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無聊”心理與軌交空間傳播媒介匹配研究

——以長春輕軌為例

沈?

2014年12月01日13:0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以地鐵、輕軌為代表的軌道交通,成為現代都市人出行工作的第一選擇。時間不算短、空間相對封閉的軌道交通,令人們多少體驗到“無聊”情緒。基於這種“無聊”心理和人們審美發展水平的提高,軌道交通內的文化空間構造情況如何?現有的媒介設施是否能夠較好滿足乘客的心理需求?為解答這些疑惑,本文以長春的輕軌為例,綜合多種實証方法,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和經典實驗,探討基於“無聊”心理的軌交文化媒介傳播現狀,分析現有傳播媒介是否能夠舒緩這種“無聊”。

關鍵詞:無聊心理﹔軌道交通文化﹔媒介傳播現狀

眾所周知,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都市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軌道交通,尤其以輕軌、地鐵為首的綠色交通方式,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首選。達到了不堵車、相對准時的基本速度要求后,人們希望它變得更具文化氣息,成為文化生活空間的一部分,因此越來越多的傳播媒介進入到軌交空間,如移動電視、地鐵報、DM、藝術展示品等等。一方面,坐車的人因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乘坐較長時間的交通而或多或少感到無聊﹔另一方面,傳媒則希望通過多樣化的媒介形態和媒介內容抓住這一時空中的受眾,讓乘客的注意力為自己所用。那麼,現有的軌交文化傳播媒介與乘客“無聊”心理之間是否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兩者是否能夠各取所需了呢?

一 都市人的無聊心理與對軌道交通文化空間構建的需要

《新周刊》2011年6月1日出版的雜志《無聊詞典》中,提到了美國雜志《紐約客》的專欄作家保羅·陶赫(Paul Tough)花了半年時間通過隨機採訪1400人,得到了一個結論:每天,一個人至少有三個小時處在無聊的狀態中。[1]若將那些未意識到的無聊時間一起算上,估計比這統計時間還長。以此看來,無聊是現代都市人普遍的心理狀態,是需要引起關注的事情。

都市生活的人,每天,都會將大量時間花在坐車、等車上,而這段時間往往讓人的無聊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峰值。為了舒緩這種無聊,人們漸漸將眼光投射到軌道交通文化空間的建構上。

軌道交通,是指“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並主要用於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2],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地鐵、輕軌和有軌電車。如若把城市看做是一個可供研究的文化大空間的話,軌道交通文化空間便是其中盤根錯節的重要分支。

隨著社會的發展,都市人幾乎每天都要接觸軌道交通,對軌道交通文化空間的構建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都市漫游者”潘國靈在他的著作《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中提到人們的需求漸漸“從時間轉向空間”,他說“當速度已成為基本要求時,在這個品味消費年代,打造空間已經成為一個新方向。以往地鐵站僅被視為一條人流輸送帶的年代已經過去……唯有在空間上下手,才可使一個交通網絡附加生活場所的意義。”[3]由此可見,軌道交通文化空間的構建對於展示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 研究現狀與延展空間

(一) 對於“軌道交通文化”的相關研究

在CNKI全文搜索出的37475條結果中,對前10頁,每頁20條,共計200條的粗略游覽后,選取與媒介、傳媒研究相關的16篇論文(其中碩士論文2篇)進行詳讀,發現:

綜合來看,研究地鐵媒介文化的論文,有兩個主要傾向,一來喜歡單獨研究某一形式的地鐵媒介,要麼選擇地鐵報,要麼選擇移動電視,要麼是地鐵廣告,三種擇其一,統括起來,研究整個地鐵媒介文化傳播的很少,隻看到了趙黎堯和洪月賢的《北京地鐵文化傳播內容及效果調查》[4]。第二,做本地化地鐵媒介研究的有一些了,但總體大同小異,缺少新意和亮點。

從研究方法看,所作研究,基本均為定性研究,鮮有定量研究、質化研究。一些論文引用的數據也都是同一出處的陳年數據。

(二) 對於“無聊心理”的相關研究

“無聊”是一個心理學現象,是情緒的一種,但是國內對於“無聊”的心理學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並不很多,將其運用到傳播研究中就更少了。目前對“無聊”的研究,最多是從文學角度進行的,一般分析某一文學作品中的“無聊”表征,此外還有心理學、哲學、精神層面的解析。其中涉及傳媒研究的有王瑋的碩士論文《網絡群體無聊問題研究》。基於心理學視角對“無聊”的研究,在於探討“無聊感”的測量指標、測量方式以及相關心理量表。

當前“無聊”的概念界定並未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認識,但筆者較為認同黃時華等人關於“無聊”的概念,即無聊是“個體面對貧乏的外部刺激和內部刺激時,無法體驗充分的需求滿足,從而產生的冷漠、孤獨、抑郁、無助等不愉快的復合情緒狀態。”[5]

綜上可見,目前關於地鐵文化的研究停留在單一媒體分析特點的較多,本土化研究大同小異,並且缺乏實証研究的好論文。對於“無聊”做傳媒方面研究的更少,因此,如能將二者相結合,做一份基於“無聊”心理的軌交文化傳播現狀的實証研究應該是有一定研究空間和一定研究價值的。

三 多種量化研究方法並用

本研究運用多種定量方法,具體包括實地調研、小規模問卷調查、經典實驗法,並結合一定行為的觀察法進行實証研究,試圖對無聊心理與軌交空間媒介傳播現狀的匹配作相對全面的梳理與研究。

(一)實地調研

1、輕軌站站台調研

2014年4月27日,筆者對長春輕軌3號線、4號線全段已開通的每一站點進行逐一考察,並用自制站點調研表進行實時記錄。

結果發現,長春現有的輕軌站,除了偽皇宮站(旅游景點)外,都沒有特別的文化景觀設計,但能看到,4號線每一站點均有它不同的顏色。

長春輕軌站台的廣告以商業廣告為主,主要包含一些醫院、通訊公司、銀行等。以宣傳為主的資訊廣告如輕軌本身的宣傳多出現在4號線站台。公益廣告僅在兩個站台出現,如換乘站衛星路站有關於救助失學兒童的展板廣告一幅。

2、輕軌車車內移動電視調研

筆者分別在2014年4月3日中午、4月16日晚間、4月27日下午三個時間段對車內移動電視進行調研考察,每次調研時長分別是30分鐘、15分鐘和20分鐘。

調查結果顯示,移動電視由盈潤傳媒負責內容運營,節目無直播,均為錄播畫面,以網絡視頻為主。在播放內容上,節目種類少,卡通片和搞笑片居多,如《貓和老鼠》﹔整蠱搞笑,如《youku輕鬆時刻》。其中搞笑短片明顯比其它類型節目更受歡迎,獲得乘客反饋多,易引起討論。

電視廣告數量多,形式單一,循環周期短,主要是電信通訊廣告、醫藥廣告和部分商家廣告幾種,收視效果並不理想。

每一節目時間較短,最長不過4、5分鐘,符合輕軌收視環境,但節目連貫性差,有些節目,如動畫片,還未播放完成就被其他節目切斷替代了,對於長途乘客持續收視習慣的培養來說,效果不理想。節目不具有特色和針對性,時效性亦較差,再加上廣告佔時過長,易遭到乘客的反感與厭惡。

(二)小規模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除基本自然狀態以外,主體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乘客對於輕軌傳播媒介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包括三大點,分別是:注意程度、使用程度和喜愛程度。第二部分是乘客對於自身乘車時無聊心理狀態的認知、態度和行為。

筆者於2014年4月27日在長春輕軌沿線進行小規模問卷調查。每隔1站,對站台乘客中的一人或兩人進行隨機抽取,自填問卷。共發放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9份。其中男性11人,女性18人。乘客的自然屬性基本符合高學歷、高收入與高消費的軌交媒介受眾特征。

在無聊心理這部分的調查結果看,等車時58.6%的人感到偶爾無聊,經常感到無聊的人有6.9%﹔坐車時,人們一般偶爾感到無聊或很少感到無聊。這說明人們在乘坐輕軌過程中偶爾會感到無聊的人佔大多數,少部分人經常感到無聊。

進一步分析在車內收看移動電視的人和感到無聊的人之間的關系,發現:收看移動電視的人中,無聊感均值在2.5,也就是說介於有時無聊和偶爾無聊之間,而不看移動電視的人的無聊感均值在3.61,接近很少無聊。也就是說人們在乘車無聊程度較高的時候會選擇收看車內移動電視來緩解無聊情緒。

乘客對於輕軌站車內移動電視、站台廣告、信息提示板和文化空間建設四個不同文化傳播媒介的關注程度一般,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偶爾關注,經常收看移動電視的乘客也僅為27.6%,這與前人認為地鐵媒介具有“全效傳播”的優勢結論似乎並不相符。究其原因,一是相較於07年而言,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使乘客到哪裡都能有更多個性化選擇,車內移動電視也就並不如當年受歡迎。二是據筆者考察,長春輕軌的車內電視內容過於枯燥,廣告循環周期短,容易遭到乘客的厭惡。三是城市間的差異化,長春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與前人所作研究的城市情況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結果的不一致。

對移動電視節目內容的調查看,65.5%的人認為它有趣或相對有趣。乘客對於廣告的評價相對中立相對於站台廣告,對移動電視上播放的廣告,乘客的厭惡感較強,佔總比的37.9%。

總的來看,這次的問卷調查能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① 乘客對於輕軌是文化空間的認識已經基本形成﹔

② 在整個乘車過程中,乘客能夠感受到無聊,普遍為偶爾無聊﹔

③ 容易感到無聊的人群收看車內移動電視的比例較高﹔

④ 雖然收看移動電視的人不多,但普遍認為其有存在價值。

(三)經典實驗

實驗目的在於測試媒介對於乘客無聊心理的影響作用。基於國外無聊心理研究學者Richard Farmer和Norman D. Sundberg的無聊傾向量表BPS[6](Boredom Proneness Scale)稍加改造,使其更適應輕軌乘車這一情景。

所有被試於2014年5月3日用量表進行前測,於2014年5月7日,進行實驗與后測。由於實驗要模仿乘車環境,乘客間一般都不相熟,故被試不能相互認識,因此被試的12人通過滾雪球抽樣選出,並隨機分配到實驗組或控制組,僅告知被試是模擬輕軌乘車情境。

2014年5月7日下午,實驗組和控制組被隨機分配到兩個相鄰教室,操作員亦對所屬組別並不知情。其中,實驗組可以接觸模擬車內媒介,包括提前制作的視頻,模擬車內移動電視(內容涉及新聞、娛樂、電影、動畫、廣告等多方面)﹔牆上貼有雜志中搜集來的各種廣告頁,模擬車內張貼廣告。控制組無任何提前布置,無模擬車內媒介設備。

參加實驗的被試可在指定范圍內隨意走動,也允許其按自己意願隨意選擇自己的行為。實驗過程用攝錄設備進行隱蔽拍攝,記錄被試行為。實驗進行時長為18分鐘,實驗完畢后要求被試填答BPS量表和自填答表格。

1、BPS量表統計分析

為盡量減少實驗前測對實驗后側與最終結果的影響,筆者對被試進行BPS量表前測時借助“問卷星” 進行網絡測試,實驗結束后用紙質問卷自填答。現將實驗結果公布如下:

從表格中的均值變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實驗組的BPS測量分從113.83降為104.33,平均減少9.5分﹔而對照組的BPS測量分從108.33上升至111.83,平均上升3.5分。這表明,有接觸車內媒介的乘客無聊指數有明顯下降趨勢,而無車內媒介接觸的乘客無聊指數則有所上升。也就是說,接觸了車內媒介的人,相較於沒有接觸的人,無聊感減輕。這可以說明車內媒介對乘客無聊感的減少是有一定作用的。

2、行為攝錄與自填表格分析

從自填問卷關於無聊程度的5點計分題目來看(分數越低越無聊),實驗組平均分為3分,中立,其中僅一人(手機族)選了小分數段﹔控制組平均分為2.42分,接近於比較無聊。由此也可以得到與上述分析一致的結論:有車內媒介接觸的人無聊指數較低。

從攝錄視頻的被試行為分析可以看到,實驗組在實驗過程中有2人始終觀看移動電視,2人時不時觀看,另外1人看雜志,1人玩手機。對於牆面張貼的廣告,記錄過程中有4人環顧過,其中2人多次看。另外,在實驗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車內移動電視的聲音對於收視率和收視效果來說都相當重要,比如說,當播到一則台南趣味新聞時,原先自顧自玩手機的人聽到電視聲也抬頭看電視了。如若沒有聲音吸引,收視效果可能較差。在實驗組的自填表分析時,筆者讓其回憶剛才觀看的電視中記憶最深刻的前三項,統計發現,娛樂新聞、電影預告片和搞笑動畫短片回憶度最高,這也與前期問卷調查乘客最喜愛的車內移動電視節目統計結果相類似。

相比實驗組,對照組由於沒有直接的車內媒介接觸,大多數人選擇了手機這一隨身移動媒介,6個被試中有4人從頭至尾都在玩手機,包括手機上網、手機電子書閱讀與發短信等,僅偶爾抬頭環顧下,繼而繼續低頭玩手機﹔另外2人間或聊天與發呆。

3、實驗分析小結

從多項實驗結果可以驗証,有車內媒介接觸的人比沒有車內媒介接觸的人不容易感到無聊,也就是說,車內移動媒介對減緩、甚至消除乘客的無聊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從實驗結果也可以發現,車內移動電視、車內張貼廣告等車內媒介的最大競爭者是手機移動媒介,但實驗讓筆者看到一個相對樂觀的現象是:如若車內移動電視節目內容更加有趣味、編排更加合理,是絕對有希望與如今發展迅猛的手機媒介競爭的。

四 結論

第一、 乘客在乘坐軌道交通時或多或少都會感到無聊

乘客在出行過程中,無論是等車還是坐車時均會感到或多或少的無聊、偶爾覺得無聊。這僅包括乘客可以自我感知、發現了的無聊,若加上未能覺察的無聊,在整個乘坐軌道交通的過程中,無聊時間較長。卓?畾和趙娟在《論無聊經濟》一文中提到:無聊經濟特指吸引人們無聊時的“眼球”——無干擾、無防范、無競爭的無聊時間,把人們的無聊時間轉化為有價值的經濟效益,是無聊經濟的營銷理念。[7]如若能夠把乘客在出行乘車期間的無聊全部用上,加以轉化,估計能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

第二、 軌交文化空間中傳播媒介的設置能舒緩乘客的無聊心理

軌交文化空間的傳播媒介在相當程度上舒緩甚至消解乘客的無聊心理。針對乘客乘車心理合理安排移動電視內容,多一些輕鬆休閑的娛樂新聞、搞笑短片、電影資訊等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收視率。同時,合理編排節目,尤其是廣告的編排,降低乘客的厭惡心理,也可以提升乘客對車內移動電視的整體認知評價。第三,車內移動電視的聲音非常重要,應合理處理與運用。

第三、 長春市輕軌文化空間構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長春市現有的文化空間中傳播媒介設置並不能很好地適應與滿足春城市民的心理需求。媒介形式相對單一,媒介內容不具針對性、枯燥乏味,令乘客的接觸願望不高。另外,長春市輕軌文化空間構建不具有本地特色,沒有太大新意,對於真正舒緩乘客的無聊心理作用不大,獲取無聊經濟價值的能力有限。因此仍有較大進步空間。(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胡堯熙,無聊的哲學,新周刊[J],2011,6

[2] 百度百科,軌道交通[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933.htm,2013,4

[3] 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8,10:20

[4] 趙黎堯,洪月賢,北京地鐵文化傳播內容與效果調查,湖南科技學院學報[J],2010,6

[5] 黃時華,張衛,胡諫萍,“無聊”的心理學評述,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1,8

[6] Richard Farmer,Norman D. Sundberg,Boredom Proneness-The Development and Correlates of a New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J],1986 50(1).4-17.

[7] 卓?畾,趙娟,論無聊經濟,山西財經大學學報[J],2012,5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