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1月上

小燕子長大了及粉絲經濟

時統宇

2014年12月05日16:32        手機看新聞

九月底的一天晚上,我出差在外,閑來無事,看了場趙薇、黃渤主演的《親愛的》。第二天,趙薇因《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我觀影的最大感受是:小燕子長大了,那個“情深深、雨濛濛”的小燕子長大了。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我們能否說那一代人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呢?仔細想想,或許有助於我們對毀譽參半的粉絲經濟的認識。

不知為什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被冠以“文藝片”的“美稱”。除了炫耀聲光電的大片、五迷三道的穿越片、自己嚇唬自己的驚悚片,隻要是反映現實的接地氣片子都叫文藝片?這一“愛稱”讓人想起那個段子:你才是作家,你們全家都是作家。於是,文藝等同於文青,粉絲與經濟勾連,其中的隱喻在於:文藝注定是賠本賺吆喝,甚至不過是一種自娛自樂,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一句話,粉絲經濟是非文化、非文藝的經濟。

真的嗎?

《親愛的》是趙薇、黃渤的顛覆之作,當然也是小燕子類的顛覆之作。該片充滿了生活質感,以現實底色為基調,以直面社會底層的低視角,展示了一幅芸芸眾生的浮世相,同時彰顯出對弱勢群體小人物的終極關懷。難得的是,該片既能保留最美好的情感,又能做到適度的社會批判。它不隻讓觀眾流淚,更讓人們反思。

趙薇、黃渤無疑會借此片的精湛表演,再度為自己正名:他們之所以成為影壇翹楚,絕非隻憑運氣。影片后半段,尋子故事成為社會大背景和焦點,人物心理轉變成為最精彩的看點,尤其是飾演農村女子的趙薇對孩子的愛似乎比親生父母更刻骨銘心。不施粉黛刻意扮丑對趙薇來說並非挑戰,真正的考驗是內心情感戲,她演繹得既動人心扉、又不著痕跡。

以上這兩段精彩點評是別人做出的,我沒有這種功力。我的震撼和驚嘆之處是:“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會哼唱的人一定不少。當年,我曾把電視台追求收視率的行為比喻成“你是瘋兒我是傻”——電視台瘋播,觀眾傻看,甚至感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那時候還沒有粉絲經濟一說。到了《小時代3》一天的票房過億,粉絲經濟的威力確實讓人瞠目結舌。但是,正是趙薇的《親愛的》,范冰冰的《觀音山》,讓人們看到了粉絲經濟的非經濟視角。

至於跟著小燕子長大的一代人,相信他們在真實的生活面前早就明白了什麼是風什麼是沙,虛頭巴腦於他們漸行漸遠,柴米油鹽就在眼前。於是,他們對趙薇從小燕子到人販子老婆的形象巨變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影片《親愛的》結尾時,我已起身,而80后、90后為主體的觀眾(包括他們的孩子)卻不願離去,直到演職人員的字幕飛出。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人不可能重復20歲的經歷,但20歲的經歷可以提示40歲的人生。重要的是,過來人多一點耐心,給今天的粉絲們一些時間,甚至不用什麼人去教育,他們能夠自己教育自己。並且,我們就是這麼過來的。

走出電影院,我看到了另外一群粉絲——傳統戲劇的粉絲。社區文化廣場的戲台前幾乎座無虛席,顯然是戲迷正在欣賞我不怎麼聽得懂的蒲劇。在這座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聞名的晉南古城,我收獲了真正的意外驚喜。(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來源:《青年記者》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