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1月上

在焦慮中篤定前行

陳  璇

2014年12月05日16:31        手機看新聞

前些天,看電影《黃金時代》時,不由得捫心自問:“我趕上了一個記者的黃金時代了嗎?”

我難以給自己一個答案。入行三年半了,有幸進入有著深厚特稿傳統的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我一直想著,踏踏實實地採訪、寫稿,寫出有分量而且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但近一年來,對於自己一直向往的這個行業,產生了一種焦慮感。

焦慮感是從今年開始積累的,感覺自己好像身處一個飄搖動蕩的“年代”。一方面,是一些記者的出走。所謂的出走,不是過去常有的從一家媒體換到另一家媒體,而是徹底跳出媒體圈,改干別的行當了。那些出走的記者,有一部分是過去我眼中的業界標杆。我是讀著他們的作品、仰望著他們的光芒,走進媒體圈的。出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大多數想必是考量整個行業環境,再結合自己的職業訴求而作出的選擇。來來去去的媒體人,揮一揮手,帶走一陣風,吹到我心裡,增添了幾分茫然。

另一方面,是“偶像”的跌落。如今,媒體圈人士涉嫌敲詐入獄的新聞已不會讓我感到意外。雖然入行時間不長,但已感媒體圈“魚龍混雜”,某些違規違法操作的事情也有所聽聞。我不禁想問:這個行業到底怎麼了?

或許是我個人的感受,感覺社會對記者職業的積極評價在降低。好幾次回高中母校看老師,一位負責學校辦公室工作的老師總跟我抱怨,“學校又被××報敲詐了”。聽到那番抱怨,我心裡微微地難過,很替那個同行感到羞恥,也為記者這個職業略感悲哀。

我在大學受過7年的新聞學教育。學了這麼多年的新聞學,不敢說長了多少本事,但是我深深地以為,“新聞是一個行業,記者是一個職業”。我從不高談新聞理想,但信仰新聞專業主義。我堅信的是,既然選擇做記者,就跟做律師、教師一樣,要遵循職業道德,按照行業標准做事,“打好這份工”。

行業丑聞時有曝出,除了個別人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的問題,是不是要思考整個行業哪裡生病了?從記者職業准入到行業自律、他律機制,或者行業生態本身,存在什麼問題?這讓我困惑。

除了那種“飄搖感”,真正讓我心生焦慮的是,在如今的時代到底該如何做記者?

傳播渠道、手段的更迭以及媒體影響力的分散,這些大的行業背景,不用過多討論。今年初,我去有名的“創業圈子”車庫咖啡採訪。一聽說我是報社記者,年輕的採訪對象們滿臉同情地問我:“報紙還有人看嗎?”他們的問題讓我有些為難。我隻能耐心跟他們解釋,“你們沒看報紙但可能看過報紙生產的新聞”、“門戶網站以及移動客戶端上的新聞基本上還是傳統媒體生產的”,如此雲雲,對方似懂非懂。

翻翻微信朋友圈,媒體朋友們都在轉發“××報社總編辭職了”、“××報正在轉型”或“紙媒新媒體部該怎麼辦”之類的文章,焦慮的情緒隨之蔓延。

作為傳統媒體中人,我時常搞不懂,自己辛辛苦苦不遠千裡出差、熬夜寫出來的一字一句,讓新媒體輕輕鬆鬆地復制粘貼過去了。之后,被轉發、評論,熱鬧是他們的,我好像什麼也沒有。

喧囂過去之后,我在心底裡衡量一個報紙記者的自身價值。有時,挺糾結的。感覺自己很像農民伯伯,辛勤在地裡耕耘,種出的果實被旁人莫名其妙地拿去加工和經營。但另一方面,我也在免費享受著別人制作的信息產品。

困頓時,我會想想初心。之所以選擇做一個特稿記者,是因為我對文字有感情,也是因為對寫好稿有追求,雖然這個過程幾乎都是辛苦和寂寞的。

在《冰點》周刊,我們將特稿比作一門手藝。在信息快餐的時代,制作特稿顯得有些奢侈,從選材、採料到烹飪,都要花費很多成本和心思。但《冰點》同仁始終相信,花心力去採寫這類新聞作品,還是有價值的。我想,仍然繼續從事這個職業,正是相信有些東西是值得堅持的,好的新聞內容是有受眾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因循守舊。身處變動的時代,媒體人應該思量當下的環境,比如互聯網的傳播規律,媒體和受眾的關系,新的技術手段和傳統內容生產的結合,等等。畢竟,我們還年輕,還可以去學。

但或者,最重要的還是,踏踏實實地採訪,盡心盡力地寫作,做個本分的職業人,有標准,有底線,即使不會贏得尊敬,至少會獲得尊重。

雖然困惑和焦慮還是有的,或許永遠也不會消失,但在接受那些變化的東西的同時,秉持一些篤定的東西,仍然能尋找到快樂和熱愛。(作者為中國青年報記者)

來源:《青年記者》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