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来推动媒体全面创新
当今时代,文化赖以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对媒体而言,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对传统媒体的创新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从观念创新、内容与形式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媒体的全面创新,以期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占领新的竞争制高点。既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善于拿来,甚至是快速模仿借鉴和本土化改造,形成后发优势,走一条投入少、风险低、效益好的创新发展之路;又要在“集成创新”上有所作为,通过综合、集成,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来实现创新,提升媒体的整合竞争力;此外更要在“原始创新”上狠下功夫,突破目前媒体创新的一大瓶颈,克服不愿动脑筋,习惯照搬照抄,缺乏自创性的问题,真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放合作是时代的大趋势,也是“协同创新”的题中之义,是推动创新的必然之路。创新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因此,新时代的创新,还应该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的开放式创新,而不是封闭式的创新。要坚持把开放合作放在创新的重要位置。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所需投入的增加,有时往往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整个创新活动。所以,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吸收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注意内、外部的协同动作。只有开放合作,才能进一步打开眼界和空间,才能更好地集聚资源要素,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碰撞,能量的相互叠加与作用,使创新活动起点更高,进展更快,起色更加明显。
五、要把握需求导向的创新原则
创新,必须重视研究需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这是提高创新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对企业来讲,市场需求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市场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场所,它推动着企业的创新思想与活动。作为媒体,虽然与一般企业不尽相同,有其特殊性,但在创新需求导向上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推动媒体创新,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这个需求是多层面的,当然对不同定位的媒体也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地讲,党和政府的需求,就是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提升主题宣传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活动的创新策划水平等;社会需求,就是如何从公共服务方面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文化产品等;受众需求,就是如何满足多元时代人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等;市场需求,就是如何生产出更多有特色、有市场空间的媒体产品,不仅丰富市场,而且能占领市场,获得效益。紧紧把握需求以及需求变化的趋势,这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否则,媒体创新就会失去动力与活力。纵观目前一些媒体的创新之举,不能成功或成效不显著,其中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总之,推动媒体创新,必须重视研究需求,以敏锐的嗅觉把握各种需求,真正做到适应新变化,顺应新期待,满足新需求,推动新发展。
六、要大力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创新,需要很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事实证明,创新能力永远只能产生于善待创新者的环境中。马克思曾说,一起创造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文化场合,需要从它引起的反应中吸取新的创造力量。无论是成绩卓著的企业,还是表现优异的媒体,所具的共同特征都是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建设组织成员广泛共认的创新价值观体系。只有这样创新才有肥沃的文化土壤,才会枝繁叶茂、基业长青;只有这样创新才不至于成为少数人的想法,而成为这个团队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因此,要推动媒体全面创新,持续创新,就必须把组织的创新文化环境做优,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成功、宽容挫折、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创新能走多远,创新文化说了算。其实,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并不只是坐在那里想点子,搞创意。这种文化包涵着尊重个性,弘扬特长,激励探索、提倡冒尖、鼓励合作、宽容不足等等,但更重要的是确立创新的价值观,即以“创新求变”、“敢为人先”、“实现超越”为代表的一系列观念。说到底,创新的根本是观念创新,有时候落后的并不是资金、技术、资源等,而是观念。风尚自上而下,而创新自下而上。创新的关键在于领导,而力量在基层。因此,要重视创造出一种能不断激发与提升员工创新热情、智慧、能力的工作氛围,为员工创新搭建舞台,创造机会,提供支持。在建设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关注存在于员工中的微观创新。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每一个伟大的创新都是由无数个小创意汇聚而成的。”这样我们创新文化建设才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