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開播以來,這部美食題材的紀錄片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第51屆戛納電視節上,中國美食香飄海外,《舌尖上的中國》引起海外片商競相爭搶,為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化傳播打開了新局面。在文化“走出去”戰略還處於初步探索階段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國》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向世界講好一個“中國故事”。
關鍵詞:舌尖上的中國﹔國際視野﹔中國故事﹔“走出去”戰略
2012年5月,由央視紀錄片頻道制作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一經播出便引起廣泛關注,觀眾好評如潮。不同於以往展現美食制作過程的欄目,《舌尖》以美食為切入點,將中國的地理、人文及歷史涵蓋其中,透過食物講人生百味、社會變遷。
兩年之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回歸熒幕,再次創造收視奇跡。在2014年第51屆戛納國際電視節上,《舌尖2》更是高調走出國門,在主場館最醒目的位置挂出了巨幅海報,海外片商對《舌尖2》反響強烈,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發生了爭搶該片的現象,實現了我國紀錄片海外銷售市場的歷史性突破,有望打破之前央視紀錄片《故宮》創造的海外單集售價4萬美元的記錄。
該片導演陳曉卿表示,這部作品是他們向國外紀錄片團隊學習國際化敘事方式的一次探索和嘗試,在文化“走出去”戰略倍受推崇但進展緩慢的今天,《舌尖》的成功為如何向世界講好一個“中國故事”提供了借鑒。
一、選題——人類普遍而永恆的話題
90年代的中國貧窮落后,物質與生活上的乏善可陳使得我們較多的以國家特有的少數民族、偏遠村落和自然景觀為紀錄片的主題,對此,來自國際社會的認可中的獵奇遠遠多於欣賞[1]。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展現民族題材的宏大敘事成為紀錄片導演們較多涉獵的題材。然而,無論是邊緣題材還是民族主義題材的中國故事皆在國際市場上反映平平,可見紀錄片選題要獲得更多觀眾認可與共鳴還是應從全人類所共同具有的普世感悟與價值觀入手。
(一)美食
“民以食為天”,食物作為全人類無門檻的共同話題,極易引起共鳴。《舌尖》從平民角度切入,現身說法的都不是職業廚師,而是普通平民講述跟烹調有關的故事。當天然的食材在人工的巧妙烹制下成為桌上美味健康的佳品,無論是追求生活質量的精英還是普羅大眾,無論是中國受眾還是外國朋友,都無法不被其吸引,極大地擴展了傳播對象。
(二)自然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全人類永不過時的話題,尤其是近年來備受關注與推崇。《舌尖》第一季第一集的名稱即為《自然的饋贈》,全篇傳達出對於“自然的饋贈”的感恩與珍惜。如:“鬆茸出土后,卓瑪立刻用地上的鬆針把菌坑掩蓋好,隻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林的規矩。”
“冬季捕魚的漁網是6寸的網眼,這樣稀疏的網眼,隻能網到5年以上的大魚,這樣,未成年的小魚就被人為地漏掉了。郭爾羅斯蒙古族有一句話叫做‘獵殺不絕’,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細節充分展示了我國人民對於自然的崇敬,在契合中國古代思想家所倡導的“不竭澤而漁”的同時,又與通行全球的准則不謀而合,推動了其國際傳播[2]。
(三)家庭
《舌尖》第二季第四篇“家常”中,圍繞著四個家庭的生活片段展開對於美食的講述:望女成鳳的母親渴望給學琴的女兒創造更好的環境,姑姑為遠行的導游侄子做泡菜當“護身符”,父親對於女兒未來丈夫不動聲色的考察,來自不同地區的夫妻倆生活中的磨合••••••
四個片段作為萬千中國家庭的縮影展示出朴實的親情與愛情,作為全人類共通的情感,極易在國際土壤上得到認同。
二、制作——精品意識,注重審美體驗
《舌尖上的中國》作為央視大手筆投資的制作,攝制組邀請美食家蔡瀾、沈宏非兩位專業人士擔當顧問,前期調研員即派出3人,最終由8位導演,15名攝影師,3位剪輯師共同完成。取景歷時13個月,橫跨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國內70多個拍攝地,展現了我國地大物博的資源,風情迥異的飲食文化。
《舌尖》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進行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對於食物的展現採用了微距攝影的方式,在近距離的拍攝中,為觀眾呈現食材本身的紋理與構造,將天然的圖案表現得唯美異常。
迥異的民族風情,斑斕的各色食材,構成了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精美的制作為其國際化傳播增色不少。
三、敘事——故事性的提升
Discovery亞洲電視網制作總監維克蘭夏納先生談及中國的紀錄片時表示,中國紀錄片往往思想性強而故事性較弱,節奏慢因而觀賞性較差。因此他們若購買進中國紀錄片,往往要重新經過剪輯、組接,增強故事性之后才會播出。
與此同時,中國紀錄片往往也不甚重視自身的文化消費品屬性。然而,紀錄片同樣應該兼顧娛樂等社會功能[1],這並不是對於觀眾的討好,事實上,在本質上觀眾並不拒絕深度與思想性,紀錄片應該在了解觀眾的基礎上信任觀眾,輔之以具有想象性、故事性的敘事方式,技巧性的展現具有內涵的主題,是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的手段之一。
(一)學BBC講人物
《舌尖》執行總導演任長箴經常對BBC拍攝的紀錄片的水准心生感慨,時常揣摩學習,總結規律。如BBC表現人物多通過展現其人際關系的手法,在《舌尖》中,任長箴就學習了這點:她並不隻拍攝採鬆茸的卓瑪,她也講述卓瑪和媽媽的互動與勞作﹔並不隻講述職業挖藕人聖武和茂榮,而是講聖武、茂榮和他們的妻子孩子的故事-------當人物關系被一一呈現的時候,故事也就出來了。
“我們中國人寫東西,從來不注重人物關系,往往都是一個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難。但這不可能,你一寫人物關系,這事兒就有意思了,”任長箴說[3]。
(二)故事拼接
《舌尖》避免了以往紀錄片枯燥的平鋪直敘的形式,採用故事拼接的方式,將一道道美食通過一個個家常而獨具鄉土氣息的美食故事展現出來,“主題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細節畫面化”這一冷冶夫概括出的紀錄片創作手段成為《舌尖》一以貫之的拍攝准則。
(三)故事講述形式
針對國內紀錄片“節奏慢”的短板,《舌尖》一集包含800多個鏡頭,場景調度快,時常通過解說詞的巧妙轉換,在地理上進行大跨度的切換,一下從東北切換到南方,從大陸切換到港澳。
同時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鏡頭間的快速剪切給觀眾帶來了應接不暇的視覺感受,大大提高了片子的信息量。
《舌尖》裡大量採用了設置懸念的表現方式,比如說第一集中已經70多歲的“魚把頭”帶領大家到冰面上捕魚,觀眾都在好奇如此高齡的他到底還能不能打到魚。正當觀眾看到在“魚把頭”的指揮下,漁網被慢慢拉上來時,鏡頭卻忽然轉到祭湖的活動現場,懸念的設置營造了緊張的氣氛,增添了可看性。
(四)解說詞的運用
紀錄片的受眾是不同國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部片子難以僅靠同期聲和畫面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是涉及到抽象事物的解釋與傳遞,這就需要深刻而人性化的解說[4]。在《舌尖》第一季的第三集中,介紹豆腐的制作過程時用了這樣一句解說詞:
“中國人用豆腐表達了自己柔軟、變通的適應性。”
而在第一季第六集關於五味的討論用到了這樣一段旁白:“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讓中國人在體會他們各自的人生況味時找到一種特殊的表達語境。在中國人的廚房裡,某種單一味道很難獨自呈現,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調和以及平衡,這不僅是中國歷代廚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人在為人處事,甚至在治國經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為一部美食題材的紀錄片,《舌尖》摒棄了純粹科學知識的普及及文化背景的陳述,而是自然而又准確地透過食物過渡到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由廚房提煉至日常生活乃至國家的氣質底蘊之中。《舌尖》中處處可見溫和而文藝的“舌尖體”解說,不失時機的講述中國的文化與哲學。
四、借鑒與堅守
《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任長箴從不諱言自己對於BBC的模仿,“因為人家先進。我並不覺得我可恥,你們能看出來說明我模仿得到位”。
然而,這種學習並沒有沖淡《舌尖》中透露出的濃濃的中國韻味,無論是《舌尖》在戛納電影節的宣傳海報“臘肉高山”——遠看是中國的山水畫近看是一片臘肉,還是片中處處可見的筷子、燜鍋及各地區獨具特色的小吃,甚至是人物之間極具中國特色的“望子成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念故鄉”等思想觀念,即使與海外或多或少存在著文化差異,《舌尖》依然通過盡可能的展現人物細節與事件背景,引導著西方的觀眾從中華的文化出發而不是他們的文化出發看待問題,克服傳播中的文化障礙。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在《舌尖上的中國》研討會上介紹說,“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是紀錄片頻道的重要訴求,而“打造國際化影像品質、探索國際化傳播路徑”,是紀錄片頻道堅持的一貫宗旨。這場由《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的“吃貨”的狂歡背后,除了成功的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內涵之外,運用國際化的創作與敘事模式必不可少,具備“世界的胸襟”,一個個動人的中國故事才能更好地傳遞給世界。(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專業)
參考文獻:
[1] 讓中國紀錄片走出去[EB/OL].http://www.people.com.cn/BIG5/ 14641/ 28140/40957/40961/3045753.html.
[2] 丁淼.論《舌尖上的中國》的傳播策略[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6).
[3] 丁揚.《舌尖》:紀錄片的“笨拙”國際化探索[N].2012-06-06.
[4] 李薇.《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紀錄片國際化敘事的標杆[J].當代電視,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