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之路--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1期

多元化: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之路

寒冰

2013年03月27日13:26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步入新世纪,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均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纪录片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最终由于文化多元变化的内因也表现为百花齐放的景观。纵观近年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趋势,题材类型的多元化,选材内容的仪式化,写意手法的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包涵社会的各个角落,方方面面。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艺术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虽然不是最为盈利的商业电视形式,但国际各国均不会放弃纪录片领域的发展。国际纪录片领域不仅在形式上突破创新,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时空结构的创新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国内纪录片在创作上也做出了许多可喜的尝试,写实一派重画面语言,造型语言,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一派,综前辈众家之长,试图将创作者对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然而在喜悦的背后,国内纪录片也存在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不妨先来探讨一下近年国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倾向上的一些规律:

以仪式化事件展现文化

人类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仪式化社会事件往往是时代的缩影。西方世界中,婚姻、葬礼等仪式往往是最能反映历史文化的。比利时的《老鳄鱼与小雏鸡》,讲述的是一位孤独、残疾的比利时退休老人,回到他年轻时生活工作的地方,之后他与一位刚果少女产生了爱情,并最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的故事。在这部55分钟的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对年龄、种族、身体状况、地域、文化都存在巨大差异的恋人,而这些差异和所有的沟壑,在婚姻的仪式里都变为通途。这部纪录片在非洲结婚仪式化的背景下,表达了新时期、新时代各个不同种族的人们,对钱,对婚恋,对“投资”的认识。如果把这部纪录片看作是一部反种族歧视的作品,那就低看了这部作品的意义。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和和相互接纳。

纪录片《告诉我的朋友我死了》曾获得法国“飞帕”电视节的奖项,是一部87分钟的节目。这部纪录片纪录的是格鲁吉亚西部的一户人家,为一名死者举行隆重的葬礼的过程。可是中国和欧洲的观众在观摩了这部纪录片后,得出的共同结论就是:当地文化。风俗、舞蹈、乐曲、服饰……这部片子几乎容纳了格鲁吉亚西部的所有文化。还有阿尔巴尼亚的《被遗弃的艾德尼》,澳大利亚的《孤独的理查德》等多部纪录片,都是以能够展现文化底蕴的各种仪式化事件为核心展开情节的,这成为近几年国际纪录片创作的一大趋势。其实,无论是老鳄鱼和小雏鸡的异国婚恋,还是葬礼中的吊唁;无论是婴儿的出生典礼还是法庭宣判的庄严无情,这些纪录片的共同特征便是,利用仪式化的事件去展示本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追求题材自身的艺术价值

纪录片是一种兼具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艺术表现手段,虽然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人类社会美的物质实践生活,但这并不说明纪录片的选材就必须一定是完全具备纯粹社会性质的人或事物。早期,在我国的写意纪录片《西藏的诱惑》中,创作者就是在多个时空里记录了数位将身心奉献给西藏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生活。时过境迁,目前以艺术取材或者表现某种艺术的纪录片在国内仍旧是凤毛麟角。去年,似乎只有黑龙江的《化蝶为蛹》等个别较优秀的纪录片,反映的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内容。而国际上获得大奖的纪录片,恰恰在这个方面独树一帜。其实,欧美国家注意用纪录片艺术去表现其它艺术的选材方式,不仅可以大大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和观赏力,而且其艺术感染力会随着被摄题材的艺术价值而得到大大提高。

《马丁的激情》是德国导演Die martins Passion的一部力作,这部长达96分钟的纪录片,描述了国际著名钢琴家、音乐家乔卡洛斯马丁,在手残疾的情况下,如何抵御痛苦以及仍然执着地追求音乐艺术的经历。手,对于钢琴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创作中非常巧妙地把马丁治疗手的故事,放在马丁的多部世界名曲中来表现,又借助马丁本人的艺术家魅力,使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溢满了音乐艺术、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再加上纪录片创作艺术,使这个节目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纪录片艺术大奖。特别是该片的片尾处,长焦拍摄的场外观众们一双双伸出的手,有力地表现了编导的主观情感:失去手功能的钢琴家马丁和场外拥有健康双手的听众们一样,对音乐,对钢琴拥有着永恒不变的激情。

向荷兰的《四杰》,法国的《普拉泰》、《达克上》以及美国的《人名》等,这些纪录片的选材都存在于艺术领域自身,它包涵了音乐,舞蹈,摄影,歌剧以及其它艺术。如果纪录片纪录的主体是艺术家,表现的形式内容均为艺术实践,这样的纪录片当然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欣赏价值。可以说,用纪实艺术表现其它种类的艺术或艺术家,是近几年国外纪录片创作和获奖的又一亮点。

用美学关照表意与写实

任何纪录片创作都缺少不了主体与客体两个因素,当主体与客体在创作实践中相互克服、相互转化的时候,就实现了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同时进行的双向运动。这个过程本应是既有写实与再现,又有写意与表现的。不同形态的纪录片,虽然相对而言有的重写实,有的重写意,但从总体上看,写实与写意又总是不能绝对分开的。能把二者有机地统一于节目创作中,才是纪录片精品意识的体现。笔者认为,创作者只有将写实与写意综合运用,将客观纪录的真实与创作者的主观表现水乳交融为一体,才能顺应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潮流。

《同志们,这就是从前的法国共产党》是一部获得国际文献纪录片大奖的作品,该片运用大量的电影资料,军人、艺术家和一些历史人物访谈,表现了长达60年的法国共产党的历史。按照一般创作规律,文献纪录片大都是写实的。但这部纪录片不同,它是把写实与写意结合起来:写实部分用历史画面完成,写意部分大多是通过音乐来完成的。政治革命本来就是十分严肃的事情,但是在法国编导眼中,这些历史事件无非是过眼云烟,在一些表现党派斗争的游行、暴乱的画面中,编导没有配上凝重的音乐,相反却以轻快的乐曲相衬,将本来严肃的历史事件,表现得平平常常。

《狡猾的小狐狸》是英国纪录片导演(THE CUNNING LITTLE VIXEN)的一部力作,该片借用了狐狸和小鸡的故事,像观众表述了关于爱情、死亡和复活的故事……展示了人与动物、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又相互憎恨、相互关爱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小狐狸的性格刻画,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作者并没有把狡猾的狐狸纪录成阴险可憎的“坏人”,而是用动画把它描述成美丽、听话、合群的小客人。当小狐狸在最后时刻露出吃小鸡的嘴脸时,它看上去还是那么可爱:翘起的圆鼻头,绒绒的大尾巴,忽闪着的大眼睛……。用美学关照创作中的表意与写实,能够使作品更深刻、更具启示性和真实感。

笔者认为,所谓国际纪录片中的写实作品,就是拍摄者在摄影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故事和画面拍摄得更加直观、真实、感人。所谓写意作品,就是拍摄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拍摄和创作,使故事和画面具有较强的主观倾向。但不管写意还是写实,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都应该用美学去关照。因为制作节目的目的是给人看的,所以受到观赏的节目就应该是美的,因为人类喜欢美。

多元化纪录片创作更趋成熟

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一般是以单一情节或矛盾展开的,使用两条线创作纪录片的也有一些,但纵观国外的许多优秀纪录片,多条线创作纪录片已经司空见惯了。

《黄昏时间的漫步》是法国导演纪录的德国公民生活中的故事。这部90分钟的纪录片,将三种不同的德式文化生活展现给观众。三段式的结构力图囊括德国庞杂的各个社会阶层,并让我们感受今日的德国文化。虽然这种创作方式有一定的争议,但毕竟也是多时空创作的一种大胆尝试。

《同志们,这就是从前的法国共产党》是典型的文献纪录片,按照传统的创作思维除了资料里面的历史时空和采访时空外,似乎很难在时空表现上再有所创新。而该片却别出心裁地搞出了电影院效果的第三时空,在这一时空里,资料以年代划分被作为一段段影院中的电影“放映”,此时的受众便好像是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的观众,这种形式上的时空创意有力地吸引了观众。

纪录片要生存、发展、创新,并非完全需要遵循已经成形的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规律。纪录片是否真的要与真实两个字形影不离呢?其实,西方许多纪录片专家的观点都不主张将纪录片与所谓的“真实性”两者过分地结合,毕竟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真实的情感也是真实的。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胡智锋老师也多次在著作中表明:真实的概念本就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纪录片中的任何一处的真实都是经过选材、加工、传播、接受等环节而产生的“多重假定的真实”。国内的创作者要注意抛开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的束缚,创作出多元化类型的纪录片,以新颖的形式,真实的情感和不拘一格的手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多样化的中国。

(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