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已连续4个月不曾出刊。近日,作家简平在网上晒出一张《万象》的退款单,引起一片哗然,此前盛传的停刊传闻极有可能成为事实。另据消息人士透露,《文景》杂志也已被外媒收购,即将进行大规模改版。今年年初,《花溪》与运营商解除合作;6月,《新蕾》宣布停刊。近段时间,传统人文杂志停刊、改版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出,令人不禁担忧:在新媒体“暴风雪”的裹挟下,人文杂志的凛冬是否已降临?
停刊已成既定事实
《万象》杂志于1998年底创刊,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读者的文化休闲杂志,以刊登知性而又谐趣的随笔、散文为主,在知识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2006年,《万象》曾因为出版方的经济问题出现过延期出刊、拖欠作者稿费的情况。今年二月以后,《万象》已连续4个月未曾更新出刊,再度引发众人对其“停刊”的猜想。
《万象》编辑部一直否认杂志已停刊,并称这几个月不出新刊,是因为编辑部对傅杰的《八卦碎片》一文意见不统一。对于这个解释,许多出版界业内人士都表示无法信服。近日,简平在微博上发出一张邮局退款单,单据上显示《万象》杂志退还了10个月的订阅费;不少订阅者也陆续表示收到了退款,越发印证了此前的停刊猜测。尽管编辑部目前仍坚持原来的说法,但在多数读者看来,《万象》停刊已成既定事实。
生生灭灭属于正常
据悉,《万象》早年拥有3万订户,读者群稳定,可算是同类“小众”杂志中的翘楚。它的停刊令许多文化人感到惋惜。
《万象》原主编、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来听到《万象》的诸多议论,自己也十分感伤。谈及一些人文杂志的凋蔽现象,俞晓群认为这一方面是杂志的读者定位、内容质量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生存方式、商业运行不够到位。对于后一点,有人也提出过疑虑,认为文艺期刊加入商业化元素后,就牺牲了自身的艺术个性。但俞晓群认为理想主义与商业化、实用性并不矛盾。他举例说:“民国时期邹韬奋先生是编杂志的大师级人物,一本《生活杂志》可以脱颖而出,卖到十几万册,究其原因,内容好是一方面,韬奋先生的商业运营也有许多高明之处。比如就产品而言,他称出书为长线,杂志为中线,报纸为短线,他主张三者要联合运行,互补长短,做起来更容易成功。”
“我们需要注意,全国期刊的企业化进程是近两年才完成的。”俞晓群强调大家应跳出“人文刊物”的个案,在整个期刊出版业改制的大背景下,更为客观地看待个别刊物的生灭。随着企业化的深入推进,未来期刊的新生与消亡,会像饭馆的开张关闭、商业产品的上架下架一样正常,期刊市场也会因此而激发出巨大的活力。
文化氛围渐趋稀薄
相较于俞晓群,《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王小峰对纸质人文期刊的看法要悲观得多。他认为,文艺类纸质期刊已经身处十分艰难的生存环境,而首要的原因就是当下国内的文化氛围渐趋稀薄。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纯文化杂志也很难不遭到冷落。
在这个“浅阅读”、数字阅读当道的时代,文人学者对回归传统阅读的呼声日益高涨,也日益无奈。在王小峰看来,并非新媒体上的碎片信息挤压了传统阅读,而是在社会普遍的功利心态主导下,人们不爱读书了,新技术、新媒体只是为他们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太忙了,网上的文章都看不过来、手机刷微博刷不完、心静不下来……甚至于豆瓣网的出现,也加剧了人们的阅读惰性。当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和炫耀时,纯文化的消费市场就变得十分扭曲。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崛起让传统媒体在各方面都显得被动,事实上《三联生活周刊》也面临同样的冲击。编杂志的重中之重在于稿件的质量,杂志之间势必会形成作者资源的争夺,但无论争夺结果如何,在数量上都比不过网上自行提供资源的作者多。至于如何应对挑战,王小峰表示,杂志不能太“杂”,应该更加细分内容,在与新媒体平行竞争时有针对性地了解自己读者群的需要;传统的严肃读物也需加强市场营销意识,比如《读书》杂志,近年来在内容上精心的改进并没有改变它的销量,是因为市场没有打开,大众并不知道。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