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3年·第6期

数据时代催生人文体制变革——访尹明华

张硕

2013年09月26日16:42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 我们已经进入数据时代,从过去的资本为王逐渐过渡到数据为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

● 报纸就是应该面对人民群众,面对问题,面对市场,然后运用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去传播党的声音,去回答社会的诸多疑问;用自己犀利的观点,有深度的思想,不一般的角度,帮人们解开心中一个又一个疑问。

● 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主要是形态与形态的融合,这种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融合,应该是功能与功能的融合。

● 特别是中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阅读习惯使得报纸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关键要看我们报人怎么去做。

● 我最忧虑的是,一些在党报工作的人安静得出奇,安逸于现有的体制。

——尹明华

尹明华,现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秘书长兼新闻出版处处长,曾做过14年的广播工作。从电台到政府宣传部门到报业集团,作为媒体人,他有着多年踏实工作和理性思索的经历。

在读过他的文集《传媒再造》之后,记者确定,对于报人、尤其是年轻报人,尹明华怀有深深的责任感,他洞察当前国内报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辩证分析并践行报业转型的路径,在实践中冷静思考,并鼓励年轻人“动静结合”,在学习中走得更深、更远。

中国报业协会第四届四次理事大会期间,记者终于等来了与尹明华一个多小时的对话。这次访谈也算是一位“50后”老报人与一位“80后”新报人的对话。老报人历经报业改革进程,观念并不老,而是时时更新;新报人在报业转型期学习、投入新的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资本为王”向

“数据为王”过渡

记者:从目前统计的数据看,一些报纸的经营现状令人担忧,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的盈利情况如何?

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10张报纸,这些报纸在2000年到2005年基本上是全部盈利的。2005年到2008年,是部分盈利。2008年、2009年,通过新华传媒上市以后,我们的资产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张,净资产和总资产规模得到了大幅增长,但是报业广告收入从2008年以后开始逐步下滑。过去报业广告收入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占70%-80%左右,今天已经下降到30%左右。这就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在2006-2007年,也就是集团发展较好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报业转型。通过转型,我们在实业、新媒体、资本运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这也部分地弥补了广告下滑的影响。

记者:您曾提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经营新媒体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开展新媒体转型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与压力。对此,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一直在尝试和新媒体进行融合。我们曾经推出了“4i战略”,即手机报(i-news)、网络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i-paper)、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

最近几年,我们正在尝试推出社区网。我们的社区报想建一个社区网,希望把上海的社区以网站作为纽带链接起来,加强社区之间的交流,使每个社区都能展示自己的特色。

同时,我们也在做电子阅报栏。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安装了600多块电子阅报栏。电子阅报栏是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新闻信息平台,也是一个自媒体平台。我们希望能够达到3000台的规模,并寄希望于能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一个数据分析系统。我们认为,新媒体的本质,是数据。每天有大量数据产生,这些数据不断积累,然后反馈到报业第一线,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决策参考,来改进我们的服务。我们将其作为专门项目,正在申请专项资金。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即这种融合目前仅仅是形态与形态的融合。报纸生产的内容,在新媒体中得以展示,其传播力得以延伸。我们认为,这种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融合,应该是功能与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体应利用新媒体特有的功能,拓展自身影响力。例如刚刚提到的数据反馈、数据分析,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而借助新媒体可以建立数据分析系统,提高宣传质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数据时代,从过去的资本为王逐渐过渡到数据为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

记者:对于“数据时代”的来临,报业应如何更好地适应?

尹明华:数据时代,我们的很多观念都要发生变化。目前,部分媒体人的观念还比较老化,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里。

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特别是报纸,市场反响和广告吸附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我认为其原因不在于报纸的形态,而主要在于报人的观念。报纸原来的地位,实际上主要凭借其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一种品牌,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比如思想的影响力、深度的影响力、权威的影响力等等,这是报纸的品牌力量。如果报纸不够权威,不追求深度,显然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怎样才能使报纸体现深度和权威呢?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你要接受并适应自己被这个时代所改变。现在有了更多的移动终端,很多人把对第一信息的需求寄托在移动终端上,而不是寄托在报纸上。对信息的深度阅读和延伸阅读,人们则喜欢看报纸。报纸要清晰地认识到这种阅读需求的变化。现在很多报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不知道这个时代正发生变化。

另外,虽然很多人依然在看报纸,但这并不表明报纸不会衰退。同时,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看报纸越来越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报纸一定会衰亡。特别是中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阅读习惯使得报纸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关键要看我们报人怎么去做,怎样适应时代的变化。

着眼体制创新

才能释放新闻生产力

记者:报业体制的改革,目前面临一些瓶颈,尤其是党报,您认为在改革进程中,党报应重点把握哪些问题?

尹明华:从目前来讲,党报社基本都是国有事业单位,要想改变体制还得动用市场杠杆。报纸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要面对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和“三贴近”、“走转改”、“短实新”等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目前,报纸还缺少合理的自我评价。你为了什么而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你的存在怎么能做到越来越好?这些问题都需要被赋予市场化意义。这样报纸才能够自救,而不是简单获取行政上的认可。

我想,是不是应该有一种体制杠杆,当然这在目前很难突破。到目前为止,我们是完全国有化的,这样就缺少了一种动力。我们一方面要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却缺少一种根本的动力,这种状况下,报纸怎么能够办好呢?

我最忧虑的是,一些在党报工作的人安静得出奇,安逸于现有的体制。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党是党报的母亲,她绝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即便所有报纸都灭亡了,党报肯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完全依托于党和政府的保护,在这样“奢侈”的状态下,报纸是很难办好的。

报纸就是应该面对人民群众,面对问题,面对市场,然后运用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去传播党的声音,去回答社会的诸多疑问;用自己犀利的观点,有深度的思想,不一般的角度,帮人们解开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不这样做的话,还有什么前途呢?

就党报的发展而言,我们当前必须要有一批坚强的媒体,能够为我们党的信念和主张摇旗呐喊。我所讲的“坚强”两个字,是指媒体能够获得人们坚定不移的信赖,它具有信任度、影响力。

现在,报纸提供的到底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这要看报纸从哪个角度去报道。比如某个地方发生水灾,官员到当地去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嘘寒问暖,这些我认为都是应该的,是官员的本职工作;报纸在报道过程中就不应该把过多的笔墨用于赞扬官员,而需要更多关注老百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苦难,他们需要的帮助,他们还有多少要求等等。

记者:对于报业体制上的突破,您认为从“设想”到“落地”的过程艰难吗?

尹明华:我不认为一些设想会很快落地,但我们可以在这里交流、探讨。传媒业的发展要有利于满足人民需求、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传媒体制的变革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成熟。要在体制上有所突破的话,还有一个突破之后对多元体制进行掌控和把握的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从目前来讲,在我们这个行业,缺少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多人觉得当前报纸各方面的发展都“蛮好”,没有认识到报纸本身需要改革、需要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是向前,而不是退后。

把“写”、“说”、“做”

统一起来

记者:关于“改文风”,不应是一句空话。仍以党报为例,年轻读者有可能不会接受党报的话语体系。解放日报在改文风方面有切实的动作吗?

尹明华:改文风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是很大的。我们现在的文风是很成问题的。

记者:您指的是党报吗?

尹明华:不仅是党报,也包括都市类报纸。我对我们的报纸目前的文风不太满意。我觉得一些表达往往会脱离实际,脱离老百姓理解的范围,还会让读者在不自觉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被教育者。这是一个致命的局限,使得报纸与读者的地位变得不平等。

自古以来,书面语和民间语言就有着天然的区别。古代士大夫讲的话与老百姓讲的俗语、俚语有着巨大差异。正因为如此,“五四革命”才提倡书面中使用白话文,胡适、鲁迅等都倡导语言革命,让大家把“写”和“说”的语言统一起来。

语言革命在西方开始得也很早,但丁当时主张意大利语的官方语言与民间语言统一起来,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官方语言与民间语言的差异并不大。而中国状况却不同,书面上的一些话,并不追求让老百姓弄懂、好记,而是追求一种简单的对仗、排比,看起来非常好看,但是人们似乎永远记不住。我们的报纸,多年来就受到这样的影响,有些文章看起来很好,但是与老百姓的理解存在差异。

所以,我理解中央提出媒体要“改文风”,是要切实深入到基层,用老百姓能够读懂、听懂、看懂的话,努力把“写”、“说”、“做”统一起来,用生动的表达,传播优秀的新闻作品。

力戒浮躁

争做某一领域专家

记者:现在流行“全媒体记者”的说法。时代似乎要求记者成长为“全能”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另外,除了从事报业经营管理,您也在高校教学,参与媒介人才的培训、培养。对年轻记者的成长,可以提一些建议吗?

尹明华:首先,“全媒体”的概念,我认为还比较模糊。我个人不大赞成“全媒体记者”的说法。术业有专攻,不能够要求一个记者样样都会。派一位记者去前方采访、拍照,当天让他写出报道,并连夜写好评论,甚至做好视频,等等,可以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记者不大可能成为专家型的。

电子阅报栏、电子报纸、各种阅读终端都是不同的媒介形态,所谓的全媒体,是实现内容通过各种传播形态的延伸,但不是要求一个人会所有的技术。媒体要做的,最根本的是内容,而内容有多种细分。如果让马云去办社交网站,他肯定办不过马化腾,马云擅长的是电商。一位记者要同时成为小说家,这种可能性同样也很小。

我认为,对一位新闻从业者来说,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动”和“静”的结合。记者既要能出去活动、交流,又要能够沉下心来,静静地享受一个下午的阅读。我们看到一些年轻人的现实状态,也有担忧,他们应该想好,今后自己要成为什么,要做什么。现实容易使他们浮躁,他们想成为“全部”。而我认为,他们应该成为“一部分”就可以了,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记者:事业是靠人来推动的。在报业人才队伍结构上,采编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多,管理人才相对不足。您更倾向报业从外界引进职业经理人,还是内部培养,从采编队伍中选拔熟悉报业相关情况的人参与管理?

尹明华:这一点在目前也是一个悖论。首先,从外面引进职业经理人,代价是很高的。他们在观念上讲究创新,很可能令其他人“跟不上”,因为传统的报业经营经过多年沉淀,在一些观念上已经根深蒂固了;同时,职业经理人的薪酬远远高于其他人,也可能会因此对内部人因为心态不平衡而缺乏“号召力”。

而从内部培养,挑战也很大。近年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了发展,也从编采队伍里选拔了七八位参与经营,但总体来说这样的人才很少。记者要改行做管理,首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放弃职称评定。而职称是和薪酬直接挂钩的,并且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所以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由此可见,报业的改革创新,所面临的制度困扰是盘根错节的。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到基层去,我自己也曾在宣传部门工作,也希望现在的相关领导在制定政策时,多听取汇报,去了解为什么一条看似理想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很多困难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很可能就来源于制度本身;而制度的改革又会触及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延伸阅读

“时代推进我们的思索。现代社会中充满着悖论。对一流头脑的检验,是看它在同时装载两种以上对立思想时,保持平衡的表现和正常运转的能力。对于广泛的社会认知,新闻的权重在于,可以被容易看到的东西价值一定是有限的;越是具有影响力的新闻,越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对接不同寻常的如炬目光,将会得到不同凡响的市场‘赔率’。”

“精力所限,条件所止,每个人毕其一生,不可能做全部,何况是千日之内。千日之旅,只能做关键,做特点,做特色。一项新的使命,使我取彼舍此,想进一步深度探测的愿望,只能就此打住。但我此心不灭,仍存奢望,只要有可能,还是要把这份不成熟的思考,继续下去。”

——《新闻,是一种眼光》(尹明华所著《千日之旅——总编辑思考》自序)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燕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