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处理方式
本文中,笔者把大学生解决人际冲突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冲突发生时的应对方式和冲突发生后的应对方式。
3.3.1冲突发生时的应对方式
表5和图5的数据表明在调查对象中,50%的大学生采取据理力争的方式应对冲突;27.1%的大学生选择了容忍退让的方式;18.2%的学生采取了出言辱骂的方式。只有4.7%的学生选择与冲突对象大打出手的方式。
表5 冲突发生时的应对方式统计表
图5 冲突发生时的应对方式饼状图(%)
接受笔者调查的曹同学认为如果一直是容忍退让,那么会显得太软弱,很容易被欺负,所以应该据理力争;而因为一些生或上的小冲突就大打出手又显得没有必要。从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赞成曹同学的看法。
3.3.2冲突发生后的应对方式
选择沟通应对和自我反思应对是大学生校园间发生冲突后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冲突一旦发生了,沉默是不对的,当事情没发生更不可以。选择“主动沟通,化解矛盾”这种处理方式的学生有66人,占了样本总数的38.4体现了大学生应对冲突的主动性和所希望妥善处理冲突的愿望。自我反思方式占到了31%的比率,是未曾料想到的,或许这和冲突的对象有关,即当冲突对象是自己少有交往的人时,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与对方协商解决;但自我反思方式仍然体现了大学生对待冲突的积极态度,他们把冲突当作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街机发现自己在人际沟通上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请求第三方调解的时候应对方式只有6%的比例,表明在发生冲突后多数大学生愿意凭借一己之力来解决问题(或者积极应对或者消极回避),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
表6 冲突发生后的应对方式统计表
图6 冲突发生后的应对方式条形图
第4章 对应方式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是难以避免的。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发生了许多起大学生凶杀暴力事件,多是由于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引起的。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冲突,才使人际关系状况恶化,进而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后果。事实上,发生人际冲突并不可怕,如果处理得当,人际冲突也可以成为双方增进了解的切入点。下面笔者将围绕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讨论大学生应对人际冲突的方式。
4.1 主观方面
冲突一般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因此作为当事人,发生冲突之后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首先当事人双方必须要有正确的人际冲突观,即发生人际冲突十分普遍,重要的是要积极去处理它。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很多时候,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员工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利益冲突,更多时候双方产生人际关系隔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沟通是双向的,是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参与;另外尽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或许就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4.2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这里主要是指个人意志之外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环境
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社会急遽变化的转轨时期,深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价值多元化,道德舆论风气不良,人际交往趋向功利化,同学间法制观念淡漠化,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失范状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4.2.2 学校教育
学校是同学间关系的物质承载者,学校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从问卷的数据及当前社会的现象来看,大学生发生人际冲突的对象主要是宿舍室友和班级同学,为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发展。事实上,集体活动具有消除人际冲突、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经常举办一些文娱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5章 结语
日常生活中,发生人际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大学生发生人际冲突并且进一步升级成为暴力流血事件的案例比比皆是。
本次调查时,问卷设计较为合理,采用了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综合各类数据来看,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本科学生发生人际冲突的对象主要是宿舍室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与室友发生冲突的比例是最高的);生活习惯的差异是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发生冲突时并不可怕,相反地,如果处理得到,人际关系还可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沟通是解决人际冲突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高校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人际关系也可以较好地减少大学生人际冲突及负面影响。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启艾.人际沟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段建国,孟根龙,等.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丁立平.人格与社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4] 张文斌.人际关系学[M].重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5] 元桂海,蔡建平,刘爱玉.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l版.
[6] [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l月第1版.
[7] 赵凤娟.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教育浅探[J].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9期.
[8] 秦丽娜,刘烨,刘柏青.沟通与人际冲突[J].商业研究,2003年第6期.
[9] 邓小龙.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事件及应对方式[D].河北大学,2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