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對於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傳播的思考

王爽

2014年12月01日13:0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的流行,使得中國觀眾通過電視節目了解韓國。2014年,韓劇再一次點燃了中國的韓流熱潮,隨著中韓雙方的交流與合作,一些韓國綜藝節目也被搬上中國熒屏,中國化的韓國綜藝受到了觀眾喜愛與熱議。雖然,韓國電視文化給中國帶來了電視綜藝的新一輪熱潮與亮點,但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思考中國電視節目未來的節目創新與自身發展。

關鍵詞:韓國電視文化 海外傳播 影響 思考

十年前,亞洲地區掀起了韓流熱潮,從韓國流行歌曲到韓劇,中國人開始了解韓國、韓國流行文化。十年間,韓國流行文化的范圍不斷擴大,韓國綜藝節目引領風潮,其風靡程度不亞於韓劇。韓國電視文化在整個韓國流行文化中所佔的地位不可小覷,它所傳播的范圍、節目的受眾群等,都使得韓國電視文化的影響不僅涉及韓國本土,並且輻射至中國,甚至是亞洲范圍。

韓國在上個世紀提出並實施了“立國文化”方針,避開自身資源不足的缺點,通過發展文化,振興文化產業,促進國家經濟增長,並帶動相關產業。韓國的文化產業種類繁多,電影、廣播電視、音樂、動漫、出版等等都包含在內,其中最為人所知的韓國流行音樂(K-pop)、韓劇、韓國綜藝成為當今韓流文化的三大支柱。眾多的偶像組合、韓國演藝界人士來到中國發展,拓展海外市場,這些都是韓流所帶來的效應,不僅進一步地擴大韓國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更能夠獲取多種效益,即經濟效益、文化效益以及形象效益。

韓國電視文化,即首先在韓國本土通過電視這種大眾媒介所進行的文化傳播。對於中國影響較大的莫屬K-pop、韓劇和韓國綜藝,而我們要選取的研究對象就是韓國電視文化的兩種節目形式:韓劇和韓國綜藝。這兩者在近幾年為廣大中國觀眾熟知,其中也包括不追星的人群,他們通過媒體介紹或者家人朋友的推薦,對韓國電視節目有初步了解。韓劇和韓國綜藝在中國受到關注,以不同形式搬上中國的熒幕,表明韓國電視文化十年磨一劍獲得了海外市場的肯定。

一、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形式

韓劇和韓國綜藝近兩年在中國取得了較好成績,二者在韓國本土都是由電視台生產、制作,通過電視進行播放,隸屬於韓國電視文化的具體傳播形式。當然,K-pop傳播的其中一部分也通過電視,比如各電視台每周的音樂打榜節目,但主要的還是通過販賣專輯和舉行演唱會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因此,我們以韓劇和韓國綜藝為例,分析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形式。

2014年,中國的愛奇藝、土豆、優酷三大視頻網站投資買下部分韓劇的獨播權,其中一些韓劇採取同步直播的方式,並且提高了中文字幕的更新速度,一般來說,韓劇播出的第二天便更新了中文版本。韓劇在中國的播出,不改變原有的劇情,通過網絡終端進行播出,觀眾可以隨時隨地收看,滿足了觀眾的需求。視頻網站提供這些便捷的服務,是看到了韓劇在中國的影響,以及韓國流行文化對中國年輕人的影響。觀眾有著收看需求,各大視頻網站可以提供這種服務,從這一點來看,中國視頻網站的服務滿足了觀眾的需求,但這不是唯一的原因。中方視頻網站與韓劇的制作電視台有著購買關系,中方視頻網站在買下一部韓劇的獨播權后,中國的觀眾隻有在這家視頻網站才可以看到這部電視劇,獨播權意味著觀眾的集中和擴大,觀眾的注意力都會聚集在此視頻網站,由此帶來的高點擊率意味著播放后的各種效益。

相對於韓劇,韓國綜藝在中國的傳播形式更顯多樣化。類似於韓劇在中國的播放,韓國制作、播出的韓國綜藝節目在韓國本土以電視為傳播媒介播出之后,在中國的視頻網站播出,中國觀眾可以在網絡中搜索、收看。除此之外,近兩年,中國各地方衛視購買韓國綜藝節目版權,引進韓國綜藝制作和播放模式,不改變節目的形式,邀請中國藝人參與節目,以中國版的形式進行播放,比如,湖南衛視引進韓國MBC電視台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制作成中國版本的綜藝節目在中國播放。很多衛視都採用這種方法,引進不同的韓國綜藝節目。

韓國綜藝受到中國觀眾的青睞,有其原因。相近的文化氛圍,輕鬆幽默的主持風格、有趣新穎的節目主題、變化多樣的節目形式,外加眾多韓國藝人參與以及成熟精湛的制作、加工及包裝。在韓國,綜藝節目的更新速度很快,倘若節目缺乏新穎度,吸引不了觀眾,便會遭到淘汰,那麼,新的節目便會替代原有節目。韓國綜藝成為韓流新勢力的一員,也得到了其他國家觀眾的喜愛,同為東北亞文化圈的中國也受到了韓流文化的影響,尤其是韓國的電視文化。從地面廣播電視台的進出口對象國來看,借助“韓流”的熱潮,對亞洲地區的出口要遠遠多於進口。[ ]韓國政府和放送委員會分析了現行外包制作節目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並組織韓國廣播協會、獨立制作公司協會、廣播學者以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與“外包改善商討會”,以尋求外包制作制度的實質改革。文化觀光部也在大力扶持獨立制作公司,為全面振興廣播電視事業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制作多種題材的具有實驗性和創造性的節目奠定基礎。為了確保文化的多元性,文化觀光部正在推動開設外包專門頻道。[ ]中國的許多衛視爭相與韓國電視台進行節目合作,打造中國版的韓綜藝節目,雖然抓住了觀眾的眼球,但是伴隨而來的問題提醒我們,一是照搬韓國綜藝的做法鋪天蓋地,同質化的節目容易造成審美疲勞,一旦觀眾們看的相類似節目多了,還會再引起觀眾的興趣麼,二是韓國電視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否會過多,是否削弱了我們自身的文化,是否可以考慮過利用本國文化創新節目。

十年前,中國各大電視台掀起了選秀的狂潮,層出不窮的選秀節目佔據熒屏,觀眾們從了解到狂熱,再到逐漸失去觀看興趣,同質化的節目不斷播出,觀眾的注意力逐漸被分解,以至於審美疲勞。現如今,中國版的韓綜藝也處於這種情況,大家都在引進,都在模仿。模仿不等於無益,它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模仿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觀眾的收看偏好,但是,過度地模仿加上大批量模仿意味著創新的流失,也缺少自身文化的注入。

二、韓國電視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韓國電視文化是韓流文化的其中一支。在上個世紀“文化立國”方針的指導下,韓國很是注重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中融入韓國本土文化,不論是韓國的傳統文化,還是現代韓國文化,都與韓劇和韓國綜藝做了恰當的連接。“文化立國”方針的確立,在於廣泛地傳播韓國文化,並以韓國文化為基礎創造韓國文化產品,形成文化產業。韓劇和韓國綜藝在內容方面都把韓國文化的融入放在重要位置。

韓劇的類型多樣,史劇、家庭劇、愛情劇等。史劇多以韓國歷史為背景,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展開劇情,在服飾、飲食、醫術、文化思想方面作為融入韓國文化的切入口。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大長今》,取得了收視奇跡,不僅在韓國有著良好的口碑,在東南亞地區也有著不俗的成績。《大長今》的成功,不僅是劇情的跌宕曲折,更在於該劇在故事敘述之中恰當地穿插了韓國傳統飲食和韓國醫術,也同樣吸引了海外觀眾。而韓國現代劇,主人公的穿著打扮、當前韓國的流行趨勢、韓國人的思想觀念等等都可以透過韓劇這種“虛擬的韓國社會”有所體現,甚至劇中的人物成為了韓國潮流的風向標。當然,也有將韓國傳統文化和韓國現代文化相結合的電視劇,比如說,《新妓生傳》,觀眾透過這部電視劇,可以看到在韓國現代社會中以傳統職業為生的人們以及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韓國傳統與現代文化。

韓國綜藝節目在制作和拍攝中也考慮到韓國文化的融入。曾經創造10分鐘52%收視率奇跡、開拓韓國綜藝節目歷史新時代的《Happy Sunday-兩天一夜》,這檔開播於2007年的韓國綜藝,受到了韓國觀眾的熱愛,連續三年獲得KBS演藝大賞的“觀眾評選最優秀節目獎”。該節目以“真實體驗野生,走遍韓國美麗的地方”為宗旨,介紹韓國的風景名勝,一方面展現韓國各處的美,另一方面展現韓國不同地區的多樣文化與人文風情,親民、自然的節目風格更接近於韓國的生活文化,在輕鬆有趣的節目氛圍中傳達韓國文化。

可以說,韓國電視文化的特點之一,在於電視節目將韓國文化自然地融入其中。這種帶有韓國文化的節目,很容易被觀眾接受,它不是生硬地講述,而是很自然地傳達給觀眾,潛移默化之中,對韓國有所了解。

韓國電視文化近幾年在中國的流行,使得很多中國人開始了解韓國和韓國文化,甚至是跟隨韓國的流行文化。從服飾、化妝、美食到旅游,中國人從電視中了解韓國到踏出國門走進韓國,更加真實地了解韓國文化。這種了解和認知包括兩種類型,主動型和被動型。一些人是通過韓劇、韓國綜藝逐漸喜歡上韓國文化,而被動型的人群多是由於周圍人的壓力而被迫去了解。2014年年初的《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引發熱潮,教授、啤酒和炸雞、外星人等出自這部韓劇的詞匯在微博中不斷被轉發,人們對於這部韓劇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一些被採訪的觀眾表示,自己本身並不關注韓劇、韓國文化,但是周圍的朋友親人都在看《來自星星的你》,為了和周圍的人擁有共同話題,不至於在聚會中被他人冷落,自己也要去看看,好有談資。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越來越成為更多人的話題,似乎討論韓國、韓國文化也愈來愈大眾化,這種現象的出現,一部分是韓國電視文化所帶來的。

三、韓國電視文化在中國流行的一些思考

從2013年的《爸爸去哪兒》到2014年的《爸爸回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台開始購進韓國綜藝節目的版權,制作中國版本,吸引了不少觀眾。這些節目對於大多數中國觀眾而言,非常有趣,題材和創意也都是以往從未見到過的。但是,這一韓國綜藝風潮到底能夠持續多久,觀眾會不會產生觀看疲勞呢?

十年前,《超級女聲》登陸中國,顛覆了傳統的一些規則,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愛。之后的幾年,許多衛視都舉辦類似的選秀節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節目的同質化,觀眾漸漸觀看疲勞,熱度也不如之前。不論是十年前,還是現在,各大電視台的綜藝節目總是會形成一股熱風:一旦某種類型的綜藝節目受到觀眾喜愛,這種同質化的節目會一波跟隨一波地出現。

韓國的綜藝節目在最開始也是通過模仿日本的節目吸引觀眾的,但是在模仿之后,韓國綜藝開始了全新的改革——韓國制造原創綜藝節目,這便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即韓國綜藝引領韓流的時代。2003年韓國SBS電視台推出了《X-man》,2004年又推出了《情書》,這兩檔綜藝節目採取“明星+游戲”的方式,取景地為電視台演播廳,幽默風趣的主持加上明星們的綜藝效果,在韓國本土成為當時的綜藝領頭羊。韓國綜藝的更新速度很快,收視率的高低是判斷一檔節目好壞的標准之一,收視率低意味著觀眾對節目的興趣逐漸降低,那麼,就必須有新的節目跟上,而且是不同於以往的節目,以抓住觀眾的眼球。2008年,韓國三大電視台開創了“真實類娛樂節目”,也就是我們說的真人秀,但是,在當時真人秀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SBS電視台的《家族誕生》、MBC電視台的《我們結婚了》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節目,這種形式的綜藝節目要比以往的綜藝節目更貼近觀眾,因為從它們的創意理念來講,就是要給觀眾一種真實的感覺,但又保持著綜藝效果。而真正意義上的真人秀類韓國綜藝節目在近兩年大放異彩,《爸爸,我們去哪兒》、《真正的男人》……真人秀節目的特質越來越明顯,拍攝地點擺脫了固定的攝影棚,節目可選取的地點越來越寬泛,從城市到鄉間,從固定的台本到多變的現實狀況,節目形式的完全改變成為了真人秀節目的亮點。雖然,韓國綜藝在真人秀節目上有著很好的成績,但是他們對於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有著力量的平衡和合理的分配。以SBS和MBC電視台2014年所播放的綜藝節目為例,SBS電視台《金炳萬的叢林法則》、《Oh My Baby》、《心跳》為真人秀綜藝,同時兼顧有《Healing Camp》談話節目,MBC電視台的真人秀綜藝《爸爸!我們去哪兒》、《真正的男人》、《四男一女》,談話類節目則有《Radio Star》、《向星葵》。韓國綜藝節目在節目類型的分配上比較均衡,並對節目的收看對象有規定。韓劇和韓國綜藝在節目片頭會出現不同的數字,例如15、19,表示15或19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要在成年人的陪同下一起收看,對於一些特殊的情節需要成年人做適當的解釋和引導。而一些不適於未成年人收看的電視節目,一般會安排在深夜11點以后,避開未成年人收看電視的時段。

模仿與借鑒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從剛開始的直接買韓國綜藝節目進行播放到現如今將韓國綜藝中國化,這也是有一種學習和進步,但是,大量的韓國綜藝中國化就有可能會陷入停滯狀態。韓國綜藝從模仿到自我創新,發覺適合自身的節目形式與內容,融入韓國的文化和特色,適合韓國觀眾的品味,節目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以真人秀綜藝為例,野外體驗類、背囊旅行類、城市鄉村類、飲食類、生活體驗類。觀眾不喜歡那些乏味或者是類型相似的電視節目,他們希望看到他們未曾看到過的節目,而電視節目就要滿足這種需求,給節目以創新。其實,中國並不缺乏人才和創意,模仿需要,但是不能盲目跟風,我們也有很好的節目。CCTV5頻道的《城市之間》,完美地將競技運動和綜藝趣味結合起來,外加不同國家之間比賽競爭和普通百姓化,與其他綜藝游戲節目形成了對比。深圳衛視的《飯沒了秀》和《年代秀》同樣也受到觀眾的喜愛。

韓國電視節目可以吸引中國觀眾,甚至是亞洲各國觀眾,那麼,中國的電視節目也可以做到這點。我們與其他亞洲各國有著相近的文化氛圍,中國的文化多種多樣,本身對於其他各國人民就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電視節目可以作為中國觀眾進一步認識本國文化和外國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韓國電視節目利用韓國明星在韓國及海外的認知度,打出明星牌,又尋找自身的閃光點,將其放大,這些創作理念都是可以學習的。除了不斷創新,韓國節目對觀眾的尊重、對工作的認真、對細節的處理、前期的拍攝和后期的剪輯、團隊的協作等等,都是其成功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在引進和模仿韓國電視節目的同時,要利用好自身的文化,將中國文化放大,同時吸收韓國在制作節目方面的優點。

韓國電視文化能夠在中國受到歡迎,有其內在魅力,而韓國電視文化在其本土和海外的火爆,証明了隻要是有所創新和擁有想法的節目,跨越不同的國家與文化也會受到喜愛。對於現如今韓國綜藝中國化的現象,首先要肯定的是,韓國綜藝節目的引進的確讓中國觀眾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節目,引起了觀看興趣,但是,作為電視節目的制作方更多的是要考慮,一旦這種類型的節目遭到淘汰,我們自身能否開發出吸引觀眾的原創節目。韓國綜藝節目的中國化,提供給我們的應該是思路和借鑒,而不是單純地照搬和模仿,開拓觀眾喜愛的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才是不斷吸引觀眾的良方。韓國電視文化的流行在影響我們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關於電視節目創作的思考。(作者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 ] 姜錫一(韓),趙五星,陸地.韓國文化產業[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40.

[ ] 姜錫一(韓),趙五星,陸地.韓國文化產業[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41-42.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