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2期

網絡新媒體特點及其現狀分析

王婉妮

2014年12月05日13:4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具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體現在傳播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和全球性、開放性、豐富性等,這些優勢是基於其自身特性之上,本文通過研究互聯網新媒體自身特點及其在我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認為將網絡新媒體這種傳播優勢轉化為傳播勝勢,將是今后新媒體傳播要應對的一項永恆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互聯網﹔現狀及問題

互聯網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具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體現在傳播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和全球性、開放性、豐富性等,這些優勢是基於其自身特性之上的。

一、何謂新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新媒體基於新的數字和網絡技術,使傳播更加精准化、對象化,具體形式如互聯網、手機、移動電視、IPTV等。

國內外有一些較為典型的新媒體的定義。對於“新媒體”這一概念的定義可以追溯至40多年之前,1967年戈登馬克最初提出了“新媒體”(new media)一詞。之后美國傳播政策總統特別委員會主席羅斯托在向當時美國總統尼克鬆提交的報告中再次提到此概念。“新媒體”一詞就這樣在美國普遍開來,很快擴展到全球。

一般,將“新媒體”這一概念作兩種界定,分為廣義與狹義。“新媒體”的廣義定義為:通過運用網絡數字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通過無線通信網、寬帶局域網、衛星和互聯網、等渠道,通過手機、電腦、電視作為最終輸出終端,向使用者提供語音數據、音頻、在線游戲、遠程教育、視頻、音頻等合成信息及娛樂服務的全部新型傳播形式與手段的總稱。“新媒體”的狹義定義即為“新興媒體”。

二、新媒體新在何處

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准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現代傳媒產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新媒體體現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內容方式的轉變、傳播語境的變化、傳統話語權的解構與轉變。新媒體的“新”體現在在以下幾點:

(一)全方位的數字化

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數字化的傳播方式。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必然帶來數字化傳播方式。Nicholas Negroponte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必然將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娛樂方式,即人類的生存方式。”“當無數產業捫心自問‘我在數字化世界中前途將如何’時,事實上,它們的前途歸根結底要看它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而新媒體就是通過全方位的數字化過程,將所有的文本縮減成二進制元編碼,並且可以採用同樣的生產、分配與儲存的過程。

(二)互動性

提及新媒體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傳統的大眾媒介都是單向式傳播,但新媒體則突破了單向傳播,增強了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互動性。新媒體以其新興技術新興,特別是互聯網,可以連接網上任一用戶,實現網絡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之間無障礙溝通交流。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受者極易進行角色轉換,這種雙重身份的角色使受眾可以暢所欲言,及時反饋,使媒體得以與受眾在互動中同聲同氣。

(三)個性化

新媒體實現了信息傳播與收閱的個人化。以網絡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受眾也對信息具有同樣的操控權,受眾可以運用新媒體選擇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體的時代是一個“受眾個性化”的時代,傳統媒體中具有“被動接受信息”的受眾轉變為主動尋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戶,這是一個基於用戶個人建立起來的雙向交流的系統。

三、網絡作為新媒體的優勢

網絡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它於1969年起源於美國,經歷了從軍事運用到全面商業化的發展歷程,形成了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列文斯通提到:“網絡帶來的新氣象,在於它結合了互動性以及那些對大眾媒介來說是創新性的特征:沒有限制的內容范圍,廣大的受眾規模以及表現出傳播的全球性本質。”網絡作為新媒體有其自身優勢:

(一)交互性

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可分為以下四種:多人對個人,個人對個人和個人對多人的異步傳播,是指信息接收者通過使用網絡上尋找信息的活動,例如瀏覽網頁和遠程通信等﹔個人對個人的異步傳播,如電子郵件﹔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少數人、個人對多人的同步傳播,例如網絡在線閑談、多用戶游戲等﹔多人對多人的異步傳播,如新聞討論組、電子公告牌和電子論壇等。在第一類中,用戶只是作為信息的接收者。而在后三類裡,用戶很有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或交流者。由此可見,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最突出的變化即為“受眾”不僅僅是指大眾,也可能是個人,“受眾”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

(二)分眾性

互聯網更加適應受眾需求的多樣化和受眾市場的細分化。互聯網的交互性特征引起了用戶分化。它將目標受眾按年齡、性別、種族、社會地位、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專業程度等標准劃分為一個個群體,從而有針對性為這些不同的群體提供信息服務。所以說,這是具有小眾化傾向的傳播。由於媒體生存與發展必然與受眾群體數量密切相關,所以每個受眾群體仍然保有一定數量。

(三)復合性

通過互聯網傳遞信息突破了傳統媒體傳遞信息的單一性,互聯網傳遞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圖文聲一體化,它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音頻等完全融合。其復合性也充分體現了傳播形態的多樣性特點。它將報紙、電視、廣播的傳播手段與傳播方式基於一體,其形式的多樣化是前所未有的。它將各種接受終端,各種傳輸渠道,各種信息形態整合一起,從而保証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任何終端進入新媒體網絡。

四、互聯網新媒體發展現狀及問題

互聯的迅猛發展給信息傳播乃至生活帶來新的景觀,更是將傳媒行業帶入一個嶄新時代,但在其迅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的健康發展也日益成為焦點問題。目前我國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為:第一,網絡新媒體已經相當普及。網絡新媒體所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傳播信息數量已遠遠超過傳統媒體,數據顯示,傳統媒體每日傳播的信息量不到網絡的四分之一。網絡新媒體的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且逐年擴大。其次,網絡新媒體的技術支撐比較成熟。我國網絡新媒體傳播的硬件技術較為成熟,尤其是在通訊領域,可以與國外發達國家相媲美。

但是,網絡新媒體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第一,我國網民數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調查顯示,城市網民,尤其是大城市網民是主力軍。知識、信息之間的這一鴻溝將會變得更寬而不是更窄。第二,網民素質良莠不齊。網民擁有自由發表意見的平台,但此類言論自由隨意、導向不明,甚至部分網民熱於揭人隱私、制造謠言,而導致偏激和非理性、盲從與沖動。第三,虛假信息多。目前,網絡上頻繁出現一些虛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給構建健康文明網絡造成了極壞影響。

五、小 結

網絡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覆蓋率高等特點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愈加多的個人成為網絡新媒體的主力軍,不再單純的是信息的消費者和使用者,更是主動參與其中的信息生產者與創作者。目前,網絡新媒體發展出現新形式,更需要增強引導輿論的能力,把握輿論主動權,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使網絡新媒體發揮優勢、健康發展,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作者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Merril Morris and Christine Ogan:《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1996.

[2] 卜衛.網絡對大眾傳播的影響[J].國際新聞界,1998(4).

[3] 官建文.新媒體需要新“把關人”[J].對外大傳播,2007(1).

[4] 席偉航,霍志靜.政府參與新媒體管理的動因和原則———以互聯網為例[J].中國記者,2006(2).

[5] 白榕.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新媒體與新媒體應用管理研究,2009(9).

[6] 夏源.新媒體政府規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

[7]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

[8] 謝新洲.網絡傳播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

[10] 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11] 喻國明.解讀新媒體的幾個關鍵[J].廣告大觀,2006(5).

[12]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3] 邢長敏.論新媒體定義重構[J].新聞愛好者,2009(10).

[14] 陳剛.新媒體與廣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15] 景東,蘇寶華.新媒體定義新論[J].新聞界,2008(3).

[16] 匡文波.新媒體是主流媒體嗎[J].國際新聞界,2011(6 ).

[17] 郭平,樊亞平.數字化對媒體內容監管的沖擊和挑戰[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1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1(7).

[19] 劉文章.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和局限[J].新聞世界,2009(2).

[20] 高佳義.發揮網絡傳播優勢提升國際傳媒競爭力[J].魅力中國,2009(8).

[21] 仲志遠.網絡新聞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2]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3] 席偉航,霍志靜.政府參與新媒體管理的動因和原則———以互聯網為例[J].中國記者,2006(2).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