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浅谈“走、转、改”活动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方向【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浅谈“走、转、改”活动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方向【3】

——以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栏目为例 

张浩

2012年12月05日15:3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四、 如何从《走基层》栏目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走基层》栏目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做是在“走转改”活动在电视荧屏上的具体落实。也是对我国当下民生新闻的创新指引了一个新道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 走进基层,深入基层,用亲身实践创造优秀作品

民生新闻的主题就是民生,只有到民生的主角——百姓身边去才能有最真切的感受,才能明白百姓需要什么,百姓诉求什么。民生新闻不能道听途说,记者的亲身实践才能看到基层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听到听到百姓最真是的声音、才能把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用自己的笔,自己的镜头,在广大群众中架起一座连心桥。民生新闻要创新,就要敢于突破束缚,努力寻找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息,百姓想要的,就是传媒要给予的。百姓想说的,就是传媒要传达的。百姓想听的,就是传媒要传播的。一切从基层百姓出发,把人民作为主角。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文艺的创造者,不仅要展现基层生活,更要有逻辑有细节的突出基层的百姓,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有价值、有生命。

2、转变制作播出风格,让作品件件有看点,件件有新意

好的编排播出方式让民生新闻更有吸引力,要多尝试不同的报道方法去配合新闻作品,这样才能让受众不仅看的懂而且喜欢看。民生新闻的受众广泛,只有多样化的报道方式才能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百姓的喜好。如果只用单一的报道方式,久而久之就会让人觉得乏味、没新意。观众不仅是民生新闻的创造者,也是民生新闻的鉴赏者。电视民生新闻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转变以往作风,面临新挑战新命题,就要用新思维新方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清新的语言来展现当代中国的民风民情。

3、要落“实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对于文化建设来讲,就是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方向,牢固树立群众思想,树立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离不开人民的思想,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作为展现百姓真实面貌的民生新闻,还应该具有更高的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在创作的作品内容感人至深,作品表达的思想令人感悟,故事刻画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从《走转改》栏目可以看出,只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新闻作品中,才能创造优秀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4,培养好文风,切忌矫揉造作和弄虚作假之风

并不是所有鸿篇巨制才能出好作品,民生新闻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去修饰点缀,更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民生新闻的故事要真实,刻画的人物要真实,百姓看完后流露出的感情才会真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信任,让百姓喜欢。用百姓化的口吻来叙事,既不会让受众感到不舒服,反而让受众觉得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切忌那些华而不实的作品、矫揉造作的作品,这样民生新闻才能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更好的指引社会生活。

5,“艺术性、贴近性、新闻性、思想性“四性结合

“艺术性”就是要在民生新闻的采写到制作播出上要艺术的表达,不仅给受众呈现一道电视大餐,而且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电视大餐。“贴近性”就是要注意民生新闻报道内容要反映民情民意,展现与百姓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新闻性”就是要求电视民生新闻要具有新闻价值,归根到底电视民生新闻不是一件文学作品,而属于电视新闻范畴,所以,终究是要体现出新闻价值。“思想性”一个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思想性就会让人看不懂看不透。没有影响力和感染力,就不会在社会中引发群众的理性思考。

只有“艺术性、贴近性、新闻性、思想性“四性结合,电视民生新闻才能既有浓厚的艺术感受,又拉近与百姓间的距离,既有新闻价值又能让受众对作品产生感悟,引发理性的思考。这才是当代民生新闻创新新方向。

五、 总结:

关于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改革,我想这必将是一场长时间的创造性活动,要创新,就要有好的命题来指引。“走转改”活动,无疑给当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照亮出了一条宽广道路。在这场活动当中,电视民生新闻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而且多样化的体现这个时代特征。通过央视《走基层》栏目对“走转改”活动实践成果证明了,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只有坚持把人民装在心中,深入到百姓中去,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才能在基层中创造出有影响力、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才有根基,才会枝繁叶茂。(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新闻系学生)

六、 参考文献:

[1]侯迎忠?《媒介与民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胡占凡?《新闻架起连心桥》?学习出版社?2012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与价值?《新闻战线》?12.02

[5]胡立德?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理论探讨》?刊物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