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答基辛格问的启示--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李彦宏答基辛格问的启示

余建斌

2013年07月12日08:56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前不久,基辛格博士造访百度公司,在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深度交流时,中美互联网的发展比较是核心话题,李彦宏也当场作答。

  基辛格问及,作为最大的中文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如何看待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李彦宏回答说,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不同,是市场的不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和信息是爆炸式增长。1999年他带着搜索技术的专利回中国创业时,国内的网民只有1000万左右,但10多年里就迅速增长到5亿多,这也促使互联网上的信息量迅速膨胀。而同一时期,美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已比较高,之后市场也在增长,但没有中国市场那么发展迅猛。百度因此从初创期就迅速扩大索引数据库,索引更多的网页。在发现互联网上中文的内容不够多时,甚至推出了由用户“生产”内容的百度贴吧,以及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知识产品。中美两国互联网市场的不同也促使百度选择走同时专注技术和用户体验的发展路线,揣摩中国市场的特点,以做出能够切实解决用户问题、具有易用性的互联网产品。

  中美互联网的差异还在于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李彦宏回答基辛格说,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呈现出非常大的不同。在中国有更多机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平台,去提升传统行业的发展,建立更有竞争力的业务,改变线下生活——“比如网上购物,在中国,用户如果下午4点前下订单,当天晚上都有可能收到快递,而且能货到付款;而在美国,很可能要等上好几天。”再如出版业,在美国人们使用Kindle(亚马逊出品的电子阅读终端)在亚马逊(Amazon)买电子书,但这还是以线下出版物为基础的。中国的网络作家则是与互联网企业签约,直接在网上写作,读者也付费订阅,直接在线阅读,基本跳过了出版环节。

  基辛格对两国互联网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明显差异表示好奇,李彦宏进一步解释,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美国线下的传统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对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也很成熟。而中国的线下产业大多随着30多年前改革开放起步,发展和竞争并不完全充分,因此互联网对这些行业的渗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建构起一套更有竞争力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李彦宏与基辛格关于中美互联网的话题互动,背后似有更深的意味。实际上,发展几十年的美国互联网一直是年轻的中国互联网学习、模仿和追赶的对象。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领域,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站、微博、移动终端APP等各种形态都发端于美国,在中国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和微创新后得到中国网民的广泛使用。也因为如此,中国互联网似乎总是给人一种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感觉。不过,在10多年的发展后,由于用户、市场、社会文化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互联网逐渐展露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围绕用户需求和线下线上创新结合的特色和优势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如同90岁的基辛格对李彦宏所说的:你和你的同事们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世界,你们所做出的这种改变是我这代人无法想象的。

  与基辛格对话之后,李彦宏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第五轮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令这个对话中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声音。这些都说明,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和产业而言,紧密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推出新功能、新服务、优化用户体验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将不断深入和拓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显示出创新技术产业的巨大价值。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2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