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慶祝第20個中國記者節 走近破解“中國密碼”的新聞人【4】

2019年11月08日08:42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點擊閱讀:《“大媽經濟”為何引起國際關注?》

記者手記:從“大媽”群體透視中國經濟

袁婷、楊海丹

看到“中國大媽為什麼引起國際關注”的題目,本文作者最初和很多人一樣,也認為這是一個偏負面的選題。畢竟,在國內的媒體和網絡上,“中國大媽”更多地和“搶購”“大嗓門”“無秩序”等負面標簽連在一起,以至於不少人談“大媽”色變,甚至妖魔化這個群體。

對“中國大媽”的這種偏見,也成為我們切入這個選題遇到的第一個困難——該如何行文才能不牽強?又該去哪兒找這麼一位“勤勞致富、投資多年、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又願意接受採訪”的“中國大媽”?

在閱讀大量資料並與多位專家深入溝通后,我們梳理出題目的脈絡,通過“中國大媽”強大的購買力,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費增長的趨勢,把略帶負面的“大媽”行為轉換成具有鮮明性格和行為特點的“大媽”經濟。

確定思路后,我們把採訪的目光投向了浙江的“溫州大媽”——溫州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當地市民較早致富,也敢於消費投資。為此,我們聯系到了溫州市委宣傳部和溫州市金融辦。經過近兩周的溝通,溫州方面確定了接受採訪的機構和領導。

在理財機構方面,我們先后向7家單位發出採訪函,多番解釋這個選題的立意,仍未消除各家單位的疑慮,隻有一家明確表示接受採訪。經過反復說明,地方和中央金融機構終於同意向我們提供一份中國居民消費和財富增長的報告並進行解讀。

但我們仍然沒有找到願意出來分享自己故事的“大媽”。我們加入炒幣、炒股、炒黃金等理財、投資的當地QQ群,也未找到符合要求的對象。我們又將搜索范圍從溫州擴大到全國,聯系了廣州、上海等地的理財機構,也尋訪了部分此前媒體報道過的案例,但均未成功。最后,我們通過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助聯系,最終確定了幾位符合要求的“大媽”。

在採訪荻港漁庄的董事長徐敏利時,我們觀察到,荻港漁庄的員工多為女性。我們調整採訪提綱,通過採訪了解到這個由一位“大媽”帶領一群“大媽”致富,解決當地590多位村民就業的故事。最終,我們以這個鮮活的故事作為寫作線索,展開“大媽經濟”的宏大主題寫作。

找到了“大媽”的實例,文章就可以從小故事講到大政策,展現70年的經濟發展。這既需要有充分的數據支撐,也離不開專家外腦的幫助。在採訪專家時,為避免觀點偏頗,我們先后聯系了5位分別在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和農村經濟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先后開展了兩輪專家咨詢和採訪,終於從“商場搶購”“投資跟風”“過度消費”等非理性行為的固有思維中抽離,總結出邏輯自洽的“大媽經濟”行文邏輯。

總的來說,本篇文章有以下亮點:一是找到了“大媽”的實例,以真人真事切入,由點及面 ﹔二是採訪了多位專家,借有外腦理順內在邏輯﹔三是點面結合,從小故事講到大政策,並有充分的數據支撐﹔四是既有歷史上中國女性對家庭事務決策權的特征描寫,又有最新的時效性描寫,如8月底上海超市的搶購和黃金價格變化﹔五是不回避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分析給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