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中國之聲特別報道《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為例,分析了其何利用微信公眾平台開創廣播新聞類節目與聽眾互動的新方式。主要體現在:未播先互動,提前為節目造勢﹔適當改編原報道,加入互動環節﹔積極回應聽眾呼聲,及時調整節目安排。但類似的互動並未常態化、固定化,傳統廣播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探索仍然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關鍵詞:廣播﹔微信公眾號﹔互動﹔《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099-02
一、研究緣起
自2012年以來,新媒體對各類傳統媒體的沖擊已經形成不可阻擋之勢,尤其是報刊,廣告額、讀者群、影響力持續下滑,甚至有不少直接停刊。相比之下,廣播收聽市場並未受到明顯沖擊,據賽立信媒介研究所2012∼2014年的市場調查顯示,中國廣播接觸率、聽眾、廣告收入都保持小幅增長,其中城市聽眾回歸迅猛,受眾年輕化趨勢也愈發明顯[1]。
廣播在劇變的媒介格局中能保持逆勢增長主要得益於汽車的普及和收聽終端的多樣化、智能化。據調查,目前車載廣播的收聽量已躍居第一,成為最主要的廣播收聽方式。其次,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社交媒體融合形成的各類微電台、網絡電台APP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2]。據此,筆者認為,新的媒介技術、媒介環境可能會為廣播的發展帶來契機。
在諸多新媒體中,微信憑借主打語音對講,及時互動等特點成為與廣播最契合的新媒體類型。本文旨在通過中國之聲特別報道《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這一具體案例分析,探討微信公眾號如何助力廣播新聞節目創新互動模式,優化傳播效果。
二、《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互動方式分析
《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是中國之聲聯合多家廣播媒體推出的大型系列文化新聞報道,聚焦那些慢慢消失的文化傳統,以“廣播紀錄片”的形式,講述文化流變的現狀。該系列報道的第一季主題為“拯救方言”,共推出五篇報道,分別講述了上海話、陝西話等方言的現狀。筆者認為,第一季主題的選擇非常巧妙。其實這不算是一個新鮮的新聞選題,此前有不少媒體都報道過方言危機,但相較於那些平面文字報道,中國之聲的報道充分發揮了廣播媒體制作音頻的特長,將那些正在消失的方言直接送入聽眾耳朵,更具沖擊力。這樣的選題,幾乎是為廣播媒體量身定做,能夠將廣播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其次,作為文化類軟新聞,該報道與聽眾互動的形式不像嚴肅硬新聞的互動方式那樣局限,各種輕鬆、有趣的互動形式很容易吸引聽眾,也很容易勾起聽眾的情感共鳴。
經筆者深入觀察,該報道在中國之聲微信公眾平台上的互動充分利用了公眾平台的各種功能,不僅頻繁、形式多樣,且聽眾參與度較高,很多互動從微信平台傳播至微博,也有不少聽眾自發轉載、討論。該團隊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開創了廣播新聞節目的互動新方式,值得其他廣播電台借鑒。
1.未播先互動,提前為節目造勢
在節目正式開播前一周時間裡,中國之聲公眾號每天都會推出與各地方言有關的互動,邀請聽眾參加,提前為節目造勢。第一次互動“方言播新聞哪家強?快來和我們pk吧!”邀請各位聽眾用自己的家鄉話播一段中國之聲王牌欄目《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的開篇語。參與方式十分便捷,隻需在公眾號下方的輸入欄直接發送語音消息即可。除節目常規開篇語外,聽眾還可以加上一小段最想與大家分享的喜事。
從該互動發起的第二天,節目組就陸續在中國之聲廣播節目間隙或微信推文中播出聽眾發來的語音,既可以讓參與的聽眾及時收到反饋,也能夠激發其他聽眾的參與欲望。節目組還適時推出“小編聽不懂”特輯,將那些網友發來的難以辨聽的方言整合在一起,邀請聽眾一起聽聽是哪裡的方言。筆者注意到在這篇推文下面,有諸多聽眾進行留言,許多留言長度都在幾百字,表達對方言的感情。與首篇互動推文3266的瀏覽量相比,這篇推文的瀏覽量激增至11653。可以看到,短短三天時間,此次方言播新聞活動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除了方言播新聞活動外,節目組還推出了“方言四六級,邀你來出題”活動,邀請網友直接在該篇推文評論留言區將家鄉話中最有趣、形象生動、常用的詞匯或說法寫出來,附上讀音和解釋以及一兩個例子。評論區網友的留言大多列舉了兩三個方言詞匯,配上解釋和例子,少則一二百字,多則四五百字,可見網友參與熱情之高。編輯團隊對網友互動的反饋也十分及時,第二天就在整理網友評論之后,精心挑選了各地最有代表性、最奇特的方言推薦給所有用戶。通過這兩次參與度較高的互動,該節目還未播出,就已經有不少聽眾在評論區表示非常期待,甚至有部分用戶並不是中國之聲的長期聽眾,也決定專門去收聽該節目。
2.適當改編原報道,加入互動環節
從該系列報道正式播出起,中國之聲公眾號便會每天定時向所有用戶推送音頻報道,並配以文字版和圖片。與央廣網上一字不改發布文字版報道不同,每天的微信推文都會根據社交媒體的傳播特點進行改動,文字表述更加口語化、網絡化,並加入許多互動環節。第一篇報道原標題為“上海的腔調”,很符合報道的主題和意境,但對於微信推文而言,略顯平淡,尤其是在如今各大公眾號微信推文的點擊率都十分低迷的情況下。節目組將這篇微信推文的標題改為“大片來了!用這種方式了解上海,你試過嗎?”,這種感嘆句加問句的形式更適合在微信平台傳播,吸引用戶點擊。推文的開篇是一個上海方言小測試,5道選擇題都是之前“方言四六級,邀你來出題”活動中網友所出。從評論區精選的留言情況看,有近一半的留言與互動猜題有關,還有不少用戶還指出了答案的不完整或有誤之處。文字版報道之后,編輯團隊還加上了記者手記,揭秘整個報道誕生的過程。
再如“神諞陝西”報道,微信推文的標題被改為“陝西話讀唐詩什麼感覺?”。文字版報道中除了正常的採訪照片,還加入了幾張漫畫,配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句陝西方言,惟妙惟肖。更有妙趣橫生的陝西話中英對照表,在評論區引起了網友的討論、調侃。而在推文《誰沒看過幾部港台劇?誰沒聽過幾首粵語歌?》(原標題“粵語鏗鏘”)中,編輯們巧妙找准了港台流行文化作為與聽眾互動的切入點。該報道中有提到採訪對象制作《舌尖上的粵語》微視頻,推文中便放上了粵語版和普通話版兩段視頻進行對比。文末互動環節,放上了一組經典香港電影、電視劇劇照,邀請網友在評論中寫下最喜歡的港星、影視作品或歌曲,尋找志同道合之人。該篇推文的評論再一次激增,與編輯們能夠准確把握聽眾喜好,善於調動聽眾情感有很大的關系。
對比原報道與這五篇微信平台上的推文,筆者發現,標題是微信編輯們首要改動的地方。五篇原報道的標題其實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符合文章主題、風格的上佳之作,但對於微信傳播平台來講,略顯平淡,很難一下抓住用戶的眼睛,吸引其點擊。改動后的標題大多採用問句或問句加感嘆句的形式,情感表達濃烈,符合網絡傳播特點。其次,編輯們很清楚微信推文的目的一方面是擴大報道傳播范圍,而更重要的是利用推文的機會與用戶互動溝通,增強用戶粘性。因此,每篇推文都加入了各類互動環節,如小測試、評論留言、放上聽眾作品邀請其他聽眾評論等。通過這些互動,既加強了原報道的影響力,也在無形中維系了聽眾關系。此外,微信編輯們總是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能夠發送多種信息形式的特點,每篇推文中都包含音頻、文字、圖片,倘若原報道涉及相關視頻,編輯們也一定會在推文中附上該段視頻。傳統廣播媒體深受信息傳播形式單一的制約,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總是竭盡所能利用各種多媒體形式,以求彌補短板,實現突破。
3.積極回應聽眾呼聲,及時調整節目安排
通過上述那些頻率高、設計新穎的互動,此次《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系列報道收到了不少聽眾反饋留言。除了參與互動活動或表達自己對方言的情感,也有不少聽眾向節目組提出建議。對於這些建議,節目組及時進行回應,在報道結束后還接連推出后續內容,滿足聽眾需求的同時延續了報道影響力。
5篇報道全部結束后,不少聽眾留言表示沒有聽夠,希望關注更多地方的方言。特別是東北話,從第一篇推文開始,就有聽眾留言期待關於東北話的報道。對於聽眾的這些呼聲,節目組及時趕制了《你們期待的東北話大片來了!》,文章一開頭就解釋了此次系列報道沒有東北話是因為東北話不屬於正在消失的方言,但由於眾多網友留言想要聽到東北話的報道,再加之東北話確實極具特色,於是節目組特送上一集東北話的番外。這一舉動體現了社交媒體帶給新聞生產的變化。新聞生產不再僅僅是將“封裝”好的產品送到受眾手中,新聞生產的過程越來越重視受眾的參與。借助社交媒體平台與受眾及時互動,並積極採納受眾建議,傳統廣播媒體也可以在媒介融合時代跟上新的趨勢,繼續保持影響力。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中國之聲此次《致我們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方言篇》系列報道在微信平台進行的互動是一次成功的嘗試,為今后廣播新聞類節目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體擴大影響力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社交媒體越來越成為信息獲取和傳播的重要渠道,傳統廣播媒體應該抓住這個平台所帶來的發展機會,立足自己的媒介特性和音頻資源優勢,生產適合在社交平台傳播的內容產品,使自己在媒介格局重新洗牌之際佔有一席之位。
參考文獻:
[1] 梁毓琳.裂變、破局——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收聽市場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中國廣告,2015(3).
[2] 黃學平主編.2013年中國廣播收聽市場年鑒[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
[3] 高貴武,趙媛媛.廣播在社交平台的突圍與演進[J].新聞與寫作,2015(5).
[4] 田園.廣播與類微信APP 的融合探析——基於中國廣播媒體與微信互動實踐的思考[J].當代傳播,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