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我始终恪守记者的本分 走进央视为打破自由--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柴静:我始终恪守记者的本分 走进央视为打破自由

陈祥蕉 钟琳

2012年12月25日08:45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柴静方所接受采访。

  22日晚上,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来到广州方所与读者进行交流,宣传新书《看见》。标志性的短发、素色毛衣,系着藏青色印花围巾……这次广州行她既是作者、被采访者也是采访者,她是带着采访任务过来宣传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作家,我这本书并没有在文学上、思想上创造很高的价值,我始终恪守记者的本分。”柴静说。

  ■忆当年

  “年轻的我就是不怕”

  柴静在进入央视之前,在湖南卫视担任《新青年》节目的主持人。当时她已经采访了许多名家,也以自己的风格独居一方,但最终她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我那时20岁出头,当时就是混不吝,啥也不怕,不想隶属于任何一个机构。我当时相当于自由撰稿人,住在北京,和湖南卫视的合作是做一期节目拿一期稿酬,没有什么保障,但我觉得很自由。”走进中央电视台就是要打破这些“自由”,但也是央视这个平台上遇到的人,开始让柴静对此产生了归属感。

  谈到央视的报道会不会带来条条框框,柴静回忆起恩师陈虻当年批评她的一句话,“你们总在抱怨谁谁谁限制你们思想,但我想问你们有思想吗?当时这句话捶打我心。”柴静认为,只有一个人不独立的时候,才会把内心的重量和责任推向外界,这样就失衡了。“所谓独立,就是把这个重量压下来。我既不向你索求,也不向你抱怨。”

  ■看当下

  “我不是明星柴静”

  “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明星,也不觉得我的读者像粉丝看待明星那样看待我。当时我在北京签售,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读者都比较沉静,他们在等待签售的时候都是在看书、背单词什么的。”对此,柴静相信,她的读者并不是冲着她的虚名而来,他们想要的东西是更加真实的交流,仅此而已。

  柴静透露,她曾经非常羡慕《读库》读者的那种状态,“我当时主持《读库》的座谈会,座谈会开始之前所有的读者都到了,他们既没有相互搭讪,也不低头刷微博,每个人都手捧一本书,沉默如金,现场没有一个人把‘六哥’(《读库》主编)封为偶像,我特别喜欢那种纯粹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柴静说。

  ■谈写作

  “我只是个博客爱好者”

  随着新书《看见》的问世,外界为柴静又添了一个新的标签“作家”,对于这个称号,柴静淡然地澄清:“我不会是作家,也不太可能会是作家,我只是一个电视主持人和记者。在我看来,作家是一个很让人敬重的称谓,像我现在的写作水平怎么能称为作家?当年我就说自己只是一个博客爱好者。”

  “我写这本书,只想尽可能诚实地写自己,如果有人在看的时候心有触动那就足够了。”柴静借梵高绘画中想要表达的那个“一瞬”表达自己写作初衷,“其实梵高的作品并没什么庙堂之上的真理,也没什么放顾四海的标准,他画的就是人和人一瞬间的生命质感,这个印象它隔了一百年两百年,它还会留在那,你看到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的亲切,这就够了。我也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到这一点。”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石块也不是不朽的,刻在上面的名字也会消失,所以不要有那么大的雄心,能留下一点亲切的特质,让看到的人在看到之后觉得说,唉,我原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那就已经很好了。”柴静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