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社会交往错位,独立思考式微,自我控制弱化,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和运用新媒体迫在眉睫—— 

给孩子上一堂新媒体素养课 虚拟交流不等于真实社交

姚雪青

2014年08月28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让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与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

 

  很多人认为,眼下的年轻人是幸运的一代——新媒体的发展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便捷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多元丰富的社会交往模式,甚至是全新的阅读和思考体验。但同时,关于青少年网络依赖、浅阅读与浅思考等的争议和讨论也随之而来。

  当眼花缭乱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有必要上一堂新媒体素养课。

  虚拟交流不等于真实社交

  青少年容易产生“假想观众”存在、具有“个人神话”的心理需求

  8月30日是青岛农业大学的新生报到日,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很多新生还未踏入校门,就已经对学校“门儿清”了。借助人人网、QQ新生群等平台,他们快速地彼此熟悉,并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到各种校园信息,比如哪位老师最受欢迎、宿舍是否有空调等。

  新媒体迎来的并不只有掌声。

  “过节聚餐,一家人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聚在一起,可这些孩子却只顾自拍、发微博、刷朋友圈。”谈到这个话题,在江苏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张女士打开了话匣子。她发现上高中的女儿琳琳一刻也离不开电子产品。早上起来必然第一时间看手机,晚上也是要看完手机上的所有内容才会安心入睡,否则就会非常焦虑。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也发现了这个现象,“课堂上,学生中总是不乏‘低头族’”。现在,颈椎病患者年龄越来越低,甚至不乏十几岁的孩子。更让她担心的是,不少年轻人严重依赖于微信等新媒体社交,而忽视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会造成人的社会功能、社会交往日益萎缩。

  喜欢网络社交的琳琳对此并不认同,“我觉得这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现实中,她有点腼腆,朋友不多,在公共场合发言会怯场。但在网络新媒体上,她可以在熟人圈中或与陌生人大胆地“晒”美照和随感,看到满满的点赞和评论就感到很充实。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春琼认为,青少年容易产生“假想观众”存在、具有“个人神话”的心理需求。在类似上述“晒”的过程中获得的“真实”反馈,可能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对自我的虚拟化存在深度认同、模糊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

  琳琳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热帖,说一个女孩习惯于在微信上和异地男友交流,觉得开心甜蜜。但当对方走进自己的真实生活,却发现不能适应,真实的自己与微信上“表演”出来的自己并非一个人。琳琳很受触动,“以后会努力让自己更开朗些,多与身边同学交往,多尝试和家人面对面交流”。

  碎片化阅读产生碎片化大脑

  知识获得的“便利”,让知识显得“廉价”,来得快,忘得也快

  “对学生来说,新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更新与获得上。”南京一所高校大二学生小蒋讲了两个小经历:

  课堂上,老师问到一个难题,大家虽答不上来,但通过手机上网一搜,马上有了答案;这个暑假,他和几个小伙伴去博物馆,大家分散参观,但通过微信联系,走到哪里都不会失联,在展厅里扫一扫二维码,还能获得更多讲解。

  作为同学眼中的“学霸”,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小蒋还用手机下载了不少英语学习、网络公开课、新闻客户端等软件,排队、乘车、等人时都掏出来看看,“以前惜时如金的人会怀揣一本书,但现在换成了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

  新媒体确实给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一些问题也如影随形。桑志芹说,例如,一些作业会让老师们怀疑,这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还是网上摘录?例如,电子书阅读固然方便,但缺少了翻阅纸张的享受和写笔记的乐趣,甚至丧失了对书本和知识的敬畏。

  小蒋坦言,知识获得的“便利”,确实让知识显得“廉价”:“通过电子产品获得的很多知识来得快、忘得也快。看似天南海北知道很多,比如讲到一个新闻大家都说看到了,但细究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正是刘春琼最担心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使青少年思维简单化。用转发、点赞替代了自己的观点,用别人的思想代替了自己的思考,制造博学假象,不做深入思考,甚至置观点本身的内在逻辑于不顾。”刘春琼认为,青少年的思维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够成熟,尤其是其相对主义的思维特点,使他们更重视观点的新奇性,只在乎是否吸引眼球,而不关心是否具有合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时期如同给盆栽修剪枝叶的过程,习惯于、喜欢上这种思考方式会形成‘碎片化’大脑,造成大脑的深入开发过程丧失殆尽。而这种变化几乎是不可逆的。”

  从虚拟回归自我探索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

  专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减少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青少年而言,与其由虚拟回归现实,不如让他们从虚拟回归自我探索。”刘春琼说,青春期虽然已经有了对虚拟与现实的区分意识和能力,但由于虚拟世界满足了青少年发展中的诸多心理需求,所以他们宁愿沉浸其中。而强调回归自我、减少盲从,尤其是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对“理想自我”的探索和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认为,让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与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应当怎样做呢?刘春琼认为,玩电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而在于“玩它”还是“被它玩”。用心理学语言说,就是注重游戏本身的认知内驱力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弱化自我成就感对它的单一依赖,“关键是要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一个在网上泡了10天的孩子如果是在看佛经,并非就是网络游戏成瘾,这意味着他可能在逃避学业或人际关系问题。

  桑志芹介绍,在很多国外的经验中,减少对新媒体的依赖,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学校教育。在日本,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将手机调成静音,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在德国,学生下课后往往喜欢晒晒太阳、和同学们聊天,或者习惯于沿着乡间小道散步和锻炼。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国内学校里,就能通过教学平台、云媒体等渠道,打破时空限制参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课程学习。桑志芹认为,学生们百科全书式知识获取的便利和快速更新,必然倒逼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改革,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行不通了。教师应更加注重启发孩子的思考能力,进行引导式、互动式教学。小学阶段更多是打基础,中学阶段逐步培养思考能力,大学阶段则在反思中融会贯通。

  同时,也应注意到,现在网络中、微博上、朋友圈里,信息繁芜,有一些是不真实的内容。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辨别的经验和能力。对此,专家认为,在这方面,政府的重视和管理能起到很大作用,例如让传播途径变得更加洁净、在媒介管理上更加到位、及时发现和删除不真实信息等等。大众传媒也有责任给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多元、丰富、健康的文化和成长氛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8日 23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