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文艺28组的讨论会前,几名委员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委员说:“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开微博啦。”另一个委员打开手机就念了起来:“我是罗援,经批准我可以开微博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舆论阵地,你不发声,别人就发声,甚至冒充你的声音发出一些噪声……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亲爱的党、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民,我们应该战斗!”
罗援微博开通的当天下午,“粉丝”就达7万余人,而委员们的反应和网络上一样强烈。军旅作家唐栋委员认为:“此举是与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相适应,体现中国军队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在网络听到罗援将军这样的声音,很振奋,凡是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浓厚感情,并与祖国共荣共存的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能不为此引起共鸣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袁熙坤委员充满激情地说。
“不管你接不接受、适不适应,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北京信息化协会会长郭为委员介绍,“我国已有5.6亿网民,网络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侨联主席吴晶委员对网络的影响力有切身体会。她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浙江绍兴杨汛桥镇芝塘湖村村民陈晓良,19岁时中风偏瘫。2007年,在市残联的帮助下,陈晓良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完美生活超市”,专卖保健品。5年来,“开网店让他实现了自食其力”。吴晶说:“网络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岗位。对于解决社会就业、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网络负能量很伤人
罗援说,之所以下决心要开微博,是因为自己曾是网络谣言的受害者。网络上曾有人冒用“罗援”的名义发声,强加不实言论,借题发挥,以讹传讹,造成的恶劣影响,让罗援有口难辩。他说:“比如网上流传罗援提出要‘轰炸东京’‘要率团登钓鱼岛’,这些都不是我本人的观点。”而部分人士未经核实,就以此大做文章,影响很坏。
“微博一转,围观千万”,一张艳照、一段不雅视频,在网络上发酵速度惊人,极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场,网络让人既爱又恨。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如是分析网络这把“双刃剑”。
2012年以来,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再到不雅视频等,网络反腐日益引人关注。然而,蔡玲也注意到,晒艳照、亮房产、小三曝光……网络反腐娱乐化、低俗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不加以规范,负面效应显现,极易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导致“误伤”甚至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
不健康、不真实的网络舆论会稀释网络的公信力,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合伙人施杰委员指出,种种负能量的宣泄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滋扰:网络“水军”绑架舆论,网络谣言漫天纷飞,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由此产生的副作用代价巨大。他认为,恶意控制、引导、左右网络舆论,利用“水军”牟利、甚至对个人进行打击报复,不是对新媒体平台良性的运用方式。“成熟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应该让网民心声得到有序表达。”施杰说。
网络要生发正能量
换届之年,2013年的全国两会比以往更受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媒体都运用官方微博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互动;直接参政议政的代表委员们,也利用微博“收集民意、汇聚民智”,直接发帖求建议;更多的普通网友,则在微博140字的空间里写下了他们对“中国梦”的期许。
“面对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冲击,传统媒体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直面社会热点,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发出主流声音,引导网络舆论。”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大为委员为此强调。
“减少网络噪音,扩大网络正能量的传播,最重要的是要把网络的运营和使用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保驾护航。”施杰委员建议出台《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打击利用网络造谣、诽谤和人身攻击的行为,优化网络民意表达环境,遏制网络暴力。
民建海南省委主委施耀忠委员认为,在网络立法中,应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权利之间,在公共秩序的规范与个性化的体验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他说:“作为一块公民素质的训练场,网络应当成为人人皆能参与的言论场所,成为监督制约公权力的强大阵地,成为安全、有序、开放与自律的交流平台。”
郭为委员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把政府服务信息网络化;对于网上舆论,政府要学会倾听,学会“打捞”网上最真实的民意;群众要学会表达,学会甄别最真实的公共信息。“网络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工具,用好它,能提高执政能力、推进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