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慶祝第20個中國記者節 走近破解“中國密碼”的新聞人

2019年11月08日08:42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網舉全網之力,制作推出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70年70問”,圍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五大主題,尋找新中國歷史性成就蘊含的“中國基因”,破解歷史性變革背后的“中國密碼”。

人民網近20個部門超300位記者組成70個報道小組,奔赴全國各地進行深度採訪報道。從9月2日推出第一篇報道至今,人民網共發布58篇稿件,兩微閱讀量5482萬,微博轉贊評量47370次。“70年70問”系列視頻在人民視頻、騰訊視頻、微博秒拍和快手平台等多個視頻平台播出,播放總量超過1.6億。

在第20個記者節來臨之際,人民網特推出“70年70問”記者手記,聽記者們講述報道是如何出爐的,採寫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心路歷程,又有什麼樣的感悟體會。

點擊閱讀:《中國為什麼被稱為“流動的中國”?》

記者手記:你、我的樣子 匯成這流動的中國

彭心韞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一句話。用充滿動感、蘊含張力的描述,展現出了中國社會繁榮發展的生機,中國人民思進思新思變的活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流動的中國“大戲”中的主角。流動,是一個人人有感的社會狀態,也是一個處處留痕的社會現象。它包羅萬象、承載萬千,要講透、講好、講得有新意、有力量,不算容易。

從歷史的縱深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流動彰顯中國人的勤勞智慧、中國經濟的生機勃勃和中國制度的與時俱進。從個人的成長來看,流動源於每一個普通人想過好日子,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朴素追求。

挖掘流動的內涵,研究流動的密碼,思考流動的啟示,是一個富有意義的真問題,也是一個長期有效的大問題。

打磨數周 講好“流動”一個詞

中國為什麼被稱為“流動的中國”?我想,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1、哪些事實和數據証明中國是“流動的中國”﹔2、促進形成“流動的中國”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所以,文章的結構橫向是圍繞著回答這兩個問題,縱向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垂直領域來探尋流動的秘密。每個小標題都同時按微觀現象、宏觀數據和深層次原因分析這三部分布局。

寫作中,我查閱了國家統計局、衛健委、工信部的大量數據,以及北上廣等大城市多年的統計公報文章,精心挑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個圖表,在文章和視頻中展現。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追夢人。近14億人敢於筑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這是中國成為“流動的中國”的內因。新時代不會辜負每一個追夢人,我們黨永遠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人民不斷擘畫又不斷達成美好願景,這是“流動的中國”不竭不絕的推動力量。

探尋流動產生秘密的同時,我也在思考,流動反過來又給中國和中國人民帶來了什麼呢?

顯然,流動,攜帶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反過來也在多個維度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為當代中國繁榮發展的重要密碼:流動的質量,決定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流動,推動著各類要素既暢通其流又交匯融合,有利於不同區域形成深度社會聯結﹔流動,意味著擁有最多人口的大國所具備的市場回旋空間,為應對外部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較大的騰挪余地﹔流動,形成了多種語言、飲食、風俗、潮流交相薈萃的豐富場景。

同時,我們黨尊重流動的規律,推進全球化,這正是為什麼高質量的流動會發生在中國,而非其它土地。

如開篇一樣,我在文章結尾,也引用了一段總書記的精彩講話。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說:“江河之所以能沖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裡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此語恢弘、深沉、充滿動能和畫面感,恰如流動中國的磅礡偉力,作為整篇文章的收尾,既激昂有力又引人思考。

嘗試運用典故 展現啟迪意義

我們都知道,總書記在講話、文章和訪談中,特別善於運用古代典籍、經典名句來旁征博引、畫龍點睛。行文時,我也在想,能不能也學著用一些詩詞典故來作比?能不能挑選出一些詩詞典故既符合文章內容,又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激蕩?

於是,我在每一個小標題主題之下,都這樣來“一語當先”:

我用“山碧千峰競翠,水清百舸爭流”來形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迸發出中國人民創造更好生活的強勁動能,使中國成為當今世界最多人夢想啟航的地方。

我用“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來形容:架起中國橋、鋪設中國路、駛動中國車、建造中國港、搭建中國網……不斷提速的基礎設施建設,助流動一路暢行、步履鏗鏘。

我用“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來形容:我們黨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迭代、擴容增效,使流動肌理健康、筋骨強壯。

我用“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來形容:平等、開放、包容的現代城市文化,造就了寬鬆和諧的生活環境和自由平等的創業氛圍,誕生了一批以深圳為代表的移民城市,並助其成為中國創業創新的“聖地”。

我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來形容:流動攜帶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反過來也在多個維度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為當代中國繁榮發展的重要密碼。

最后,“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未來,流動,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更加磅礡的生機與活力。

除了文字作品,我和同事們還精心制作了一個3分40秒的短視頻。視頻本身恰如一部充滿流動的電影,畫面、配樂、人物故事、專家採訪、動態圖表,甚至字體、特效,無一不精心挑選,不反復對比。對畫面的挑選精確到每一幀,對音樂的高低強弱把握精確到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視覺元素都體現著流動那靈動的活力和流動那深刻的意義。

文章發出后,許多網友留言分享文章帶給自己的感受,每一條我都仔細閱讀,邊看邊想象著它們是怎樣的一個個流動的故事。從字裡行間,我既感受到了作者與讀者之間那種思想交流,也感受到了作為普通的流動中國人,彼此之間的心靈碰撞。

有網友說:“看得人心潮澎湃!每句話都講得很到位,實實在在地把每位中國人為實現夢想的努力表達得淋漓盡致。”有網友說:“感覺中國的詩詞太有魅力了,跟自己說一聲加油!”“因為有活力、有機遇,每個人都有實現人生價值的高光時刻。”還有很多,都令我深受感動,忍不住自己匿名也發了一條:“你、我的樣子,匯成這流動的中國,發展的中國。跟自己說一聲,辛苦了!然后,繼續加油吧!”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