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我国社区报发展困境的反思
首先,经营者对欧美社区报的运营模式、核心价值和成功之本存在认识上的缺位和错位。社区报作为外来报种被中国报业重视,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因素。外在因素是全球报业寒冬之际,欧美许多国家的社区报却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1996年到2004年,美国日报数量总发行量均下降4.1%,而周报数量和发行量分别增加1.7%和8%。”[5]这种可喜的势头让中外报业人士在苦苦寻找报纸发展方向时看到了希望。内在因素来自我国报业发展的自身演变逻辑。对广告资源的严重依赖使我国报纸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为凸显优势,各主要报纸都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策略。在机关报、都市报、财经报等其他类型的报纸市场格局已经相对固化的情况下,社区报的潜在商业价值被看好。与此同时,由于体制和文化原因,为普通民众提供信息、娱乐和文化服务是我国报纸的传统职责。十六大以来,“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成为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总原则与总要求。[6]可见,对于我国报纸经营者来说,社区报还具有换取政治资本的相对优势。在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报界“依样画葫芦”的热情被点燃了,只是对“彼葫芦”何以成长壮大的深层原因有失洞察。
就社区而言,欧美国家的社区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并构成其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欧美国家对社区的共性认识始终以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①的观点为核心。在滕尼斯看来,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共同体的类型是在以自然为基础的群体(家庭、宗族),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村庄、城市)以及思想的联合体(友谊、师徒关系等)中实现的。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作为基本形式,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和,更是有机地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整体上,强大的、更加生机勃勃的共同体集中在农村地区。[7]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公民社会的演进、睦邻运动的推行以及城市化扩张,中小城镇逐渐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生活的主体。“社区”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也被广泛普及,并被视为文化传承中的宝贵部分。同时,由于政治体制的关系,这些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拥有较高的自治权。对共同生活空间及其事务的关注以及共同体的文化基因,都强化了这些小城镇居民对社区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
就社区报而言,欧美国家的社区报不仅是社区文化的推动者和守卫者,而且其本身就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这足以解释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无报不成镇”的独特景象。欧美社区报的要义在于为某个特定区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资讯和其他服务,并致力于提升社区的归属感。正如美国全国报业协会(National〓Newspaper〓Association)对社区报的界定,它是“旨在通过提供新闻和资讯的方式服务并建设本地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打造社区纽带的报纸”[8]。可见,欧美社区报关注的中心始终是社区而非单纯的经济收益,更确切地说,实现经济收益是以社区报履行应尽的义务为前提的。美国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动报》的主编就坦言社区报需要盈利但拒绝把挣钱视为首要目的。[9]此外,在日常运营方面,社区报的管理者常常是对所在社区非常熟悉的人。如《春泉希望行动报》的主编就参与了社区中11项不同的组织工作。但一般来说,欧美社区报的从业人员并不多,甚至很多都是兼职,人力不足的弊端能够被社区民众主动参与弥补。在一些与社区关系密切的议题上,社区报是双向传播的重要平台。
全面审视欧美社区和社区报的关系后,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其成功的根本,也可以为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困境找到症结——过去10年,我国的社区报鲜有以为社区服务为己任的,刨除体制原因外,大量社区报只是借“社区报”的“新瓶”装“牟利润”的旧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起初势头甚健的社区报,最后要么出现都市报化倾向,要么出现商圈化倾向(机关报化倾向是另一个问题)。
其次,我国尚缺乏成熟的社区形态和相应的文化理念、公共意识。尽管社区报的失利有经营者对该报种认知上的误区,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社区形态,更遑论维系社区形态的文化理念和公共意识。作为最早将“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学界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明确表示中国的文化理念和社会单元结构是完全迥异于西方的。类似于欧美国家的共同体观念和社区形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很难找到。同样,西方社会中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公共意识也不相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伦理和规范色彩的“天下为公”的理念。[10]学者王元化指出:“现在我们的社区还不是民间社会团体。民间社会组织的根本精神是自治,是市民或村民按照自愿的意志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我们现在的社区,在历史传统上与保甲制度有关。1949年之后,我们采取的是街道里弄组织,它们都是区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或政权机构的延伸,实际上是政府的基层单位。它们是以贯彻上面的政治任务和领导意图为主要目标。它们不是自治的、服务性的,更多的是管理、控制的功能。”[11]当前我国对“社区”的权威界定来自《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2]可见,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社区与欧美意义上的具有自治能力的社区完全不同,它是在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的新尝试。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这种意义上的社区在目前来看依然处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远未形成成熟的社区形态。
由此可见,在我国社区建设民间化尚未成功的情况下创办社区报,其命运可想而知。创办者的热情和呼号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得到有效回应,却备受市场竞争的压力。于是,我国许多社区报中途改弦易辙似乎有了令人同情的理由。
尽管在我国社区报的发展道路上存在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更新,社区报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城镇化建设和互动新媒体技术为社区报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城镇化建设将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加速我国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这些无疑是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有助于形成成熟且有朝气的社区。互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居民建立日常联系、培养价值认同和公共意识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方便社区报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及时、便捷的沟通渠道。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对新媒介技术的开掘,社区报会随着不断壮大的社区重获发展动力并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有益力量。(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1级博士生)
注释:
①“共同体”的德文为“Gemeinschaft”,但后来欧美学者引入该概念时使用的是“Community”,即“社区”,可见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凯.透视加拿大社区报纸的繁荣[J].中国报业,2007(11).
[2]谢薇娜,孙琦琰.中国第一家社区报为何兵败长春[J].传媒观察,2006(4).
[3]王珏.上海社区报生存态势与发展策略初探[J].新闻记者,2011(1).
[4]http://newspaper.jfdaily.com/sqb/index.html.
[5]陈凯.“小的才是美好的”——分众时代:美国社区报的发展良机[J].新闻记者,2009(8).
[6]钟虎妹.中西社区报的产生、发展与同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译者前言部分第2页,正文部分第44页.
[8]胡凯.中国社区报的现状及其未来[J].新闻实践,2009(6).
[9]陈凯.一个千人小镇 一份“迷你”社区报——美国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动报》观察[J].新闻记者,2010(4).
[10]宫承波,范松楠.试论网络文化建设中网民公共意识的提升[J].当代传播,2012(6).
[11]于振辉.中国社区报为何“水土不服”?[J].新闻记者,2009(5).
[12]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EB/OL].http://w
ww.sdpc.gov.cn/shfz/t20070607_140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