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4期

《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2】

张向阳?

2013年04月08日13:4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演变形成的。表二显示,中西部区域占据56%,东部仅占18%,“留守儿童”问题与经济情况、人口数量、外出务工人数等成正比,这与报道中对“留守儿童”定义强调“农村”和“80%是农民工”相一致,“留守儿童”的定义即可再附上:大部分在中西部农村。这与国家中西部发展的关注趋势相吻合,是《人民日报》对党和国家政策宣传的功能体现,引导舆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其他”类占据26%,《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指导全局,以宏观大局视野报道宣传政策、总结经验。对区域经济类和家庭情况进行交叉分析,涉及家庭情况的有8篇,仅占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而是从总体政策入手,强调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教育、生活问题下形成的特殊未成年群体。而事实上,在“富裕”类报道中经济是作为加剧问题的因素呈现的,例:姚圩镇是远近闻名的“打工之乡”。在全镇中小学、幼儿园,这样的留守儿童占60%。一两位老人带着一群孙子一起生活,是这里最常见的家庭模式。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为家乡带来了财富,很多人家盖起了小楼,孩子们吃的穿的跟城里已无多大分别。然而,类似姐弟俩孤僻的眼神,在我们的采访中却一再相遇。(《留守的孩子们》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010版 政治新闻)

上述报道代表一种舆论倾向:即父母为孩子提供更好物质条件的初衷实际上反而对孩子精神造成问题,“留守儿童”并不是物质缺乏的贫困群体,而是情感缺失的特殊群体。

表3中“解决方式类型”占总数的83%,非解决类(概指现状描述、报道者或读者来信的呼吁)仅占17%。在《人民日报》报道视野中,“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更为无力、无辜,且极易受伤害。媒体焦点集中于“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行为、道德上出现的问题,采取哪些办法解决和应对。留守儿童被定位为被动的、“必须被救助”的印象。通过各种方式的“救助”,“留守儿童”都能从负面形象向正面形象转变,即报道中的“救助”方式是必须的,且无一例外有效的。

在表3基础上,表四83%的报道涉及采取扶助措施的行动单位,宣传一个讯息:社会时刻在关爱留守儿童,其中政府是主导行为主体。交叉表1、表2、表3和表4进行分析,《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如下:“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被动、偏于负面的特殊群体,存在范围广泛,多数在中西部地区,是“必须被救助”且能被“救助”的被动群体,党和政府在“救助”行动中占据主导且有效的地位。

三、突出群体、模糊个体

类型化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人民日报》作为新闻媒体,坚持事实性原则,但在报道中对“留守儿童”的形象再现呈现突出群体、模糊个体的报道方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通过选择消息来源——政府、社会大量在场且处于“施者”的主体位置,“父母”、“其他监护人”严重缺席且处于“受者”的被动位置;大量重复强调官方调查结果或数据。

124篇报道中包含“父母”信息的18篇,吸纳父母心声的有7篇,例:“不外出打工,我们根本就挣不到钱,也缴不起孩子的学杂费。”离别儿子在京打工的安徽籍母亲高月琴说:“是外出打工挣学费还是在家照顾孩子?我们该如何选择?”据调查,留守儿童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情况,74.6%的人通过打电话,5.1%的人选择写信。高月琴说:“在我们庞大的打工群体中,有不少家长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痛不已!”(《留守的孩子们》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4日/第011版)

11篇是对于父母不行使监护职责的现状的数据报道和政府、专家对“父母”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例:在接受调查的孩子中,父母亲外出打工年限在两年以上的为62%,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13年!65.3%的孩子没去过父母亲工作的地方,常和父母电话联系的还不到一半。[5]

“父母”严重缺席,而“其他监护人”多是没有能力、素质不高的。政府和社会面对的是“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对应的群体,不同于“父母”、“其他监护人”面对的个体。此外,消息来源中“父母”的缺席掩盖了他们本身的无奈,使社会深层原因形成的“留守儿童”成为一类被抛弃的群体,定义中的“分离和留守”失去了“无奈”的隐含意思。与表4交叉分析:行动单元是主要主体,其中政府是主导;留守儿童是主要客体;父母作为客体的比例超过作为主体,“父母”和“行动单元”在新闻报道中处于失衡状态。报道大量引用了官方统计数据或调查结果:“2000万”、“5800万”、百分比等。新闻源的作用不只是提供新闻,更重要的是新闻的可信度。但大量重复强调这些数据——简单地把“留守儿童”的形象外化为了一个庞大的数字;把学习、心理、行为等问题以百分比的精确调查数据呈现——“留守儿童”群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庞大、负面的刻板印象形成了对“留守儿童”的群体形象固定化。

《人民日报》2002年至2012年9月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多集中于特殊时间,如假期、开学以及六一儿童节等。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在《人民日报》的报道议程上还未得到足够关注。在“留守儿童”形象建构方面,《人民日报》采用了选择消息来源、大量引用官方数据的策略,使“留守儿童”形象趋于群体化、类型化,模糊个体性。

此外,《人民日报》以正确引导舆论为主要功能,强调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留守儿童”被定义为: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是一个弱势、被动、偏于负面、监护人没有或无力尽到监护职责的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存在范围广泛,多数在中西部地区,党和政府在“救助”中占据主导且有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留守儿童:期许不再孤单[N].人民日报,2010-12-22.

[2] 留守的孩子们[N].人民日报,2006-12-11.

[3] 留守儿童 重养更重育[N].人民日报,2008-02-28.

[4] 王爽.党报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报道——以《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9(5).

[5] 谁来托起留守的“太阳”[N].人民日报,2006-06-02.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