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DV引入中国,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影像从神坛走向大众,微电影从暗房走向晴朗的天空,日益增多的微电影成为人们精神交流的形态和载体。尤其是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微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兴片种,完成了从精英表达到草根拍客的创作,完成了从最朴素的客观记录到经典的剧情创作,从小众的人际传看到三网融合时代的大众传播,微电影的青年化、民间化创作与发展正显示着其独特的差异性与生命力。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微电影脱颖而出,他们讴歌时代、关注环保、保护弱小、提倡法制。在参加评比的1200多部作品中,涉及到了全国所有的省份,有100多所大学(分院)50多家电视台和40多家影视公司参加了这次“微电影”大赛;其中大学生作品占了90%以上。
在这些节目中,剧情类和纪实类作品占了95%以上,其中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以及亚洲国家的大学生作品50多部。这里既有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这样的专业传媒学校提供的经典作品,也有农业大学、医学院、商学院、旅游学院这样的非专业大学学生提供的作业,还有电视大学、职工大学、老年大学和清华附中的学生们选送的影像片段。几乎所有的中国名牌大学都参加了大赛。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等。而过去从来没有参加全国大学生影像创作评比的中国音乐学院、武警工程学院、台湾传播学院等也送来了参赛节目。足见,微电影的青年运动正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风起云涌。
一、微电影的微小现象
微电影的所谓“微”,指的就是“小”。笔者个人的理解就是: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短时间观看,以视觉为主的影像形式。在视觉为主方面,微电影是不需要用解说词或者语言对白交代剧情的,甚至字幕和同期声采访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微电影应该是纯粹的视觉欣赏艺术,是时代、时尚,适合时下网络快节奏观看的新生代艺术品。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技术革新,最终总会带来人们在意识和观念上的更新,进而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DV诞生在数字化时代,以技术为起点,带来的冲击却远远超越了技术的界限,而深刻地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成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类似于此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开创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今天,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的诞生,无疑给我们搭建了一个硕大的、面向大众的创作平台,微电影从简单的影像纪录,开始走向艺术化创作的舞台。在这次征集到的节目中,最为显眼的是组委会设立的“一个镜头大赛”和“一分钟短片大赛”。微电影是靠影像叙事的,那么镜头在这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次获奖的节目中出现了不少“惊世”纪录。东北师范大学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纪实》,是一个镜头的作品,这个镜头的长度是9分12秒,画面纪录了今年5月,张昕宇等几名来自中国的同学,在当地十余名安保人员的保护下,坐上了汽车,在索马里街头行进的过程。在这个长镜头里,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交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枪械随处可见、路上随时充斥着暴力和危险的摩加迪沙……
《我的位置在哪里》是新加坡国立大学选送的一个镜头作品,在1分16秒的一个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被吊在空中的一棵树在晃来晃去,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吊车司机不知道把这棵树放在那里,下面的指挥人员也不知所措,这棵树就空荡荡地吊在那里……评委们反映,这个镜头很有现实意义,反映了部分海外学子励志在海外学习成才,可是回到家乡后在寻找工作上却不知所措,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安置也较为茫然。
一个镜头里面的剧情片也很经典。《重逢》是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一部2分钟的作品,讲述了一对恋人在分手之后偶然邂逅在图书馆的故事,男生对昔日的恋人还念念不忘,可是女生早已释然,不免尴尬一笑逃之夭夭。上海戏剧学院1分29秒的《人鬼情未了》讲述阿斌和小雨天人永别的场景,在一个镜头内将一个惊人恐惧的事实真相娓娓道来。
一个镜头和一分钟的作品里面还有一些娱乐搞笑的内容,比如西北师范大学的《猫之争》,4分钟的画面记录了一只气势汹汹的黑白花猫为了伴侣,向另一只灰猫发起进攻的打斗场面。而不到一分钟的《吓死我了》,则记录的是一个刚满6个月的小朋友,在坐上学步车学走步时的一次惊险意外。北京电影学院的《北沙滩桥》、中国音乐学院的《小两口》、中国人民大学的《又吃到家乡的米了》、澳洲科廷大学的《急速天使》、北京大学的《再见了》、台湾传播学院的《一瓶美丽果 幸福伴你我》、河北燕山大学的《美国梦》、华侨大学文学院的《创业生》、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井里的孩子》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们用影像创作微电影的叙事意识。目前我国的微电影创作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在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主办的首届国际微电影盛典中,已经感悟到,我国的微电影正在由长篇走向微小,由片段走向完整,由作业走向作品,由声音走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