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界》杂志
摘要 现代传播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使新闻事实的提供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新闻把关人定义也因此而越来越失去其权威性。现代新闻把关人的取向标准应该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甄别新闻价值的判定能力;选择新闻角度的取舍能力;解读新闻信息的思辨能力;组装新闻架构的聚合能力;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现代传播语境;新闻把关人;标准;取向
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新闻媒介,特别是近些年各类新型通讯工具如手机等亦作为新闻播报介质出现,新闻便进入了一种现代传播语境。在这样一种语境下,信息传播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新闻事实提供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向化,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报者有时也成了信息受传者,而普通受众也会成为信息传报人。于是,现代新闻把关人的标准取向何在,成了摆在每一个新闻人面前的一个严肃命题。
笔者以为,一个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新闻把关人标准取向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来定位,即:甄别新闻价值的判定能力,展现新闻角度的选取能力,解读新闻信息的思辨能力,组装新闻架构的聚合能力,以及对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能力。
一、甄别新闻价值的判定能力
普利策曾经描述过,编辑部里每天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编辑应选择哪些?怎样节选?怎样核实?他的这一疑问将新闻标准判定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新闻敏感性)推到新闻素养的高度,甄别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亮点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而要成为一个优秀记者特别是把关人,并能在经年累月的新闻实践中有所作为,新闻敏感性必不可少。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正在迅速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可不少的部分,网络媒体也成为一种几乎无“门槛”的信息发布平台。网络信息传播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让人们及时获取信息,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免责性及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从众心理,海量信息致使网络热点事件真假难辨,层出不穷,带来了诸如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等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与损害。
现代传播语境下,要求“把关人”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进行筛选与监控,从纷繁冗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中筛选出有益信息,并做好新闻价值判断与核实解读,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网络中的信息泛滥和信息失实,避免误导广大网民和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除了从公开性、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四大基本特征判定新闻的价值,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考量:一是教育作用,就如美国《现代新闻报道》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即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是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读者的知识素养和文化底蕴;三是怡情作用,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二、选择新闻角度的取舍能力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就提出了角度问题:在同一座大山面前,因观察者的立场、角度不同,因此而产生的视觉差异也大相径庭。在新闻报道中同样也不例外,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往往如水中月、雾中花,错综复杂,如何选准新闻切入的角度,将直接影响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择得好,能为新闻添光增彩,选择不好则会使新闻黯然失色。
《新闻学大辞典》对新闻角度有着这样的阐释: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每个人由于思维方式、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分析、判断和选择新闻角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媒体工作者在同一时期会做出不同的报道,这其中的缘由就是新闻角度建构的不同所致。事实上,我们身边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都蕴藏着许多新闻信息,问题在于我们看到、听到这些信息之后,能不能从中提炼出好的角度。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现代传播语境下,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把关人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选择新的报道角度,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取最佳表现手法,做到“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采用新的形式跳出常规俗套的圈子,“平淡中见神奇”,“以小见大”,把新闻报道引向深入,向受众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