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微信風靡背后的心理學因素分析

李蕊

2014年12月08日17:03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發送文字和圖片、支持多人語音對講的手機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平板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①微信在中國的風靡程度,似乎蓋過了任何一種社交軟件,據統計,僅短短兩年的時間,中國微信一族就已經約達6億。那麼微信為何如此風靡?它是如何滿足用戶心理的?微信與社交心理學之間有著聯系嗎?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些問題,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微信。

關鍵詞:微信、需求、心理學、朋友圈

一、窺伺他人隱私的好奇心

費羅伊德認為人類是生來就存在好奇心的,窺探他人隱私是人的天性,這源於童年時對自己身世的追問與好奇,也是個人成長的需要。②微信朋友圈的推出,人們開始習慣用“朋友圈”去發布與自己相關的各類內容,人們可以很快獲知身邊人的信息,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

二、獲知他人關注的需要

人類天生就有著希望獲得別人關注的需求,個體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群體中,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體現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以滿足被這個群體其他人關注的需要。③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心理認同感在物質、欲望環境下很淡漠,在現實環境中,不被現實認同的時候,人們就會轉戰新媒體。相較於微博,微信中關注自己的人通常是較為熟悉的人,認同感會更強。

三、自我保護心理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心理都有一套自我保護機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所不願為外人所知的隱私。而微信是基於“熟人圈”的社交工具,用戶在“朋友圈”中發布的內容隻有自己的微信好友才能看到,在這一點上微信也更能滿足人們的自我保護心理。④

這一點相對於QQ和微博,微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既能滿足人的心理需求,也能做到保護自己。

四、不安全感

有些人每天會極度流連於微信,這其實源於人們的安全需要,包括人們對安全的物質環境和情感環境的渴望。一般人總是害怕孤獨,且常常厭惡孤獨,一旦孤身一人或獨處便覺得不安全。一遍一遍地刷,就是想看看微信裡朋友圈裡的“朋友們”在干什麼,將自己置身於微信的環境中,就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這就滿足了人們對安全感的需要。⑤

五、表達是一個漂亮的疏通方法

微信是通過圖文地傳遞來進行表達,這個表達的過程本身具有覺察、及統整思緒的功能。能夠將“意識”的層次從虛無的“下意識”提高到“意識”層面,也就是說,由原先感覺“我心中波濤洶涌”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了”,焦慮下降,也就啟動情緒療愈。

六、選擇自己想獲取的信息

從心理學上探究,人都是自私的,人性的最核心部分是自戀。

對於微信來說,一條帖子的轉發和傳播是有數量限制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擱淺,但是卻極大的照顧到了用戶體驗。微信的信息是主動關注,主動獲取,用戶關心的都是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使信息的傳播更加精確化。

七、費羅伊德三我人格理論

為人所熟知的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結構理論是這樣表述的:人格原型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次。本我是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部分,蘊儲這人性中接近獸性的本能性沖動﹔自我代表的是理性和機智,經外部世界經驗得來﹔超我則由社會規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演化而生,它的形成是人被社會化了的結果⑥

微信的功能中,“朋友圈”的功能比較適應於滿足超我的人格心理要求。因為在這裡,人們更趨向於表達出符合社會共同規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的形象,譬如理智、富於同情心、博學等等——這些社會認同的價值取向。塑造自己的形象,是人性的要求。

結語: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應用學科,能夠通過理論解釋人類的行為現象。從心理學去分析微信風靡的原因,能夠在一個維度上解釋新社交媒體對人心的把握,也是重新把控人與新社交媒體的關系,不為其困,不被其亂。(作者系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系)

參考文獻:

①邦聚網絡 微信的發展歷程【Z】2014

②康斯坦丁 從心理學角度看微博微信【Z】2014

③④郝旭光 “微信控”的心理學背景:不是微信,是避免寂寞【Z】2014

⑤⑥雲晴 微信中的心理學秘密【Z】2014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