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传媒》>>2014年1月上

2013年报业发展盘点:寒冬中的突围

张晋升  张 维

2014年11月26日13:42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我国报业发行和广告市场呈现下滑态势。2013年5月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7.5%,创下广告恢复3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东部地区报业集团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都是不争的事实。2013年,整个行业的状况并未好转。根据CTR媒介智讯公布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刊例花费全面缩减,同比减幅为8.3%。

在纸媒的逃离者纷纷唱起“报纸挽歌”的背景下,纵观2013年中国报业市场发展状况,各地报业不论是从内容、广告发行、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还是从新媒体战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逆水行船的突围进程中,报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纸媒的转型升级,报业复苏的春天也不会遥远。

内容为王:求实求深求新

尽管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拓展了信息消费的市场规模,直接影响了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但报业精耕细作的专业化生产能力仍然不容小觑。对报业来说,不论是与新媒体的融合还是和现有传统媒体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内容为王”始终是报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和重要资本。在2013年的报业实践中,内容自然也成为首要的突破口。

改变表达方式,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落到实处。2011年下半年开展的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随着2012年的发酵深化,其成效在2013年的报业实践中有了更加显著的体现。

在2013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改变过去综述过多、长篇稿件泛滥、主题先行的报道格局,以短文取而代之,“两会”期间的各版头条,也几乎都为千字文。《中国青年报》则立足民生视角解读时政要闻,力求时政报道接地气,比如其2013年3月7日的“两会”特刊,头版5篇短小精悍的报道,分别关注养老、土地、节约型政府、社会分歧、城镇化这些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而以《重庆日报》为代表的一批党报也开始逐渐将头版“腾”给老百姓,真正遵循新闻规律办报。

“信息可视化”将单纯的文本和数据信息等转化为具有丰富层次、有趣易懂的可视化形态,令读者印象深刻、阅读轻松。《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两会”特刊稿件《今年“两会”怎么开》,将“两会”议程、代表选举程序和会上要审议的6份报告用色块、图表标明逻辑关系,充分体现了“信息可视化”的原则。2013年3月7日,《新京报》A07版用图表展示中国城镇化历程,让报道更加通俗易懂。2013年10月1日,《新闻晨报》A04版关于小长假的报道中,归纳出5个出行方向,用图标的形式清晰展现每条线路的常规走法(灰线)和编辑给出的绕行路线(红线),为市民出行避堵支招。

加强深度报道,强化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在抢夺时效性方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方面,报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3年,各家报纸纷纷把加强深度报道和增设深度报道版面作为改版和内容创新的重点。

2013年元旦过后,《人民日报》开始改版,每周日推出《观察》版,主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立体化、多层次、多视角的观察和剖析,探寻争论话题背后的真相,后又陆续推出《有感而发》《案例剖析》《基层探索》等栏目,旨在向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信息;《海南日报》也于2013年1月8日推出专门的深度报道版面,对各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而如《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日报》及《21世纪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在对新闻第二落点的开掘方面一直都走在前列,2013年也推出了许多主题重大、影响广泛的深度报道。

打造评论精品,把握报纸影响舆论的制高点。在媒体内容竞争白热化、各家报纸对新闻信息的开掘方式同质化的情况下,对引导主流舆论的意见市场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报纸在改版潮中纷纷从强化评论入手,可以看出在信息洪流中,为读者提供观察新闻事件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观点,已经成为报纸提升竞争力的共识。

从2013年元旦起,每周一到周五,《人民日报》第五版固定为评论版,该版上汇集读者熟悉的《钟声》《人民时评》《本报评论部》《声音》等言论栏目。该报设立评论版的目的在于“在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传递‘中国好声音’,谋求最大公约数,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这也成为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湖北日报》2013年元旦当天也推出评论版,编辑部希望可以在“纷繁的表达中,捕捉理性的思考,打捞沉默的声音,展现出真正的人民意见”。《海南日报》也于2013年1月8日推出评论版,旨在“以国内省内最新新闻为依托,为读者及时提供思想和观点”。

发行与广告:退中求进

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全球报纸发行量比上年微减0.9%,比2008年减少2.2%,全球广告收入同比减少2%,比2008年减少22%。全球报业衰退已成为常态,从2013年最新公布的发行、广告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报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发行市场疲软,报业尝试破界结网。据世纪华文对全国60个城市几千家报刊亭的持续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报刊亭报纸销售量同比下降11.51%,环比下降8.87%。其中财经类报纸、都市类报纸、IT类报纸、时政类报纸同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党政类报纸、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出现一定的上升。统计数据显示,都市报的销量虽然仍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但零售市场的份额从2012年的62%下降到58%左右。

为适应市场,2013年11月18日《江南都市报》打出价格调整旗号,从201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进行定价调整。江西省其他地区订阅价格每份144元/年,保持不变,南昌地区订阅价格调整到100元/年。而此前南昌报业发行价几乎已经是全国报纸最低,每份报纸年订阅价格只要44元,有的报纸甚至免费送。该报刊文表示调整原因在于“成本倒挂严重,品牌成长需要”。

面对颓势,报业积极探索发行新模式。2013年4月2日,北京青年报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发行企业——北京小红帽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发起人协议》。这是国内首家由报刊发行单位发起设立的跨地区精准投递/直复营销平台公司,标志着北京、河南、浙江报刊发行开始“破界结网、转型升级”,也意味着中国报业发行网络平台转型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这是继2012年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天津年会23家单位组建“全国报业COD配送联盟”后,报业发行的又一创举。

此外,2012年年底,《中国日报》非洲版开始在肯尼亚创刊发行,这是非洲发行的首份中国英文报纸。2013年2月20日,《环球时报》正式推出美国版并在美国发行。同年7月13日,《今晚报》新增7个海外版,并在与其合作的7家海外媒体所在地发行。可见,我国报纸发行的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广告市场小幅下滑,仅房地产广告投放增长。据权威研究机构CTR媒介智讯公布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传统媒体广告刊例收入同比增长6.5%,较2012年同期有所反弹,但就报纸这一单一媒体而言,同比减幅达到8.3%。在广告类别中,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邮电通讯和金融几个主力投放行业的减投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唯有房地产以19%的增长支撑着报纸广告。在政策的持续影响下,二套房购买受限,广告主发力新楼盘,可以为房地产行业广告“抬头”提供注解。

从微观来看,各家报纸广告刊登额的排行格局变化不大。从持续关注慧聪研究发布的月度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发现,《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前三季度的广告投放排名一直保持在前三名的位置,只是排次会发生微调。从2013年5月份开始,《北京青年报》开始超越《广州日报》位列第一,蝉联全国报业市场广告收入最高位置19年的《广州日报》能否继续保持冠军位置,还需进一步观察。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