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大數據時代,誰玩得轉

徐  蕾文/圖

2014年12月12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說:“不管你現在做什麼行業,未來都是數據生意。”“我們正處於整個互聯網新時代的第一天。”

  類似論斷, 11月26日晚,記者在“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成立大會上,也多有耳聞。

  這是清華第一個大數據思維碰撞與資源對接平台,由清華數據科學研究院發起指導,依托於清華多個院系和學科在大數據相關領域多年的積累與探索,聯合了大數據產業鏈中的優秀龍頭企業與創新企業,旨在促進產、學、研良性互動,共同推動大數據生態系統中的各方合作共贏。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清華校友總會TMT協會秘書長鄧永強及清華大學相關院系領導出席了此次大會。

  又一次IT革命

  會長韓亦舜在致辭中說:“大數據這一波浪潮,將給社會帶來深刻的變化,諸如多維度的思考、更深刻的洞見、更科學的決策。也許大數據這個詞,熱一段時間就慢慢冷了,但是我們相信,它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新的時代。”

  SAS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劉政則進一步闡釋:“大數據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次IT產業革命。最近20年,先后出現了3個推動經濟的引擎,第一個是信息高速公路,第二個是互聯網,另一個就是今天的大數據。”

  毫無疑問,能令任何商業模式瞬間高大上的“大數據”,眼下正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概念。聯合會秘書長王霞甚至調侃道:“有相當一部分社會上的人士覺得,大數據已經成功取代‘雲計算’,成為下一個最忽悠的詞。”

  大數據到底是不是“大忽悠”?它正在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

  “打個比方,數據猶如沙子。單個來看,也許毫無價值可言﹔沒有技術辨別、提純的時候,它們就是一盤散沙。但是當數據量足夠大的時候,如果有技術能夠把它們利用起來,就可以將沙子變成金子。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淘金的方法,即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正如今天一位與會嘉賓所言,如今,無論是面向企業、還是面向個人的市場,都在考慮怎麼把沉默的數據變成有價值的源泉。”在發布會現場,聯合會發起人之一、起名通創始人張襦心說。

  “一加一大於二”

  這一切,首先得益於數據大爆炸。

  2006年,個人用戶才剛剛邁進TB(萬億字節)時代,全球一共新產生了1.8億TB的數據。而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DC的統計和預測,2012年數據量已經增長到2.8ZB(十萬億億字節),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超過40ZB,估計是地球所有海灘的沙粒數量的57倍。“信息膨脹的速度和原子彈爆炸的速度是一樣的。而這是一個持久的爆炸,遠遠不是一瞬間。”

  如果說以前大多數據是孤立的,如今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這些數據呈現出關聯形態的變化,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價值。

  在此次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的成立儀式上,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大數據研究實驗室主任江青透露,去年11月,國家統計局與百度、阿裡巴巴等11家與大數據相關聯的互聯網企業成立了一個國家統計局的大數據平台,應用之一即為分析社情民意,提供決策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周濤不久前提到大數據在社科上的應用:“以前做一次實驗,比如說探討宗教問題,我看到最大規模的實驗,無非是幾百上千人通過問卷的形式表明自己的宗教取向。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找到有8000多人是有宗教標簽的,在微博上也有70多萬人,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教派。通過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間是不是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歷史上一些彼此不大對頭的教派是不是連接比較稀鬆,他們之間說話、用語到底是用褒義詞多還是貶義詞多,用有暴力傾向的詞多還是比較友善的詞多,我們能夠宏觀地了解哪個教派有最強的反社會傾向等等。”

  現代智能的魔力

  數據的廣泛性、分析方法的先進性,還可以讓解決方案更智能。

  谷歌利用用戶搜索記錄,判斷美國流感疫情的現狀,比疾控中心還要快一兩周。今年微軟利用大數據,成功預測了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24個獎項中的21個。

  在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中,各家企業也都在各自的領域,探索大數據的方向。

  曾在華爾街最頂尖的對沖基金D·E·Shaw工作多年的李凌博士,正在實施中國的Kensho——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全新的量化投資模式,還可以讓計算機回答諸如“央行降息對房地產行業有何影響”之類的復雜問題,向人們展示了現代智能的神奇魔力。

  在李凌博士看來,除傳統的市場行情數據,新型的文本數據(包括互聯網新聞和專業的分析師報告)和社交媒體數據也可用於指導投資行為。他領導的團隊使用最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不僅能把蘊含在海量數據中的市場信號迅速、准確地抽取出來呈現在投資者面前,還能基於所有信息建立龐大的知識圖譜,建立起行業、公司、產品、人、地域、行業指標等之間復雜的關聯關系。

  張襦心則致力於大數據在文化領域的研究和在現實生活中的落地。2012年,她領導的團隊基於覆蓋我國超過90%人口的姓名數據,研發出了中國第一個“姓名指數”。如今她正在向人工智能起名領域進一步探索。“如果從前有一個人走過來說,給我起一個名字,必須讓我一看就喜歡,我們肯定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隻有神仙才能猜中他的心思。而通過大數據,就可以讓智能起名成為可能。”

  從2012年至今,大數據經過鋪墊、醞釀、炒作、質疑,如今已經到了走下神壇,真正深入各行各業,將巨大變革之力發揮出來的時候了。從這個意義而言,中國的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