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业自“出生”以来,形式上还没有太大改变:一个大大的搜索框,敲进去几个词,网站给出一些相关的网页。春节后围绕搜索行业的新闻表明,包括360、即刻、盘古、阿里等公司仍然想在搜索领域搜出一片新天地,他们已经上路,只是不确定这是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目前,对于搜索引擎存在两大疑问:为什么每个人搜出的结果都一样?web2.0早已深入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为什么搜索方式一点变化也没有?
疑问中蕴含生机。有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将有望提供更深的个性化搜索和良好互动,因为它会分析一系列用户习惯、用户资料、用户行为,从而确保搜索结果匹配的相关性迅速提高。“不管是Web搜索还是移动搜索,人工智能会充当这些搜索工具的虚拟助手,具有抽象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的技术,以便更好地分析和预测我们的生活数据。”
让搜索成为人工智能,这其实是一个旧梦想。谷歌公司的第一位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曾说:“希望看到搜索引擎变成《星球大战》里的那些计算机。你跟它们讲话,它们就明白你问的是什么。”搜索实现这个理想需要“通过巧妙地利用各种算法,开发和整合网络上已存在的智能,也就是由数以百万计的程序处理、话语、行为以及链接这个构成网络的基石汇聚而成的人类意图数据库。”
不难看出,立志要与谷歌、百度正面交锋的搜索创业者首先要明白这个行业的硬件门槛:为了支撑每一位求知者每天那几下子点击,这两家公司的用电量都够得上十几座巨型城市的需要。
在哥伦比亚河下游的河岸上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建筑物利用河流落差先发电后散热,同时解决了数据中心两种最大的能耗,每日处理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这是谷歌公司众多数据中心中的一个。数据显示,它在美国拥有6个数据中心,在欧洲有3个数据中心,还有4个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其中有3个在建的数据中心位于亚洲,1个位于南美洲)。
此外,两家公司都有巨大的人力团队保证搜索质量,抵御各种攻击游戏规则的人。而新进入者需要多大的投入和速度才能迅速地爬得一样高,去和他们面对面地对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