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瑞
七十年代初期风靡大江南北的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作者,前天携新作《梅花谍影》来南京新华书店签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因写作“梅花党系列”小说,多次“潜伏”南京的张宝瑞称自己与南京有缘,南京有大量读者群,正因为这批读者,他才一部接着一部写出了近千万字的作品。今年快60岁的张宝瑞透露,他把自己大部分手稿都捐给了国家,只保留了《一只绣花鞋》41页手稿,怎么也舍不得。
18家出版社拒绝“绣花鞋”
张宝瑞说他13岁迷上了写作,16岁那年,他进工厂当了一名电炉工,由于身体比较弱,拿不动钢钎,就发挥讲故事的特长,工人们都爱听,这一讲就是10年。“我现编现讲,1970年写出了4万字,取名《一只绣花鞋》,用的是笔名‘磐石’。”他说,是他的哥哥将小说带到全国各地,手抄本在流传的过程中,情节上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2001年,张宝瑞在原稿基础上又改写,扩充到20万字出版。不过,出版之路与书中情节一样曲折多变,“当年为了出版,我跑了18家出版社,全都被拒之门外,直到第19家才给我出。”
张宝瑞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在50年代曾移住北京东城喜鹊胡同十号大院,“《一只绣花鞋》的灵感就是来自这个大院,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里抗战前曾是日本领事馆,一对年轻日本夫妇曾居住于此,有一天,人们发现他们被杀死在浴盆之中。抗战胜利后,这座凶宅重新被百姓居住,我常常听大人讲起一些片段。”张宝瑞说,院子虽然只有十几户人家,却有三个人精神上有毛病,“我就是在这个‘凶宅’里长大的。”此外张宝瑞还透露,他的亲戚中有人担任过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从那里,他也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手稿埋入地下保存下来
不过,张宝瑞说,虽然他因《一只绣花鞋》而走红,但手抄本也给不少人惹了祸,“我一个朋友还因此入狱,我在工厂是先进分子,有个保护伞,没受到冲击。”但他的生活还是被“绣花鞋”所充斥,一位朋友的母亲作为故事的粉丝,为他绣了十几只绣花鞋,原本放在一个空衣箱里面,而这衣箱平日里并没人碰,可就在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梅花档案》播放到第三集时,箱子里的绣花鞋竟然不知被谁拿到了沙发上,全家人被吓得惊慌失措。
张宝瑞披露,自己这几年逐步将一些手稿和当年收集到的各种珍贵文物和资料都捐给了国家,“只有《一只绣花鞋》手稿舍不得捐,现在家里有41页,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我要好好珍藏。”他回忆说,当年为了保存这批手稿煞费苦心,“我把手稿放在了一个坛子里,埋入地下。”令他欣慰的是,这本书每年都在加印,已经出了8版,300多万册。因此,他也被誉为我国惊悚与谍战文学的开山鼻祖。
近年来,张宝瑞在戏剧、诗歌、书画等方面也有诸多成就,并且仍然保留手写的风格,“我写的很快,两个月就能写一部小说。”
谈起刚刚出版的谍战小说《梅花谍影》,张宝瑞说,他在文革中已经写出了小说的框架,可以说是《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龙飞三下江南》等十几部长篇小说的续篇。最近,他将目光聚焦在航母上,新作《航母疑案》,不久就会与读者见面。
扬子晚报记者 蔡 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