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史角度看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界》>>2012年9月上

从媒介史角度看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

魏景霞

2012年11月13日14:23        手机看新闻

三、微博传播的“拟情景”性及其问题

在技术和理论上,微博技术可以高度再现传播中的各种情景,实现近似于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效果。但在本质上,借助于媒介而实现的传播都只能建立在符号化的基础之上,从文字到微博,只是符号化的抽象程度不同,这是一个逐渐更加具象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更多加工和组装的过程,物理的现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再拼装,再显现,因此,这一过程永远无法完整重现人际传播中的即时情景,传播主体也无法共享同一的传播情景,而只能通过更加高度接近现实的方式进行沟通,形成本文所说的“拟情景性”特征。

微博传播的“拟情境性”体现在几个方面:(1)微博传播的“拟情境性”的高度仿真性。媒介所传达信息和真实传播情景之间高度一致是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各种片面化的加强之后,在微博阶段可以将各种传播信息汇聚起来,并通过微博的特殊传播机制予以实现,同时实现在私人间面对面传播层面上和公共论坛层面上的传播效果。(2)微博传播的抽象性和具象性高度混同。前微博阶段的传媒都高度依赖对抽象符号的加工,另外,传播的信息也具有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无法借助于情景本身得到解释,而只能依赖分离的主体以及主体所依赖的分离的情景来再加工和创作。因此,在这种传播中,误读必然会出现。但微博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问题,其主要机制在于微博对于媒介的高度汇聚,以及传播信息方式上的高度接近物理空间的人际传播。(3)微博传播中的现实性和虚拟性高度混同。对于前微博媒介来说,相应技术决定了通过媒介的信息必须采取和日常生活中编码和解码方式截然不同的方式加以传播,因此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产生了各种专业化的职业,作者、记录员、记者、编辑、主持等。即便在博客阶段,依然可以通过表达能力的强弱将用户轻易分离开来,从而带来前微博阶段媒介所传达信息和日常生活交往中传达信息的方式和效果之间的分离。但对于微博传播来说,对于主体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任何一个具有基础表达能力的用户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表达目的,日常的表达不需要专业化的加工就可以通过微博传播而得以实现。

但微博的这种“拟情境性”也带来了如下问题。(1)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高度同构与互动,导致了信息传播、人际关系、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更加突出。在纯粹的现实世界,人际传播所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文化、制度、技术等多种方式予以规制,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历史变迁形成从文化到心理的多重嵌套结构,即便有各种冲突甚至战争,至少都是可以在特定的结构上得到预测和解释,并且可以为各方主体的博弈提供相对稳定的理性基础。但在微博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中,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复杂起来,充满了各种变异的可能,并且各种可能之间不再遵循线性逻辑;另一方面,虚拟性带来了人际间交往的现实约束降低,已有的文化和制度约束不再完全有效,人性的多元可能性更得以显现。(2)虚拟性的扩展,对人际关系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人的主体性减弱,而建立在各种分离的虚拟群体基础上的角色得以强化。虽然这种虚拟性并不能形成总体性的连带感,而只是在特定的话题、角色上形成一定连带。[8]但建立在抽象联系基础上的弱连带无法建立强烈的仪式感,成员之间缺少足够的团结意识。因此,柯林斯认为,“电子邮件之所以使人们习惯于赤裸裸的功利性交往、关系的贬值,就是在于其降低了仪式层面的东西。”[9]更重要的是这种弱连带对于现实社会的冲击会导致人际间冲突加剧,因此需要为社会团结提供新的整合机制。

对此,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尺度下并不能提供一个完整有效的应对模式,但从整个媒介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待微博,注意到微博与其他传播媒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能够更加深入贴切地解释和预测微博对整个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从而避免仅仅依靠现实社会的控制经验,在转向一种更加尊重微博的治理态度的同时,也需要以更加警惕的心态面对微博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冲击,避免因为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分离而带来的严重社会分裂,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而这些,都建立在对于以微博为主的虚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自生自发”互动秩序的理解和引导基础之上。(作者简介 魏景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讲师)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5]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2-53、22、19.

[4]Stewart:The Media Lab: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New York:Viking Penguin,1987,p,11.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0.

[7]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8]艾唐?巴克什.Facebook研究报告:“弱关系”让我们彼此联系更紧密[OL/R].应用邦网站,http://de.appchina.com/reports/facebook-research-report-social-network-weak-relationship/),2012-5-20.

[9]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4.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