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報》中女性形象的變遷

劉瓊

2014年12月01日15:3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作為第一手資料,報紙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本文以《中國青年報》為研究對象,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1980-2011年三十多年間130期報紙共408篇文章為樣本進行定量研究和質性分析。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女性的生活角色以社會角色為主,由於從事職業和發揮功能的重要性顯著,使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成長需求度逐步提高,自我意識得以強化。

關鍵詞:中國青年報﹔女性形象﹔生活角色﹔社會地位﹔自我意識

一、引言

女性是社會的潤滑劑,是社會的風向標。女性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女性以其特殊的身份與地位,一直以來都是學者研究的對象。隨著女性文化、女性媒介、女性主義理論、社會性別理論等一系列概念的興起,人們日益關注女性思想和性格的解放,培養女性的主人翁意識。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它使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給女性的改變提供了契機。隨著改變開放的進行,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地位發生了巨大改變。文學、社會學、傳播學等領域的學者對女性形象的研究俯拾即是,但大多數學者對廣大女性只是進行個體、微觀地研究,若要從總體上、宏觀地認識的描述現實社會中普通女性所共有的主流形象的特征,則還需要從量的方面進行統計與概括。通過本研究,筆者想要探討和回答的問題有:自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歷史時期我國女性的典型形象及其特點﹔我國女性形象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以及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二、方法與資料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內容分析法具有客觀性、系統性和普遍性。因此,採用此方法比較科學合理。根據社會學理論得知,角色模式的認同是人們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重要形式。1改革開放以來,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展,對角色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女性形象是現實社會的一面鏡子,各個歷史時期大眾傳播媒介建構的女性形象,不僅體現了當時社會普通大眾女性的形象,而且折射出當時社會的現實。根據賴特的“四功能說”,大眾傳播在傳播知識、價值以及行為規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社會化功能。2因此,分析各個時期有影響力大的眾傳播媒介所建構的女性形象,對於了解該時期社會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等具有重大意義。

“報刊是研究歷史的極為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報刊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面,是思想史、經濟史、文化史及新聞出版史極其珍貴的原始資料。”3報紙是歷史最長的大眾傳播媒介,以其便捷性和保存性成為重要的歷史資料。在眾多的傳播媒介中,筆者選定《中國青年報》作為分析的對象。《中國青年報》是中國共青團中央機關報,是當代中國政治、社會生活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一份全國性綜合性日報。它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展現了社會現狀。本研究的分析單位是各期報紙每篇文章中所描述的女性。根據研究的目的,筆者依據下列四項指標進行分類。這四項指標是:

1.生活角色。分為家庭角色、社會角色和雙重角色三類。

2.精神面貌。分為積極、消極和不詳三類。

3.從事行業。分為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科教文衛、機關部隊、其他六類。

4.生活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類。

時間變量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即八十年代(1980–1989)、九十年代(1990–1999)和二十一世紀初(2000–2011)。為了盡可能反映出三十二年間不同時期女性形象的特點及其變遷,筆者選取了1980、1985、1990、1995、2000、2011年的每年3月共168期報紙進行整理,把整理出的有關我國女性形象的130期報紙共408篇文章作為分析的總體,以分別代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紀初。

三、分析與結果

(一) 生活角色

我國傳統文化認為女性隻適合生活在家庭這個私人圈子裡,扮演著妻子、媳婦、母親的角色。改革開放徹底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廣大普通女性開始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她們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大展拳腳。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女性的生活角色有什麼樣的變化?以下是本研究的統計結果。(見表2)

表1的結果表明,無論哪一時期,女性普遍擔任著社會角色,其比例均超過70%。女性作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對表2的結果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歷史時期其所佔的比重有所變化。八十年代女性扮演社會角色的比重達71%。到了九十年代情況發生了改變,女性擔任社會角色的比例上升,雙重角色比例也有小幅度上升,女性扮演家庭角色比例明顯下降。進入二十世紀初,女性社會社會角色和雙重角色比例降低,承擔家庭角色的比例增加。

根據米德的社會化理論,在社會這個舞台上,這些形形色色的社會角色是社會化的結果。4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於對“文革”抹殺性別差異意識形態的厭惡和反抗,社會中出現“回歸”女性的風潮。男性提出的“女人回家”論調高漲,因強烈的“以家庭為重”的觀念,不少女性重新回到家庭。“90年代以來,我國‘階級’分化現象日益顯著,女性群體內部出現了明顯的分層,出現了一種新型人群?——白領。”5女性“在外是強人,在家是女人”,肩負著家庭與社會雙重重任,賢妻良母和白領女性“對立”矛盾,家庭和社會兩種角色發生沖突時,女性更看重事業。如1990年3月8日頭版《職工裡婦女八中有三 科技人員中女性佔三分之一》中家務、事業雙肩挑的女職工表示:“我們首先一個有事業的人,其次才是一個女人。”與1995年3月6日第8版《顧秀蓮:從農家女到共和國部長》中顧秀蓮說“我需要家,更需要事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擔負著傳授生活知識和灌輸社會價值的觀念等,尤其是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發揮著特殊作用。”6進入二十一世紀,教育問題備受關注,因婚姻及生育帶來的家庭角色,女性就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如中國式教育的“虎媽”、不走尋常路的劉曼輝等等。

(二) 社會地位

1.精神面貌

從表5的結果可以看出,與八十年代消極形象比例13.2%相比,九十年代的比例出現細微的下降,到了二十一世紀,女性消極形象較大幅度上升,其比例接近20%。二十一世紀社會被商業化、物質化了,少數女性受到外界利益的誘惑,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偏差。但在三個不同時期中,女性積極形象所佔比重都最大,其比例都超過65%。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女性整體上作為正面的社會教材,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社會中都發揮著積極作用。八十年代,為人民服務、積極進取的王娟﹔九十年代,保衛國家財產、舍生忘死的潘星蘭﹔二十一世紀初,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珍愛生命的姚麗,她們以其可敬可嘆的精神,成為人們的榜樣,社會的楷模,起到了正面教育的功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從事行業

“職業是女性形象中十分重要的社會內涵,這是由職業在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尤其是對於認識和了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來說,女性形象的職業特征更是有著特別的意義。”7在本研究中,筆者對女性從事的行業進行了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的結果可以看出,在三個歷史時期中,女性從事農業和工業所佔比重在八十年代達到最高點,其比例分別為14.5%和11.8%。這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和社會加大力度進行四個現代化建設,人們深受“為四個現代化貢獻青春”的思想影響,女性紛紛投身農業和工業,為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奉獻力量。到了九十年代,我國農業和工業已經達到較高水平,重點轉向商業服務業等其他行業。農業和工業比例大幅度下降。進入二十一世紀,農業比例進一步下降,而工業比例有了些許上升。

八十年代,女性在機關部隊的比例在所有行業中最低,為7.9%。九十年代,機關部隊比例明顯增長,其比例幾乎增加了一倍。改革開放之后,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不再受傳統禮教的禁錮。1990年,大量女性進入政治領域。正如當年3月9日第4版《亞洲體壇揚威 女將戰功卓著》3月8日頭版消息中全國婦聯主席陳慕華所說:“我國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程度不斷提高,政治地位有了很大變化”。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其比例小幅度下降,相比於八十年代不是有所增長。簡而言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女性的政治地位總體上有所提高。

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女性典型人物的主體集中在商業服務業與科教文衛行業,其總比例佔50%左右。這說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體現女性職業形象的領域是商業服務業和科教文衛行業。進一步分析結果可以發現,各個歷史時期兩大行業所佔比重有所變化。與八十年代的14.5%相比,商業服務業比例出現小幅度上漲。進入二十一世紀初,商業服務業比例較大幅度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從事科教文衛行業比例呈上升趨,二十一世紀達到最高點,其比重達48.7%,接近一半。這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多數女性從事的是非體力勞動、技術含量較高的職業。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程度越來越大,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

(三)自我意識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任何人的行為動機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被激發出來的,人的需求是從初級向高級遞進的。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女性在生活中的需求是怎樣的?如下是本研究的統計結果。(見表4)

根據不同需要作用的特點,馬斯洛將以上五種需要分成兩類,即缺失需要和成長需要。其中,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它是生存所必須,對個體身心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表4的結果表明,八十年代,女性的缺失需要比例達到了57.9%,超過一半。這說明,大多數女性的缺失需要還沒得到滿足。到了九十年代,缺失需要比例大幅度下降,同時,成長需要比例大幅度上升,達到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最高點,其比例為60%。成長需要,是指使自己的價值、潛能、個性得到充分而完備的發揮、發展和實現。這體現出大部分女性的缺失需要基本得到滿足,她們開始相信自己,取於展現自己,努力實現自身價值。進入二十世紀,情況又發生了轉變。缺失需要比例明顯增長,成長需要比例顯然降低。此時,女性的需求狀況與八十年代相差不大。進一步分析結果可以發現,缺失需要中四種需要的比例互不相同,情況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缺失需要中,歸屬與愛的需要所佔比重一直以來都是最大。八十年代,女性的生理需要達到最高,之后其比例逐漸降低。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比例波動大體一致。九十年代,它們的比例小幅度下降。到了二十一初,兩者比例大幅度上升,都達到了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最高點。

八十年代,女性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三者的總比例為81.8%。而后出現穩步增長,其漲幅為6%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其總比例高達93%。“女性自我意識,是女性作為認識主體,作為女性亞文化群體之一員對女性本質的認識與探索。它包括對女性的軀體、思想感情、生活經歷、社會處境及社會地位、她與他人際關系的認識,對女性的歷史命運、現狀及未來的自覺探索,同時也是對意識本身的反省。”9以上變化說明,多數女性關注自身的程度不斷加強,自我意識在逐漸強化。

四、結論

以上四個方面的結果與分析,它充分展現了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女性形象的時代特征及其變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女性主要擔任社會角色,她們以積極正面的形象,發揮著教化功能。女性大多從事非體力勞動、科技含量較高的職業,參與公共事務的程度加大,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缺失需要漸漸得到滿足,從而對成長需要提高,自我意識明顯加強。

本文以《中國青年報》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報道文章中描述的女性形象進行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測量統計、量化研究和質性分析,可以看出,媒介構建的女性形象隨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著名女權主義理論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經說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10在復雜紛雜的環境中,女性形象的轉變不僅受到政治、經濟、女性解放思想的驅動,而且得到了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有力支持和助推。女性形象作為一種重要符號,承載著復雜的信息,它所表述的不僅是其本身的歷史,也是時代和社會變遷的歷史。(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24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14

[3]喻春梅.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報刊史研究回顧[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60.

[4]韓廣年.社會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3.

[5]李子雲,陳惠芬,成平.百年中國女性形象:美鏡頭[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55.

[6]韓廣年.社會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5.

[7]風笑天.變遷中的女性形象——對《中國婦女》雜志的內容分析[J].社會,1992(7):15.

[8]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編.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68.

[9]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168-169.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