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获奖节目综述【4】--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

中国微电影的宏观盛典——

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获奖节目综述【4】

冷冶夫

2012年12月28日15:08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四、微电影的环保意识

用微电影表现环境,用视觉纪录环保,是这次微电影盛典的另一个亮点。北京电影学院的《迷失的家园》,是一部一分钟的经典之作,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快节奏的剪辑方式、跳跃式的画面组合,将国内外最美丽的物种与最差的环境画面交叉剪辑,形成了一种“面对死亡”的冲击。全片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只有面对污染的心灵震颤。

中国壮族自古以来视鸟为神,喜鹊成了云南一个壮族小村村民王曙光的家庭成员。为了参与这次国际微电影大赛,云南省原副省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光禄先生,用手中的DV长期追踪拍摄这只与人类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喜鸟”,并且带领云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剪辑出了一部《人鸟情》的3分钟短片。在所有的拍摄之中,动物是最难拍摄的,而动物中又尤以飞禽更为难拍。而《人鸟情》的作者戴光禄先生,恰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吃住在村民王曙光家里,纪录了难得的人鸟情缘。

有资料显示:地球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于是社会开始大势宣传: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臭氧层是大地的保护伞,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等等。今天,我们听到了宣传,在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的征文和评奖活动中变成了现实,用视觉来表现环境保护的作品比比皆是。《可以不用那么大》是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媒体工作室选送的节目,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手法,表现了两个不同人的洗浴方式和对于节约用水的态度,倡导了节约用水是人类的美德。

四川成都大学文新学院《寻找龙神》也是一部很有嚼头的作品。该片从环境保护、饮水安全的角度,记录了丽江纳西族人是如何将水视为一尊不可侵犯的神——“署”,继而全体纳西族人都能够自觉地保护水资源。可以说,环境是自然界赐给的,但是保护环境还是破坏环境则是人类所决定的。因此在这次微电影大赛中,不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都在关注人,关注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杨皓程的《续》,不但人物故事感人,而且镜头拍摄工整讲究,不仅宣传了云南大山里面的祖孙三代巡山,守护绿色的精神,而且也传达出人类对保护环境的意志和决心。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