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戲
自殘戲
郭曉東在《推拿》裡飾演盲人按摩師“王大夫”
片中職業演員與盲人演員混搭卻天衣無縫
剛剛在台灣金馬獎拿下多項大獎的電影《推拿》上周五公映。看過的人都說好,但票房卻並不好。“我心裡有很大的遺憾,但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片中主角郭曉東無奈卻堅定:“我相信好電影不會被拋棄,因為時間會記得我們。”
郭曉東,《推拿》中盲人按摩師“王大夫”的飾演者。跟其他演員不同,他幾乎每場戲都跟盲人演員張磊在一起,后者在金馬拿了“最佳新演員”。在真正的盲人身邊卻沒有違和感,這讓很多人對郭曉東的表演印象深刻。其實,郭曉東已經堅持拍文藝片很多年,雖然文藝片觀眾遠遠沒有電視劇觀眾多,但他分得很清楚:“電視劇是用來養活自己的,文藝片才是我奮斗終身的事業。”
故事
那些拍《推拿》的日子
早在導演婁燁找郭曉東拍《推拿》之前,郭曉東就已經看過這部畢飛宇的同名小說。“當時我被王大夫這個角色深深吸引,我還跟身邊的朋友說,如果這部小說拍成電影,我最希望自己來演王大夫。沒想到婁燁后來真的拿著《推拿》的劇本來找我,真的讓我演王大夫!”郭曉東感嘆,這緣分實在太神奇了。
盲人的三種表現方式
《推拿》中的盲人有三種:黃軒扮演的小馬永遠大睜雙眼,秦昊扮演的沙老板半開半閉,而郭曉東扮演的王大夫卻始終緊閉雙眼。問郭曉東為什麼選擇這種演法,他說,原本也考慮過戴特制的美瞳,但他覺得這樣反而干擾他入戲。“這個角色是先天性全盲,他已經習慣在黑暗中感受這個世界。我如果放棄眼睛這個工具,會更接近角色的狀態。”他說,這個決定是他跟婁燁討論了幾個小時后決定的,而之后的艱難也在意料之中——因為完全看不見,他幾次拍戲都直接撞到了面前的攝像機,扮演女友“小孔”的盲人搭檔張磊反而成了他的眼睛。
那一場嚇壞人的自殘
《推拿》中的王大夫是個沉默的人,就算“聽”到自己的女友跟小馬糾纏,他也從未出聲。但就是這樣溫和的一個人,卻在高利貸上門威脅時爆發了。他當著所有人的面一刀一刀地割自己直到鮮血淋漓,放高利貸的嚇壞了,場內的觀眾也震驚了。對這場戲,郭曉東是這麼解讀的:“王大夫心中有他的痛處,他最后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那場戲要一氣呵成,最后郭曉東整整拍了三天,因為血漿四濺連戲服都連換了50套,“最后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快完蛋了”。
奪走盲人女孩的初吻
《推拿》裡有不少王大夫跟小孔的激情戲。張磊以前沒有演過戲,她甚至連接吻的經驗都沒有,結果初吻就給了郭曉東。“說沒壓力是假的。”郭曉東說,“我隻能多跟她聊天,給她營造一個好的氛圍,讓她的感情自然流露出來。”他說,很多時候其實張磊反而是他的老師。“有場戲我拉著她的手坐在長椅上,我說小孔你的手怎麼這麼涼,她說,我就是一隻鬼。這句話瞬間讓我靈魂出竅,劇本上沒有,這讓我怎麼往下接?”他說,那一刻他開始檢討自己過去的表演,“我們太用演員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
對婁燁該恨還是該愛
郭曉東在柏林電影節看了《推拿》的成片。當時他就對婁燁表示了不滿:“拍了那麼多,才出來這麼點?”他特意問記者,你們看了感覺怎麼樣?當記者告訴他,片子很好,王大夫這條線也很完整,他又有點不好意思地道謝:“真的嗎?謝謝你。”從《頤和園》就跟婁燁合作的郭曉東,對婁燁的感情是既愛又恨。“他每場戲都能把你給掏空,一連拍個十幾條是家常便飯,但拍完的滿足感也是無與倫比的。”他記得自己拍完自殘戲的時候給婁燁發了條消息:“精疲力盡!婁燁你牛!你信嗎?你要是還敢拍,我還敢演!”
對話
情欲戲,其實我覺得挺神聖的
羊城晚報:跟盲人演戲,對職業演員的挑戰很大,你擔心過嗎?
郭曉東:確實,剛開始我也有點打退堂鼓。因為你一不小心就會被“出賣”了!你知道,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的表演分寸拿捏都不一樣,很容易會互相穿幫。大銀幕騙不了人,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都是特別清晰的,信息量要非常准確。要怎麼調和,其實對我們職業演員來講更艱難,因為必須是我們去“湊”他們。我隻能放棄經驗,不能再按套路出牌。說到這點我真的很佩服婁燁,如果沒有足夠的掌控能力,他不可能把這兩種人放在一起演戲。
羊城晚報:你在《推拿》中的爆發力令很多人印象深刻。你覺得自己是哪種演員,投入型還是技巧型?
郭曉東:我是希望把自己扔進角色裡的那種人。沒有任何干擾,感受角色狀態,這種感覺是最棒的。我演戲不太喜歡去設計,我就是內心有多少感受就表現多少。我覺得好演員就是自己的心跟角色緊緊綁在一起,甚至流著角色的血液,連呼吸都是角色的。我喜歡那種狀態,我覺得這是演員這個職業裡最神奇的瞬間。
羊城晚報:很多文藝片都有情欲戲,像“郭曉東演裸戲”之類的也會成為話題,你自己怎麼看待情欲戲?
郭曉東:說實話,我沒有把它太當一回事。我願意為了人物去奉獻自己的一切,那就要做得徹底,其他的就微不足道了。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自己的這個行為挺神聖的,思想也挺純粹的。真的,我沒有雜念。
我進這一行,真的就是為演戲
羊城晚報:《推拿》在金馬拿了很多大獎,有評論說你沒被提名影帝很遺憾。你怎麼想?
郭曉東:要說我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說真的,我覺得導演更應該拿。不過婁燁也說過,其實哪個獎不是給導演的呢?我覺得他說得也對。
羊城晚報:其實你跟婁燁很多年前就開始合作了。這些年你也拍了很多文藝片,像霍建起的《暖》,還有今年權聆的《忘了去懂你》和婁燁的《推拿》。為什麼對這個類型情有獨鐘?
郭曉東:我確確實實最愛演文藝片。因為那種空間和自由感會讓我非常忘我、非常興奮,我能毫無顧忌地實現一切我想展現的東西。
羊城晚報:跟你說話感覺你是個特別有激情想去釋放的人,這跟大家印象中你那種溫文爾雅的形象很不一樣。
郭曉東:對,因為你的人生是不知道結局的,每一步都要謹慎,深思熟慮,瞻前顧后。這不是壞事,自我約束是人類進化中必須的東西。但是在表演裡你是自由的,你知道人物的結局,你就能特別放鬆地把所有能量都釋放出來。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表演時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羊城晚報:能感受得到,你把演員這個職業看得很神聖。
郭曉東:是的。有時候也會突然覺得很好笑,我怎麼做了這個職業!但是每次進入角色的時候,我又覺得當演員很了不起。我真心喜歡表演,喜歡經歷每個角色不同的人生。當演員,你會覺得時間都比別人過得快,因為你過了好多個人生。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或許現在社會大環境變了,每個人進入這一行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我的初衷始終是為了表演。
拍劇是為了生存,我沒忘初衷
羊城晚報:現在《推拿》的票房不太好,你會難過嗎?
郭曉東:我也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說,想看但是影院沒有排片。其實我也想說:既然那麼多人覺得片子好,為什麼不多排片呢?我是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推拿》,不是因為是我演的,而是因為這片子真的很好。好的文藝片是有擔當的,這種擔當在現在的環境裡很有需要。但是很無奈,這些都不是我能力掌控內的事,因為現在大家更看重的是市場,很難為一部好電影去突破重圍。真的,我無能為力……
羊城晚報:但之后人們總能在別的途徑看到《推拿》。
郭曉東:對,沒關系。大浪淘沙,總會有一些東西沉澱下來,被証明是金子。你為電影做的一切,時間會記得。
羊城晚報:文藝片片酬很低,你會為了拍文藝片,而推掉一些更賺錢的電視劇嗎?
郭曉東:其實這種情況在拍《推拿》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我當機立斷就選了《推拿》,因為這才是我心中所愛。但電視劇我也還是會拍,我現在不會再說什麼“不看重物質”的話。當年拍《頤和園》的時候,整整一年連吃飯租房子都成問題,演得非常滿足,但也非常艱難。現在老天爺眷顧我,讓我能用拍電視劇來資助我堅定不移地拍文藝片,也挺好。但是,我知道自己堅持的是什麼,這樣就夠了。這種感覺就像射擊,你知道靶心是什麼,就不會迷惘。
羊城晚報:所以,你未來還是堅持拍文藝片?有想合作的導演嗎?
郭曉東:拍文藝片的都可以來找我。我也想跟新生代導演合作,因為年輕的導演需要我們這些相對成熟的演員去幫助他們。隻要有合適的角色,我就去!
鏈接
年度口碑好片,首日票房僅160萬元
在柏林電影節上收獲最佳攝影銀熊獎,又在台灣金馬獎上拿下6項大獎,婁燁的新片《推拿》上周五公映后,首日票房卻僅收160萬元,排片隻佔3%。同時,該片卻在時光網和豆瓣網拿下綜合評分年度第三名,口碑與票房形成巨大反差。
根據時光和豆瓣兩家網站的數據,今年綜合評分超過7.0分的國產片各15部,其中在兩個網站均超過7.0分的是13部。《親愛的》以綜合分8.2分居首,動畫片《麥兜我和我媽媽》8.05分次之,《推拿》8.0分排在第三位。但是,《推拿》在影院的排片卻很不理想。不少網友在微博爆料,其附近的影院根本就沒有黃金時段的《推拿》排片,想看都看不到。有業內人士分析,《推拿》從拿獎到上映發酵期短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題材不夠“主流”,讓很多影院經理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