值﹔媒體軟實力
災難報道是國內新聞界高度敏感的話題,直到近幾年來,災難報道才稍微擺脫“謳歌式”的陳舊模式,在敘事角度、敘事主體、文本風格等方面有鬆動的跡象。謳歌式的災難報道模式根源於政治高層給電視等各種新聞媒體“喉舌”“工具”的定性,認為發生災難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負面信息,而通過廣泛傳播的大眾傳媒加以歌頌和正面化描述,災難的負面效應會被沖淡,甚至可以扭轉成為正面宣傳。在信息高度封閉、傳播渠道高度單一的年代,災難報道基本遵循類似的路線,公眾因接觸不到其他類型的災難信息,因此也高度信任此類報道的內容。
災難報道首先關注災區遭難群眾的狀況和需要,這在近幾年的重大自然災害中逐漸取得國內新聞界的共識。而另一方面,數十年來形成的導向為先的災難新聞報道理念仍佔據較大的生存空間。這兩種新聞理念在各種災難事故的報道中交織、沖突。從“非典”到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和雅安地震,每一次災難報道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某些觀念的悄然變化也在其中顯露出來。
新聞生產者通過選擇、強調或者重組新聞事實的框架模式來進行新聞報道,在新聞文本中隱藏著新聞框架,這種框架影響受眾對新聞事件的解讀和詮釋。相比之下,國內新聞界在國際災難報道上與國內災難報道有理念相通之處,也存在顯著的框架差異。筆者認為,作為展示國家媒體軟實力和國家政治傾向雙重角色的國際災難報道,應該與國內災難報道打通起來,形成相對統一的敘事角度、敘事主體和文本風格,建立起適應互聯網時代媒體傳播規律的國際新聞報道新框架。
一、新聞價值的重新評估
新聞價值是框架的基礎。從國內傳統新聞價值觀的角度,災難事件是政治負面事件,這是災難新聞報道的價值判斷基礎。因為依據中國“天人感應”學說,自然災難是施政不當的自然界警示,特別映射著政治領導者的缺失。但境外災難事件的事實發生在境外,一般與國內利益相關性低,不會影響國內社會秩序。因此,與國內災難事件報道相比,國內媒體在選擇和處理境外災難新聞時,也就可能形成不一樣的新聞報道模式和報道特點。
可惜,這個想當然的境外災難新聞價值評估思維在現實中並非如此。境外政權的負面事件,正可以映襯國內政治局面的穩定和社會生活的幸福,其新聞價值的落腳點是“反面教材”。這就造成境外災難新聞報道的模式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這個模式首先反映在新聞篇幅上。在政治意義極大的《新聞聯播》中,觀眾總結出它的三段式結構:領導很忙、中國人很幸福、外國很亂。也就是說,報道國外政局不穩、災難頻發的新聞在《新聞聯播》中佔據大約三分之一的篇幅,顯然這是作為前兩部分正面新聞價值的“反面抬升”。而全天其他時間段的新聞節目,也有為數不少的境外災難報道,即使這些新聞幾乎與國內民眾沒有多少利益關系,完全可以放在專門的國際新聞節目中報道。
如果拋棄“反面教材”的價值落腳點,境外災難新聞的新聞價值應如何重新評估?筆者認為,國內災難事件的報道為這個問題做出了越來越清晰的回答,那就是回歸到社會環境的監測者和瞭望者這一本原視角上,滿足受眾對災難新聞的真實預期。具體地說,境外災難新聞的新聞價值,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獲知價值和激勵價值。
獲知價值,是告知受眾災難的類型、危害、表現、發生條件等,以及受眾需要做的預防、預警、自救、求救等必備知識。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自然災害和社會災害和全球其他地方會有相當多的類似,境外發生的災難是我國觀眾寶貴的災難知識來源。
激勵價值,是借災民自救和外界救援的行為,激勵公眾在受災時抗爭的信心和全社會攜手對抗災難的團結斗志。近年來,對這類新聞價值的挖掘已經脫離了過去著重表達顯要政治人物和官方力量的窠臼,轉移到災民自救和民間救援行為上。
二、新聞敏感點的轉移
新聞敏感點是框架的骨肉。選定了災難報道的價值立足點,就要依靠敏感點來支撐價值觀的體現。特別是對於境外災難報道而言,境內媒體可以投入的報道力量是極其有限的,加上語言、文化、媒體管控等政策,素材收集比其他國際新聞報道要難得多,這時候,新聞就要靠精心挑選的細節來展示媒體立場。
在這方面,國內新聞同行們曾一再犯錯。汶川地震中,不少記者為了獲取第一手的災難新聞素材,熱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出現妨礙救援的行為,和延緩受災群眾獲得救治的行為。這些行為在災難報道中顯得極不恰當,會令人質疑新聞機構隻考慮報道的轟動性,而罔顧災難加諸他人身上的悲痛和危險,媒體機構會因此喪失道德立足點,淪為冷漠和作秀的代名詞。
在境外災難報道中,我們同樣要注意災難場面的展示不宜過度,不能因新聞採訪而阻礙救援行動。而比起這類操之過急的行為更需要避免的,是力圖自行挖掘或加工不存在、不顯眼的敏感點。在日本大地震中,央視記者在福島採訪,見到當地加油站停止供油,問加油站工作人員:“是否為了把油囤積起來,賣個好價錢?”結果採訪對象回答:“積存一些油,目的是為了留給救援車、救護車使用。”央視主持人魯健連線前方記者時提問說:“聽說日本災區發生哄搶事件是嗎?”記者回答:“目前物資比較緊張,領東西需要排長隊,災民都去排隊了。”魯健再問:“據說目前還沒有看到陸上自衛隊出現是嗎?”記者回答:“基本所有地方都有自衛隊和警察維護秩序跟搶救。”央視新聞報道的日本地震直播節目,主持人曾不厭其煩地持續關注著“日本人民的心理是否極度恐慌了”“東京的普通民眾是否已經開始潰逃了”但是那位教授和央視的記者都否定了這個猜測。
加油站、哄搶、軍隊施救、恐慌潰逃這幾個新聞點,是央視在報道日本大地震時竭力想加以渲染的,從上面的提問來看,顯然是想表達日本地震發生后日本國內的負面局面﹔可惜弄巧成拙,遺人話柄。由於汶川地震中類似事件的存在,央視新聞報道中有這類疑問也不足為奇,也是國內觀眾所關注的,但如果敏感點僅放在“事實”上,例如提問方式改為“囤積油是為了什麼”“有沒有發生哄搶物資”“自衛隊施救及時嗎”“東京民眾的情緒目前如何”等,就不會先入為主地自行挖掘和加工敏感點了。
三、新聞事實的全面解讀
新聞事實是框架的外包裝。但凡某種新聞框架,其出發點必然不是為了報道事實而報道事實,而是利用對新聞事實的解讀權,影響受眾對新聞事件的解讀和詮釋。所以,一般認識裡最重要的新聞事實,在新聞框架裡的作用反而是可以隨意塑造、涂抹、折疊的外包裝。有了新聞價值做基礎,有了新聞敏感點填充框架,加上新聞事實的導向性解讀,境外災難報道的框架也就完整地建立起來了,並且多年未有改變。
以央視的美國寒潮報道為例,幾乎每年的冬季,美國寒潮就會成為《新聞聯播》的常客。畫面裡大雪紛飛,航班延誤,交通受阻,街道上積雪深厚。新聞解說詞又伴以“20年一遇”“近年來最低”“襲擊”等措辭,給人災難降臨美國的錯覺。
雖然美國遭受寒潮襲擊是事實,新聞中提到的極低的溫度確實存在。但由於對這個新聞事實的解讀存在過度的傾向,或者說有選擇地突出新聞事實中的某個點而忽略其他事實面的存在,這一系列的災難報道同樣陷入“反面提升”的陳舊新聞框架裡。以芝加哥、阿波利斯兩個城市為例,我國同緯度的沈陽、哈爾濱溫度甚至更低,說明低溫是同緯度上全球普遍性的自然現象,而不是美國獨有的災難。
新聞解讀方式是新聞價值和新聞敏感點的具體操作環節,是境外災難新聞報道框架中的最后一環。標新立異的獨特新聞視角是記者脫穎而出的利器,但應避免斷章取義,在新聞事實佔有不完全的時候就急於下結論,或者有意忽略不利於觀點成立的新聞事實。這一點,在日本“3·11“大地震后國內出現的搶鹽風波中處理得就較為出色。面對哄搶食鹽的行為,新聞媒體沒有把解讀重點放在核污染程度、商家散布謠言、群眾輕易妄信上,而是直擊要害,告訴民眾:一是無需搶購,碘鹽市場供應充足﹔二是吃碘鹽就能防輻射沒有科學根據。民眾情緒迅速平靜下來,搶購不再出現。如果換種解讀方式,很有可能變成譴責外來勢力對國人健康的侵害,這顯然背離了新聞的主要事實面。
(作者系廣東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副總監)
來源:《視聽》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