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電視節目制作實踐中,可以針對當前農村電視節目現狀,結合當前農村變革,引導電視節目與農村政治經濟的融合,使農村電視節目可以發揮更好的大眾傳媒作用,並創造性的融入現代傳媒模式結構,明確農村電視節目對農村變革的作用,採取多種形式電視節目制作方式,創新農村電視節目發展步伐。
關鍵詞:電視節目﹔農村電視﹔傳媒﹔現狀﹔創新
當前農村電視節目處於發展中的弱勢地位,農村電視節目制作中,不僅要涉及養殖、種植等科技節目,同時也應結合國家農村發展戰略,引導農民走城鎮化道路,改變農村電視節目制作理念,調整農村電視節目內容。現實中還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如制作農村電視節目意義不明確,無法有效促進農村經濟交流,同時在引導農村消費以及農村輿論方面,也未能給農民提供合理的城鄉經濟文化交流平台,故此,應該創新發展農村電視節目,改革農村電視節目現狀。
一、農村電視節目現狀
(一)專業度低
我國當前在農村電視節目編制中,電視台在農村電視節目中的投入不多,不僅農村電視節目播出頻率低,同時播出時間也較短,多為20分鐘,最長也不會超過30分鐘(含廣告)。不重視農村電視節目傳播[1]。同樣在農村電視節目中,也沒有對其進行專門的研究,在研究大眾傳媒與社會關系方面,農村電視節目往往忽視這一點,故此,導致農村電視節目的專業度大大降低,不僅無法吸引觀眾,也會降低農村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二)忽視農村電視節目重要性
在當前我國電視節目中,農村電視節目倍受冷落,往往被人忽視,不僅農村電視節目的編排設置無法滿足農村受眾群的需求,同時也不能為發展新型農村給出正確的指導,降低農民觀看熱情。農村電視節目中,在上情下達中,不能有效實現,如在農村改革、城鄉交流以及農業管理、養殖業等方面的節目,並不能有效的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推廣農業先進技術,不關心農民對節目反饋的意見。
(三)缺乏多元化發展
在我國農村電視節目編排中,僅僅是教育類的農業技術指導,缺乏娛樂精神,農民對電視節目的關注度不高,不貼近生活,農民不會選擇在固定時間觀看農村電視節目,反而會選擇娛樂節目、情感節目以及電視劇進行觀看,並不會多在意農村電視節目﹔未根據農村受眾分層,細化農村電視節目,降低節目受眾分布范圍[2]。農村電視節目中,在內容講解、播報方式等方面,不重視包裝農村電視節目表現藝術形式呆板,電視畫面效果較低,不能有效發展農村電視節目。
二、創新農村電視節目的意義
在我國農村電視節目中,創新發展農村電視節目,不僅可以使農村受眾群體通過電視節目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動態,同時也可以打通農村地區信息閉塞的問題,宣傳推廣我國新型農業科技,提高農民政治素養。還有就是,創新農村電視節目,接受農村受眾群體心聲,使農村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在娛樂輕鬆的氛圍內為大家介紹農業知識,宣傳推廣農業新技術,並以切記農民生活習慣的方式,從精神層次上,提升農村電視節目的制作水平。農村電視節目創新,可以通過輿論導向,溝通社會對“三農”的重視,同時在電視節目中也可以利用版面以及不同時段的方式,為農民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服務,創新農村電視節目形式,打造農村電視節目品牌[3]。農村電視節目創新,能夠針對當前當前農村存在的問題,圍繞農村實際問題,開展新聞、服務、娛樂、科教等多種形式組合的農村電視節目形式,為農民提供農業發展信息。
三、發展農村電視節目需注意的問題
(一)節目受眾問題
在農村電視節目制作中,應該認識到其節目的受眾群體有哪些,多集中表現在農業勞動階級、農民工階層、雇工階層、農民知識階層、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主以及鄉鎮企業管理等多個角度,故此在農村電視節目編排中,應該可以根據他們對節目的需求[4],提升農村電視節目發展步伐。
(二)節目編輯問題
對於農村電視節目編輯中,應在紀實性、專一性、持續性的特點技術上,電視節目編輯人員可以根據真實環境,根據社會發展內容,反映現實情況,形象地報道客觀對象,產生共鳴。並且在農村電視節目中,還應該對編輯對象的背景以及發展過程進行詳細解說,為觀眾揭示深刻內容。
(三)豐富節目內容
在農村電視節目中,不應該只是播報新聞知識內容,還應該引入娛樂、學習、實踐有關的電視節目,不僅能夠吸引農民的觀看興趣,還可以拓展節目受眾群,使農村電視節目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四、創新發展農村電視節目的對策
(一)傳承農村文化
做好農村電視節目素材、畫面、稿件的發布工作,對於熱點事件以及人物,做出系統評論,提升農村電視新聞的專業度﹔同時,還應該整合農村電視節目創作中的自身資源,從多角度多方位去發展農村電視節目。在農村電視節目制作中,為了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可以引入專題類節目:“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以農民創作和生產為主體,以農村歷史文化資源為依托,發展傳統手工藝生產、鄉村旅游等產業,有助於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文化發展文化富民,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加快對農村文化的傳承,使社會各界重視農村發展,強化農村電視節目,積極推進農村地區現代化,發展特色農業,使農業種植與旅游相結合,發展第三產業鏈,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受益。
(二)提高農村電視節目編輯力度
在農村電視節目編輯中,要深度挖掘節目受眾群,從受眾人群的方向合理定位節目重點,合理選題節目內容,准確把握農村電視節目播出時機,根據受眾群的不同,提升農村電視節目文化品味,從節目編集撰起,提高節目的深度[5]。如農村電視節目標題:“走進美麗鄉村:濟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其主要內容指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農村稅費改革之后,構建新型農村經營體系、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明確產權歸屬,保護農民權益,促進產權流動,則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牛鼻子”,必須穩步推進。”,這則電視新聞,不僅可以使農民明確國家以及黨對農業發展的重視,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強化農業發展的主體地位,重視農業發展,展特色農業,提倡對環境的保護,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是能夠堅定農民的發展信念,同時也會給電視節目帶來一定的專業度,認為該電視節目含金量高,故此,農村電視節目今后播放中,多引入此種新聞內容,切身關懷農民利益,則將會給農村電視節目帶來一定受眾群體。
(三)策劃農村電視專題節目
在農村電視節目中,可以提升節目創作水平,應用攝影記錄方式,深度挖掘新聞背景,可以針對專題節目價值尺度,設置懸念,挖掘農業信息細節來烘托出農村專題節目的主題,也可以通過應用正拍、反拍、暗訪形式,展現農村電視新聞內容,提高農村電視專題類節目的價值。可以在農村電視中播報民生類電視節目,如:“2014年6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趕赴旱情嚴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到鄱陽湖、洞庭湖等湖區及丹江口水庫實地察看水情、旱情、災情,看望慰問干部群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這是6月2日,溫家寶在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採桑湖鎮湖底察看旱情。”從新聞編輯、攝影的某個角度出發,尋求人們心中的共鳴,對於節目的側面進行報道,使節目主題更加豐富,不再是孤立的內容,使人們可以從節目中認識到世間百態。通過農村電視節目,實現對農業信息的傳播,不管在內容上以及形式上,都應該秉持多樣以及先進的原則,對農業信息進行深度加工,提高農村電視新聞品質,有效發揮其影響力,以此來吸引受眾的眼球,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改善農村文化素質落后的局勢。
(四)發展多元化農村電視節目
在我國農村電視節目中,可以一改往日的嚴肅風范,採取輕鬆、活潑的娛樂播報形勢,使主播採取親民化語言,為農村受眾介紹農業知識,拉近受眾群體與電視節目的親密度。電視專題類節目編輯中,對於節目角度的切入點,從平凡中尋找美,抓取當下新聞熱點,以更好角度切入,給農村觀眾帶來親切感,提高節目親民性。如鄭州工地燕子搭窩一事,電視報道一出,不僅凸顯出新聞媒體的平易近人,也體現出城市的人文關懷,從最平常的事情以及從人性本善的出發點,使節目收視率得到提高,也教育人們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發揮專題節目的輿論宣傳作用。在農村電視節目中,引入娛樂元素,採取短信、微博、微信互動形式,使農村受眾群體可以對電視節目提出意見或建議,從而更好的改善農村電視節目,也可以拉近電視節目與群眾距離,改革電視節目形式,加入歌舞、訪談、農民參與的健身活動以及農業技術交流等形式,創新農村電視節目傳統的模式,推陳出新,避免傳統農村新聞的單一形式,將多元化因素引入到節目制作中,將音樂和新聞內容完美的結合起來,使節目更具張力,緩解農村電視節目的緊張氣氛,使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能夠有更好的視聽享受。
綜上所述,在農村電視節目中,應該能夠強化自己農民群體間的引導作用,重視“三農”問題,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應用電視節目去呼吁、傳播新型農業知識,同時也加入娛樂元素,改革農村電視節目制作理念,創新農村電視節目編排形式,以多元化、現代化、新型化的電視節目形式為農民傳遞農業知識,同時調劑農民生活狀態,使農村電視節目可以給農民生活添彩。(作者系北京市房山區廣播電視中心記者)
參考文獻:
[1] 馬曉燕.我國電視對農節目發展現狀及其對策探討[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2] 李青森.開拓農村電視節目的新局面[J].今媒體,2011 (12).
[3] 趙維良.根植於東北地域文化下的東北農村電視節目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14).
[4] 曹霞.農村電視節目如何創新[J].今媒體,2011(03).
[5] 范文.我國對農電視節目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