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4期

《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

张向阳?

2013年04月08日13:4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留守儿童”近年作为一个农村问题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的,并成为报道热点之一,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和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和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引导舆论为主要功能《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采用了选择消息来源、大量引用官方数据等策,使“留守儿童”形象趋于群体化、类型化。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民日报》;媒介形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关于农民工及相关群体的报道成为热点。报道近些年出现一个转向:即从仅关注农民工群体对城市带来的影响转移向农民工权益、及农村的改变方面。其中,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被公众认识和了解。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特点是党报的舆论引导功能——传达党的政策信息,有效引导舆论。其对“留守儿童”定义为: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1.《留守的孩子们》的定义与前大致相同,在“农村流动人口”后多出“80%是农民工”的注释2.《留守儿童 重养更重育》链接中: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3.2002年6月7日的《我将孩子托付给谁”》拉开了留守儿童报道序幕,2004年报道数量开始出现上升趋势。本文据中国知网“中文报纸索引”中“报纸导航”《人民日报》信息库,以“留守儿童”主题,限定在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得到相关报道130篇,剔除仅提及“留守儿童”名词但内容不相关的报道6篇,以124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

一、类目建构

本文研究“留守儿童”在《人民日报》中的形象建构,包括“留守儿童”的形象及如何再现两个方面。

(一)形象

1.形象定位类别。正面(积极)、负面(消极)和其他。正面(积极)指标包括:感恩、学习刻苦、独立、自强、上进、懂事、孝顺、简朴、主动表现出对情感的渴望;负面(消极)指标包括:成绩差、放任自流、沉迷游戏、任性、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自理能力差、易受侵害、综合素质低、暴力、犯罪。

2.区域。本文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03年对我国经济区域的分类,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此外根据地区发展状况,分为城中村和郊区两类。

3.解决方式类型。解决方式类型指对“留守儿童”形象和处境的认知基础上采取的解决方式类型。王爽对党报视野中的留守儿童的报道的研究提出《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是多视角的,涉及了各个方面,主要分为:社会关怀、教育、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留守心声、政策法规等。本文将解决方式类型分为:(1)提供物质;(2)组织活动;(3)亲情联系(包括非见面方式);(4)心理关怀;(5)学习教育;(6)政策法规;(7)提高监护人素质;(8)综合。

4.行动单位。行动单位指对“留守儿童”采取行动和进行援助的单位类别。分为:(1)政府(组织和政府官员);(2)学校;(3)学者;(4)社会组织(基金会、志愿者组织);(5)个人。

(二)如何再现形象

报道采取的选择消息来源和大量重复强调官方数据或调查结果的策略。

二、宣传策略、舆论引导功能

《人民日报》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正确引导舆论。在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中,关注焦点集中于党和国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问题群体。首先对报道中“留守儿童”形象分析,发现《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占据31%,高于“正面”的10%,偏向消极甚至负面的形象。

注1:正面和负面有两篇重合(《新一代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调查》2008年10月7日第010版 政治新闻;《留守儿童:期许不再孤单》2010年12月22日第020版 议政建言)

“负面”和“其它”类共同占据了90%,说明在《人民日报》报道中,“留守儿童”被呈现为一个“弱势群体”、被动群体,以此敲响警钟,引导舆论关注。“其他”类独占58%,高于全部形象类别的总和,在这一类别中,“留守儿童”只是隐形的群体,非突显的对象,而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或相关部门援助和政策支持,《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传达党的政策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这一部分报道凸显了此类功能。

注2:有5篇报道存在中、东、西部中的两个或同时出现情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