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慶祝第20個中國記者節 走近破解“中國密碼”的新聞人【11】

2019年11月08日08:42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點擊閱讀:《為什麼說巡視制度是“國之利器、黨之利器”?》

記者手記:好稿件是磨出來的

扶婧穎

10月22日上午,“70年70問”之《為什麼說巡視制度是“國之利器、黨之利器”?》比原定計劃提前三天上線,稿件及視頻收獲了一眾小伙伴的點贊支持,我與寫作組其他同事一顆懸了兩個多月的心終於能放下。

從7月下旬分派選題、8月中旬擬定第一版提綱,到10月22日發稿,巡視制度寫稿小組經歷了修改題目、提綱多次推翻重擬、被擬採訪的部門和專家婉拒、稿件兩次大改和無數次小改等諸多波折……好事多磨,付出總會有收獲。這次磨練,也讓我對新聞寫作等業務有了以下感悟和收獲:

1、“綱舉目張,提綱挈領。”好的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整理行文思緒,讓整個寫作過程更加流暢,結構更加嚴謹,內容更加充實。

巡視制度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的一項重要制度,專業性強,距離普通百姓的生活較遠,如何能在將這一話題講清楚的同時,真正做到“去門檻”,讓讀者輕鬆“get”它的獨特優勢,了解其在解決黨內監督問題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作用,成為這篇稿件的寫作難點。

起初,我們從“70年”的時間維度破題,重在全面梳理巡視在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間的發展變化。小組多次開會討論思路,又經公司領導點撥,考慮到如果按照時間線來梳理稿件,不能直截了當地回答“為什麼是‘國之利劍、黨之利劍’”這一問題,還容易導致文章冗長,讀者也較難直接領悟核心,於是我們將整個提綱推翻,重新構思,最終開門見山回答問題,集中表現巡視制度的獨特優勢、創新之處、取得的成果和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細數來,光是確定行文思路,我們就寫了四版提綱。此外,小組同事通過多個渠道聯系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相關部門,向其發出了採訪邀請函並附上詳細的採訪提綱,但因題材和時間較為敏感,最終還是婉拒了我們,這也使得提綱不得已再次作出修改。

2、“心中有糧,下筆不慌。”動筆前,要問問自己對寫作內容領域的相關知識是否心中有數。

整個初稿寫作過程歷經半月余,在正式動筆前,為真正理解中央為什麼重視巡視制度、巡視工作又有哪些突出特點,巡視工作方法中的專業詞匯如何才能讓讀者接受,我們反復觀看了《巡視利劍》《將改革進行到底》《永遠在路上》等一系列相關專題片,查閱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十八大以來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稿件及資料,整理了巡視工作報道中的大量案例,並邀請了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過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戴焰軍等多名專家對該問題展開論述。

而在寫作時,如何生動地講好巡視故事,將巡視故事與巡視工作中的“專屬名詞”相結合,如何從更高的站位看待巡視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支撐,組內同事們反復琢磨。而我作為接觸反腐領域報道剛滿一年的“新兵”,不免有些“本領恐慌”。每寫一部分,便反問自己,講清楚了嗎?讀者能看懂嗎?內容有新意嗎?遣詞造句還有修改的余地麼?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完成了第一稿。

3、“敏而好學,不恥上問”。領導同事的無私指導使得稿件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送審稿件后,分管領導專門和我們小組開會討論稿件存在的問題,逐字逐句地提出修改意見。也正是這次會,讓我對新聞寫作有了“醍醐灌頂”之感—— “原來還能這麼寫”“順了順了”……原本自己糾結了很久的問題、擰巴的文段也理順了許多。雖然文章進行了較大改動,但思路順暢了,再去梳理素材和文章時更加有目的性,之后的多次改稿也進行得比較順利。無論是大報姜潔老師的指導,還是聽取改稿會上公司領導們的建議后再次調整,我始終保持著學習的態度,不斷地吸收養料、充盈自己。

稿件在組內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豐富內涵,提升高度,最終得到了相關領域專家以及網友們的肯定。此次“練兵”雖然告一段落,但這一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會一直伴隨著我,做好之后的每一項工作。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