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现实当然残酷,我用电影造梦【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24小时滚动新闻

郭敬明 现实当然残酷,我用电影造梦【2】

2013年07月02日10:29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2 自认更像监制、制片人

  《小时代》上下部是套拍,主要人物多达10个,场景遍及整个上海,一开机郭敬明就上紧了发条,但他也相信,“只要自己脑袋的想法是清晰的,和专业人士沟通好”,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写作《小时代》时,郭敬明心中已有很多画面,但拍摄时,摄影师和副导演给的意见不一定都符合他的想法。比如,有“偶像剧教母”之誉的柴智屏希望能多给男演员一些慢镜头,郭敬明觉得很生硬,“两个男的,慢镜头走出来,我自己是过不了这一关的”,但他也明白,或许柴智屏是在考虑女性观众,“我会尽量配合,留下一些。”

  在电影里,郭敬明有三个职位:原作、导演、编剧,但他觉得自己更像制片人、监制、导演。他认为最困难的不是拍摄,而是均衡各方的利益,“我要面对的人多几倍。”而从筹备、拍摄、后期到发行,他也事必躬亲,大到上映日期、每一款预告片的剪辑,小到每条宣传微博的编辑和发出时间,都要经他之手。此外,他还会亲自去和院线商谈。

  3 79天收工,愿成为案例

  《小时代》上下集总投资为4200万,大部分演员的档期很紧,全部拍摄必须在79天内完成。投资方在加压,同时,郭敬明也在有意赶工。他说,自己做惯了老板,特别懂投资人心理。

  赶工拍摄,一方面体现了郭敬明在控制预算上的商业才能,另一方面也给电影质量埋下问题。郭敬明承认,很多镜头都是两三遍就过,很难捕捉到最满意的表演状态。不少新人常常演七八遍都过不了关。

  郭敬明更愿意把这次的改编、拍摄、宣传、营销当成一个经典案例,供电影从业者研究。他对这个项目的“大包大揽”,是基于他作为原著对故事的了解,当然,这种尝试带来的压力也很大,“成了很多人会为你鼓掌,失败了所有责任都自己担,这是双刃剑。”

  今天将是《小时代》上集上映的第6天,从商业效果来看,刀刃并没有伤到郭敬明。

  ■ 导演言论

  你不能什么族群都想抓,想让文艺、商业兼具,少男、少女都喜欢,最后谁都讨好不了。我平时喜欢看好莱坞类型片,他们做得很精准。我只要告诉摄影师想要的东西,他都能呈现得不错。

  我不是单纯要选台湾演员,只是台湾演员比较有名,拍商业片选明星是必然的,对公众、对院线的认知度都有好处。

  ■ 还是韩寒

  我纯粹是因为在宣传期才参与这个调侃(指与韩寒间的“萌”“日韩文化”文字游戏)。我不会主动进行这样的捆绑,但对方一定要这样做,我也没办法。你既然在宣传期惹我,我就借一下力。(杨林)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