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爆炸,再次把布罗迪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土安全》第二季末尾,神一样的编剧们用一个惊天逆转,给第三季留下了各种可能性。如今,这种可能性,却有可能打折扣。
日前,著名美剧《国土安全》剧组发布讣告,称制片人兼编剧亨利·布拉默尔于当地时间3月18日突然离世。不少影视界名人都在第一时间表达对布拉默尔离世的哀悼。遗憾的同时,网友们也有些担心,大咖编剧的缺席,会影响《国土安全》第三季的质量吗?
一位编剧的逝世,就能引发业内震动,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大洋彼岸的编剧们,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这么神?
2012年,在他的妙笔生辉下,《国土安全》相继称霸艾美奖与金球奖并摘得多个奖项。连奥巴马总统都说,对《国土安全》,他“宁愿不看体育比赛也非看不可的”。
其实,而早在1992年,布拉默尔就曾获得了美国电影电视人道主义奖。而Showtime公司也在公开声明中将布拉默尔称为“非常高产并且才华横溢的编剧”。
除了布拉默尔,好莱坞还有许多“大神”级别的编剧。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如写《律师本色》的编剧凯莱本身是一名律师;写《急诊室》的编剧麦克·克莱顿毕业于哈佛医学院。
“凡是涉及专业内容的剧本,美剧全部是请专家补充,叫‘剧本医生’。”知名美剧博主“美剧迷”告诉记者。
如果没有艾伦·索金,《新闻编辑室》绝对不可能让国内媒体人肾上腺素飙升。这位“用对白制造交锋的指挥家”,除了凭《社交网络》拿下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外,他还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医生”。
得罪编剧
你就等着“惨死”吧
还记得这个情节吗:
《老友记》里的乔伊,终于拿到了热门肥皂剧《我们的生活》中的医生角色。因为这个角色人见人爱,乔伊的尾巴渐渐翘到天上去了。于是,在一次专访中,他开始吹嘘自己如何塑造角色,连台词都是自己写的。
然后,他就被“写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美国,再重要的角色,只要得罪了编剧,一样吃不了兜着走。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绝望主妇》中的伊迪身上。生活里,伊迪的饰演者谢里丹和该剧制片人兼编剧马克一直有矛盾。于是,编剧就“安排”她在雨夜撞上了电线杆身亡……为此,谢里丹还将马克告上法庭,以攻击、非法终止合同等罪名索赔2000万美元。
而《实习医生格蕾》里乔治的扮演者T·R·奈特因为不喜欢角色的故事发展,擅自修改剧本和台词。这可犯了编剧们的大忌。就算他是“元老级医生”,编剧们仍然在剧中让他被撞得面目全非。
不想当制片人
就不是好编剧
与中国编剧的单打独斗不同,美剧编剧通常是团队作战。
他们的分工也不同,有负责情节的,有负责对白的,有负责分镜头脚本的。《24小时》动用了16位编剧,《CSI》的编剧团队更多达20多人。《迷失》在撰写初稿时,有10个编剧共同讨论剧情,并且将情节细化到每一分钟,每六分钟就要有捉住眼球的“爆点”。而许多情景喜剧的笑料,就是编剧们一边开“圆桌会议”,一边讨论出来的。
不过,美国编剧的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高的。
2007年美国编剧闹大罢工时,编剧马克·诺曼就在新书《下一步怎么走:美国编剧历史》中引用一句前辈的话:“我们从来不被当成作家,因为大众‘读’不到我们的作品。”
2008年2月大罢工结束后,美国编剧的首期工资提高到了占影片总投资的1%至2%,他们还可以从影院放映、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出售和网络发行方面的总收入中提成。可他们的收入,仍然远远不及明星、导演和制片人。
翻身做主的捷径,就是自己兼任制片人。
《实习医生格蕾》的编剧兼制片人肖恩达·莱姆斯年收入可达500万美元。《疑犯追踪》的编剧兼制作人乔纳森·诺兰更可以在该剧上打下个人烙印。
权力越大,焦虑也就越重。
《四十而惑》的知名编剧、导演及制作人贾德·阿帕图年轻时曾经干过洗碗工,成名后他却吐槽说:“这些年我日夜担心的都是电影会不会好看、观众看完会说什么。有时我做梦都想回去再刷一次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