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刻板印象在媒體報道中造成“客觀性”失實現象分析

 ——以“文章出軌門事件”為例作為研究事件

馮靈巧

2014年12月01日15:44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刻板效應是指人們通過刻印在自己頭腦中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去預先批判他人的心理現象。又稱刻板印象,社會定型,定性效應。在媒體報道中,刻板印象會影響記者或編輯的認知偏差,使報道不夠真實,模式化的報道就會層出不窮,這使記者在報道時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大打折扣,編輯的“把關”作用也隨之減弱。因此,刻板印象對新聞事實的傳播價值引發的“客觀性”報道和社會效果就會有削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文章出軌門事件”前后受眾在媒體報道過程中的前后對比反響來表達刻板效應對媒體報道中造成“客觀失實”以及引起的負面效應,並針對這些情況所引發的的后果,提出了一些緩解刻板效應的辦法。

關鍵詞:知覺判斷 形象美化 人物偏見 負面效應 客觀失實

媒體報道中的刻板印象,據現在所了解的文字資料對它的簡單定義:大概指新聞受眾群體中個人在受社會影響情況下,從而對某些人或事持穩定不變的態度與看法。“文章出軌門”事件發生前,社會對他的個人人物評價都是極其不錯的,《南都周刊》曾這樣評價過文章,夸其科班出省,表演基礎扎實,演技靈活,能准確塑造出角色性格。文章的電影、電視劇作品較多,在同行的人緣、口碑都不錯。這些夸其形象良好的定位性報道,使文章“好爸爸”、“好男人”的形象深入受眾,在媒體報道中,不能臆測失態的發展,一切媒體報道不能形成刻板效應,應該以事實為基礎。所以在“出軌門”事件后,文章被曝耍大牌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熒幕好男人形象盡毀。出軌前后的報道大相徑庭,令人心顫,引人深思:怎樣盡可能避免媒體報道中呈現明顯的刻板印象?這就需要記者盡量去避免在對於具有共同之處的某類新聞報道中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判斷該新聞可能引發的社會價值、社會效應,不去探索新聞事實,直接按照記者或編輯的固有看法即得出結論,影響正確的評判。

對於“文章出軌門”事件前后所呈現的刻板印象造成媒體報道“客觀性”失實,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文章在“出軌門事件”前,就已經通過《裸婚時代》、《小爸爸》等影視劇作品給受眾樹立了“好男人”等形象。其中,《失戀33天》《裸婚時代》《蝸居》等影視劇中的五好男人形象深受觀眾喜愛,大多受眾對他持膜拜心理。刻板印象中“好男人”已經被受眾激活,且認知中順應機制,刻板印象影響信息的注意與編碼,這就是典型的“客觀性”失實。文章除了拍戲之外還從事公益事業,創建大福自閉症關愛基金,通過和李連杰的合作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這種情況下其“好男人”社會編碼已經加深,社會形象比較完美。這與李普曼在《輿論學》一書中所提到“尋求一種公正無私的觀念時,為什麼卻總是抓住我們的固定的成見不放呢?……它是我們自尊的保証﹔它反映了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價值,和們自己的地位,我們自己的權力的看法,因此,一些固定的成見都是極大地包含了它們所附帶的感情。” 固定成見是一種情感的綜合體,雖然是偏見的。“文章出軌門”事件前,中國媒體受眾在對待特定同時無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好男人”形象已經被貼上標簽,媒體報道中由最開始的較為“客觀性”發展到刻板印象,輿論造成“客觀性失實”。輿論已經被看成是人們頭腦裡的自行補充與想象,從而使“好男人”形象的文章在媒體報道過程中產生了一種類似鉛版澆鑄的“社會定型”在形成媒體報道過程中起著決定作用。

其次,刻板印象影響信息解析或理解的方式,特別是信息模棱兩可時,左右受眾的認知,難以判斷。“文章出軌”事件過程中受眾覺得難以置信!文章的公關增多,他們向媒體提供大量公關資料:“好男人”就是文章的標簽,這就使得媒體報道過程中受公關宣傳的影響愈來愈嚴重,媒體報道逐漸成為特殊利益團體的代言。媒體報道中“新聞宣傳員”愈多,隨著“新聞宣傳員”的增加,在新聞的客觀性與新聞記者之間設置起一道屏障,阻礙了新聞記者對於新聞客觀性的傳播。在#周一見#這個新浪微博話題成為熱議之前,據“爆料扶伊去”網友爆料:“好爸爸”形象示人的當紅小生出軌,3月29日,紙媒拒絕公關,網站搶發偷拍。3月30日,周刊內容曝光,全民狂歡“周一見”。3月31日,文章主動回應,網友調侃娛記。受眾在之前還搖擺不定,不確定該事件“客觀性”。畢竟,與之前的文章形象落差太大,如若該事件成立,那之前媒體報道中的“客觀性失實”就明顯惹人爭議。在典型報道的編採過程中,記者需要突破對典型人物先期預設、刻板成見,讓思維活躍起來,在對海量信息篩選梳理的同時,變換角度,以小見大,從小處著眼,才能實現典型報道對社會輿論、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正像研究者所說的那樣:“從單純的報道成績大小、介紹工作方法與技術經驗的圈子裡走出來,多著眼於選擇最佳的新聞角度對人們思想心靈、心理心態的影響來寫新聞。”

最后,“周一見”到文章“悔過書”裡的坦誠,固有的“好男人”形象受損,文章已經被貼上“負心漢”的標簽,這就是刻板印象通過影響信息加工過程,同時也影響人們與其它群體成員交往時的行為。“刻板印象”即成見,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感情。一方面,大眾傳播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印象”方面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也有很明顯的無目的性、無意識性、不可控性和有效性,從而決定了它對傳播效果的影響是強力和深層次的。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報道稿件隻呈現利益一方的觀點,或者隻對利益一方面進行報道,就會使媒體的報道片面化,誤導受眾的視聽,從而損害媒體報道的客觀性。

在媒體報道過程中,常常根據性別、年齡、種族、職業等群體類別對他人進行知覺和判斷,但群體類別中往往會導致出現偏差。對於“文章明星臉”外的另“半邊臉”的抒寫模糊化,例如“文章出軌門”事件前,他在成名電視劇《奮斗》中“向南”的來龍去脈隱晦不談。因此,主要媒體報道對文章“好男人”或“好爸爸”的形象再現是不真實的,媒體對文章“好男人”形象低度再現的主要原因有:涉及報道當事人法律問題以及記者對文章“好男人”產生的刻板效應和光環效應﹔社會需要“好男人”的大力宣傳,“好男人”具有強勢話語權,但是一旦文章“好男人”身上那束光環消失,那他們身上所擁有的優勢將消除掉。“出軌門”事件已經讓文章“好男人”形象失去所賦予的價值。文章出軌之前的正面報道瞬息變為謾罵。這就是刻板效應強大的負作用,當原有的印象便蕩然無存,當“出軌”的報道長期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時,記者跟風報道不在少數。沒有對明星進行實質性的訪談或交往,就對某一類人產生一種不易改變的、簡單而籠統的評價。對個體、群體過於簡單化的分類﹔在同一社會、統一群體中刻板印象有驚人的一致性。媒體報道中有了刻板印象,就不能對事件進行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就會以成見代替清醒的認識,刻板印象使記者和編輯不能從事物的共性中找出具體事實的個性,就會產生認知上的偏見,對人和事物的偏見。這種沒有經過當事人的証實便胡亂報道有損媒體的真實性、客觀性的報道原則。記者應該要學會克制自己對採訪對象的刻板印象去真實地反映採訪對象,並且,同時還要了解採訪對象對記者的刻板印象,要恰當的解決。

媒體報道中的“客觀性失實”比比皆是,“文章出軌門”事件由最開始的端倪到后來的自己卻發微博主動承認,眾多受眾在持猜忌懷疑的態度時因當事人自己的承認就是直接反映報道過程中“刻板印象”的固有存在,這具體表現在具體稿件寫作中記者對典型人物信息處理的簡單化,寫出來的典型形象是記住自己頭腦中原有典型人物心理預設的一種回應,對於人物原型的“客觀性”並沒有予以更多的追蹤報道,所以,通過“文章出軌門”不難得出結論:在媒體報道中,不能臆測失態的發展,一切媒體報道不能形成刻板效應,應該以事實為基礎。長期以來,記者在報道新聞中,經驗主義頗多,對心目中已形成的模范人物(如:文章“好爸爸”“好男人”的標簽)這一群體的心理預設,在寫稿子中,就會自動激活,隨之去尋找支撐這些預期認知的觀點材料。同樣,編輯在“把關”時,也摻雜了“刻板印象”。所以,當編輯選取稿件時,如果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色彩,把認為能夠吸引受眾的噱頭新聞排在前版。“周一見”這個話題一出來,各大娛樂報道把“周一見”作為話題吸引受眾,增加報刊或雜志的發行量。刻板效應使文章“好爸爸”這種典型人物千人一面,缺少個性和細節刻畫,讓人覺得作者筆下的新聞報道都似曾相識,如:黃海波因出演了“咱們結婚吧”、“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好男人”印象深入人心,。結果卻被曝出“嫖娼”的丑聞。在有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刻板效應往往有消極的性質,會使人對某些群體成員產生偏見。新聞發布人在採寫稿件時應該遵守客觀事實,盡可能排除自己的主觀傾向。於報道來說,追求客觀性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但媒體報道的客觀性並不等於真實性。媒體報道的真實性要求新聞所記述的事件,從人物到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直至具體的細節,容不得半點虛假、捏造、夸大和歪曲,也要求體現報道的連續性,要完全披露真相是要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追蹤報道並在犯錯時及時更正。不能因為他所在熒幕上賦予的角色“好爸爸”便去推論其就是“好爸爸”的代言詞,在刻板印象形成之前的“把關”是需要不斷加強的。

在媒體報道和生活中,刻板印象的例子都是很普遍的。比如,當一個人在街上看見一個比較肥胖女人和一個身材纖瘦的女人在一起,給人的固有印象或者說第一印象就是“減肥產品”或“整容廣告”。心理存有刻板印象的力量實為很可怕,難改人們在日常的同樣或相似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方式,並產生思想上的慣性,不由自主地依靠過去的經驗,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而不願意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注:人的心理定勢有三個特點:早先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表現為一種容易以習慣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傾向﹔是對先前經驗的間接、概括性的反映,並影響人的后繼心理活動趨勢﹔具有相對的成熟性和穩定性 )。“刻板印象”造成客觀性“失實”的現象多出現在成年人身上,因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潛意識會不自覺的慢慢就會收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天長日久,耳濡目染,存在於世俗中的成規就像一層密不可透的“繭”緊緊束縛著成人的思維。

“文章出軌門”事件可怕的消極影響在於:刻板印象在媒體報道中造成“客觀性失實”!刻板印象建構的過程讓這些群體裡每個成員的對待某些人或事的看法都成了一模一樣,刻板印象產生的心理依賴使人對認知對象個體採取簡單化、模式化處理,個體之間幾乎是無差別的、固話的。“刻板印象”即成見,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感情。一方面,大眾傳播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印象”方面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也有很比較明顯的無目的性、無意識性、不可控性以及有效性,因此決定了它對傳播效果的影響是強力和深層次的。

媒體報道中刻板印象造成客觀性“失實”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在文章“出軌門”事件被揭露后中國受眾,主要以娛樂粉為代表的媒體對文章展開強大的批判攻擊性,就是一種刻板效應的典型。新聞事實符合記者既有印象中典型事例的部分往往需要得到更多的注意和強調,這樣,刻板印象才能減少客觀性“失實”現象的發生。比如,在文章“出軌門”事件發生前,已經有部分報刊報道說“文章,姚笛秘密約會”,文章“耍大牌”一類的報道出現,但並沒得到大多數人的響應,認為是對“文章”的“污蔑”。除此之外,新聞事實的特異之處則有可能在記者對該類事件的刻板印象的同化作用下被忽略掉,這樣,媒體報道就會顯現出模式化、類型化。所以,記者應該不斷充足認知鏈,激活認知的順應機制,從而保持認知圖式的健康更新,保持對於食物特異之處的特殊敏感。

總之,在媒體報道時,刻板印象對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顯著性是有積極影響的,幫助記者獲得較快的消息來源的判定消息的重要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刻板印象一般說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媒體往往錯誤的估計了受眾的興趣或者有意地在引導某種輿論。根據經驗來估計受眾的興趣是一種經濟的行為,但並不是有效地,甚至是錯誤的。對於更多的媒體報道中,媒體是在被稱為“框架”的概念中為受眾“構建”一種印象。這種印象不一定是指態度,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受眾按照何種“結構”去思考和理解某種符號 。“對不住昨晚各位來說情的朋友和領導了,作為主編或出品人,必須尊重一線記者的辛勤勞作,否則編輯記者慢慢就不陪我玩了,讀者也漸漸不買賬了。據說,昨晚網友評論的熱詞分別是:周一見。挺住。大仇已報。諸事不宜。網友之中,太多八卦高人!” 對於“文章出軌門”事件發生后,公關部門要求“買”照片 ,這就是典型的為了維持文章“好男人”“好爸爸”形象的構建,犧牲“客觀性”去滿足“刻板印象”給文章所帶來的良好社會形象。

怎麼才能克服媒體報道中記者認知中的刻板印象,以提高新聞報道的准確真實性呢?刻板印象是大腦對社會信息的一種自動的類別化加工過程 ,這是一種在大腦形成后很難去更改的一種意識反應。文章姚笛“周一見”體網絡狂歡,全民制造娛樂新聞。3月底的周末,網絡上最紅的三個字是什麼?答案當然是“周一見”。演員文章出軌事件在社交網絡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從普通的娛樂新聞演化成一場全民狂歡。媒體、網友、當事人三方都在網絡大平台上爭相發聲。一個網絡熱點是如何誕生的?那是因為“文章出軌門”與平時給我們的社會定型差別太大,媒體在報道文章的新聞中,過多撰寫其對社會或家庭的關愛,我們受其媒體文字編碼的影響,順應了“好男人”思維的潮流。所以,不能將媒體報道中的刻板印象默認為“真實”,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好男人”或“好爸爸”的判斷標准。

記者在媒體報道呈現過程中的紐帶作用,是能否抓住媒體報道中“客觀性”被完美呈現關鍵。在媒體報道過程中,媒體事件的傳播是由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媒介、反饋等幾個因素構成的。根據拉斯韋爾的提出的傳播過程模式,媒體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信息的搬運者,也是將傳播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連接起來的紐帶。而記者起到的更是中樞作用。從新聞事件法的發生,到記者的觀察、經歷、採訪、成文的整個過程中會受到種種客觀條件、以及記者自身的情感偏好等的限制。所以是絕對會有主觀性存在的,比如稿件的詞語的運用、新聞的構思和布局,把那些內容放在前面,那些內容放在后面等都會在不經意間的對新聞的客觀性產生影響。(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王沛:《刻板印象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論》,《心理科學》,1999年第4期

美國政治家李普曼W.Lippman:《輿論學》

賈磊: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機制

周海霞 :德國媒體涉華報道中的刻板印象與偏_省略_刊和_時代_周報涉華報道分析為例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